切换到宽版
  • 6548阅读
  • 86回复

[经验分享]为朋友改装JAVA碳纤维折叠车遇到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081
金钱
2391
威望
220
贡献值
5
爱心值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6-08-20

一次去朋友家,给我看他刚买的新车,告诉我是从网上买的,他说买之前就是因为这个漂亮,
但我没看完1分钟,就想吐了……别拉我,让我吐完再来说………
1 车架管型方面的问题
一台车是否属于公路型,以轮胎的粗细来定性,并以此来分析这款车型是否符合公路型车款的一些基本要求与特性,
稍稍分析就不难看出这个车的设计好些方面都是互相矛盾的,而且太过明显,会使你认为设计这个车的人一定是骑山地车的,而且从没骑过公路车,所以对细轮的车该是什么样,对于在公路上骑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架才能更轻松并不了解,只是匆忙间混搭一款车出来完成任务先,我只能这样去理解,当然这也满足了很多要求并不高的人的心理,有就可以,别要求那么高,这样的心理在一些对生活品质要求偏低的人群中非常普遍,他们对单车的理解通常是几百元,怎么都不超1000元,
但这毕竟是一台碳纤维车架的车,售价6000多,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行的,也是错误的,
原配的轮子,偏细的轮胎,超40mm高的刀圈,配在这台车上实在太不协调,
大部分玩公路的都知道30mm以上的U型车圈是专门用来破风的,就是为了减小风阻,
稍稍懂点公路车的都知道车架要使用水滴形的管子,这也是为了减小风阻,而这台车的车架好几个地方却用了山地车的管型,还使得关键受风面都接近于平面,这必然增加不少的骑行阻力,只有不知道如何才能省力的骑行,忽视空气动力的存在,更不知道水滴形的存在,才会把车架设计成这样,

如果是粗胎,我也不会对管型有意见,
但这个车架的管型怎么看都是山地车,那就该配个粗胎,20mm高的碟刹圈就可以了,至少看上去协调些,
既然是以细胎破风刀圈定性,那么车架就必然需要更多使用水滴形,那样才能尽可能减小风阻,何况碳纤维本就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这款车架很明显是JAVA自己开模制作的,那就有相当大的可塑性,重塑性,也就是设计成什么样,就开什么样子的模具,但现在这样,我只能理解为这款车配错了轮子,本来很可能是配合粗胎的,不知何故被换掉了,可能是因为大刀圈漂亮吧,但却忽视了相关一系列的配合问题,
想要骑得更轻松,首先得了解人毕竟不是发动机,普通骑行者绝没可能接受职业车手的强化训练,职业车手与普通人的蹬踏力量与持久性之间的差别是非常悬殊的,
所以普通人的体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需要尽可能省着点用,那样才能骑更远的距离,而细轮与水滴形车架的车当然非常适合,但这款车设计时却不是这样想的,为此我只能表示非常遗憾,而且还浪费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流线型折叠车车架设计的机会,如果是我绝不会轻易错过!
2 车架几何方面的问题


由于JAVA原来的立管角度是70.5度,连山地车的72度都不如,而且原配的把立明显偏长,使得车把过高,这样实在太过休闲了,
但这款车毕竟是碳纤维车架,又是大刀圈,又是细胎,所以终究还是偏公路的车型,那么蹬踏效率也不能太低了,所以我特意设计制作了座管蹬踏效率提升器,把立管角度从70.5度升级到75度,还整合了坐垫后水壶架、尾灯固定座,撬胎棒固定位,不过看上去复杂了些,


3 车架内走线的问题


换车把,所以车架内走线必然全部重新来过,折叠盒前面的穿线并不难,但折叠盒后面的穿线就明显麻烦,后叉内侧预埋了内走线位置,但对于折叠的车架,就必须考虑线管在折叠时需要在车架管子里面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而不能牵扯,不能那么拘束,
而且折叠盒内侧与线管接触的地方是直角,很容易割伤线管,虽然原装是有一个开口的套管,但折叠时的动作还是会把磨损套管,所以必须打磨折叠盒带直角的刃口,那样才不至于割伤线管,哪怕是线管外面的套管,而有套管,就必然会发生牵扯的情况,折叠时每根线管都是自由的,才不会有牵扯的情况,所以那个套管还是扔掉了,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一律废弃,而如果是折叠盒在预埋之前就打磨掉与线管摩擦的直角刃口当然会是件相对轻松的事,而做好的车架再打磨就需要一定的耐心了,但不能偷懒,除非我没看到,看到就必须搞定他,除非我能力有限,
4 前变转接座的走线问题
原装的前变转接座走线不合理,车主觉得手感偏重,所以直接拆了扔掉,
一台车可以顺畅的变速是最最基本的要求,即便是折叠车,也需要正常的变速手感,而不是加重手感,
为了更合理的走线,于是重新设计前变转接座,经过一番折腾之后,
前变转接座、前变导线座最终搞定了,更强壮,


而且原来车架在前变的走线孔超不合理,只会使走线异常僵硬,只能废弃不用,所以重新打了一个洞洞,
并耐心打磨成斜角孔,那样才能让线管达到比较理想的斜角,但线管还是会与曲柄打架(干涉),曲柄转动时会绊到线管,所以只能用扎带把线管绑起来,这样曲柄才能顺畅的运作,而且不会碰到线管,但即便这样费劲的折腾,也只能是刚好够用,而无法达到真正的理想状态,




这完全是因为车架的管子不允许你搞得更理想,这样的将就是我很不喜欢的,但没办法,所以又一次对这个车架的结构表示摇头,碳纤维不是低端的象征,不能这样勉强了事,
一个新车型的车架在量产之前必须反复验证他是OK的,更允许后续有一定的升级的空间,而这个车架在使用更大的齿片方面明显是不够劲的,最大到53T已经封顶,当然对于那么高的车把,休闲级,也够用了,但碳纤维折叠车只是休闲级,实在要求太低了吧,怎么都要设定运动级才行啊,

如果是我,这样的车架绝不允许量产!而是必须搞到理想的结构才允许量产,否则宁可不用碳纤维,但你也得是那个真正可以决策的人才行,
做碳纤维车架没可能第一次就方方面面都很到位!实配是检验图纸是否合理的唯一方法,遇到问题不能说以后的版本再改进,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而带着有问题的车架就量产了,然后把问题留给使用者或改装者,那我就只能苦逼了,别怪我,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5 齿盘档次与材料问题
通常对碳纤维整车的理解,碳纤维档次不算低,齿盘方面怎么都要是全铝合金吧,盘钉除外,
但这个车却是钢的齿片,而且还是8-9速的档次,而飞轮与链条都是10速的,因为是低一个级别的齿片,所以骑行时,大齿盘往小齿盘变速时链条下不去,链条在大齿盘与小齿盘之间,而且蹬踏好几圈也还是下不去,如果用突然的爆发力,链条才可能下到小齿盘,但也有即便使用爆发力蹬踏也还是下不去的时候,而大齿盘往小齿盘变速通常是发生在上坡时,在上坡时,链条不能及时下到小齿盘,就会发生连续的空踩,车很快就接近失速了,无奈只能停车,把后轮提起来旋转曲柄,链条终于下去了,这样就变成手动变速了,这怎么都是10速的车,又是碳纤维车架,尽然这样变速,真受不鸟!
这个问题急待解决,与10速的齿片做了比较,8-9速的齿片的齿尖与10速的不一样,10速的齿尖更尖,并找出浩盟的产品目录,证实这个原配齿盘的确是8-9速的,告诉车主,最理想的是换上好的齿盘组,但他舍不得,那就只能打磨齿尖了,然后打磨完再装上,大齿盘往小齿盘的变速,一下子就下去了,问题解决了,车主说,真是省钱的办法,
但我却不觉得有什么值得高兴的,还好是铁齿盘,不算贵,搞坏了我赔得起,
最终改完的效果

这个坐垫角度是朋友特意要求这样装,我并不支持,他喜欢,没办法,
我自己也有这样一个坐垫,水平安装,效果不错:)
该怎么理解这样的车会被设计出来并被确认量产?
其实骑惯了山地车,而不怎么接触公路车,这样的情况在整个国内单车行业非常普遍,在对单车这样的理解情况下设计细轮的车,那么这款折叠车之所以量产会是这样,又是那么容易理解,设计这个折叠车的人以为只要把公路的轮组装上山地车就是直把公路车了,但实际并没那么简单,
所以完全由设计者自己决策的自主研发才会有比较理想的产品出现,
但必须其对设计的产品相关的实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就是必须要有比较丰富的相关产品的使用经验与属于自己的心得,那样才能了解一个产品到底该达到什么程度才算OK,也才能明确该搞什么项目以及研发的方向,而不是盲目的求大而全,
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因为所有的设计一开始就是自己决定的,没有人掌控你的想法,对错都是自己,自己觉得怎么做会更好就怎么做,做得不理想,重新做,哪怕后续的改进的版本也一样不需要考虑之前的怎么样,可以推倒的重来,但改进别人的就不是那样了,而且如果改失败了,必然要赔偿,所以风险更大,所以还是搞自己的,怎么都行,尽可能按理想的去做,只要条件允许就行,
在一个原本设计就有问题的车上达到这样的效果已经是比较理想了,我想这个应该是我改进(折腾)的最后一台别人设计的车,这样的改装非常劳神费劲,之前朋友说过,解决原本就有问题的设计,无疑会放大问题数倍,的确是这样,因为在已经做好的车上动手术必然是非常受限制的,但又必须在这样的情况下去解决问题,所以可以发挥的空间就很小,但又必须解决,这是对实际操作耐心方面的考验,过程是痛苦的,当然最终还是完成了,但这样的折腾也是最后一次,再也不会改装我设计之外的车,




2条评分金钱+1威望+1
citysa 威望 +1 看完所有评论后,我还是比较认同LZ的严谨和实话实说 2016-08-24
iouzjm 金钱 +1 精彩讨论 2016-08-20
科技与意志是制胜的关键
577466857@qq.com
发帖
160
金钱
151
威望
2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6楼 发表于: 2017-03-31
看見JAVA可以掉一邊去了
发帖
9
金钱
24
威望
2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5楼 发表于: 2017-03-31
楼主,厂家的定位是否就是你所想的?

呵呵。。。。

发帖
54
金钱
205
威望
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4楼 发表于: 2016-12-18
拿不是速度取向的折叠车来谈空气动力也是醉了

看看这捷安特TCR Advanced居然用四方下管, 按LZ的说法, 真是S  B啊, 居然还卖那么贵
难道牺牲那么一点空阻换折叠车最缺的横向刚性, 不是一种理性的做法?



按LZ的测量方法, 看看这birdy的立管角度, 同样70度, 真是S  B啊, 居然还卖那么贵
折叠车为了考虑单一车架尺寸适应更多身高, 牺牲立管角度在所难免

认真严谨是一回事, 吹毛求疵就是另一回事了

发帖
129
金钱
150
威望
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3楼 发表于: 2016-08-28
学习了
发帖
2081
金钱
2391
威望
220
贡献值
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2楼 发表于: 2016-08-28
回 deicide 的帖子
deicide:
有个矛盾的地方:既然为了提升蹬踏效率,就不应该用这个软坐垫啊,这个坐垫的泄力情况和额外增加的大腿摩擦,估计能把你的角度改动都抵消掉了吧?

还是有效果的,毕竟坐垫前移了距离,车主试骑也感觉到发力方面的变化,
这个坐垫我自己也在用,这个是竞速款的,我是水平安装,
昨天在一小段直道用自锁加速到40,感觉还是不错的,
舒适与发力的确是个矛盾,但坐垫的款型与柔软程度是关键,
JAVA车主的坐垫下倾安装,就我目前的感受的确是错的,所以有空去他那边还是要纠正回来,
这个坐垫在路面比较平整的情况下,只要你坐正了,还是可以比较好的贴合裆部的凹凸曲面,
坐垫的柔软程度是45度,也是比较适中的,而且坐垫的发泡体与硅胶的厚度并不使你感觉陷在其中,
而是刚刚好贴合,所以遇到路面有些颠簸的时候,贴合程度会变化,也就没有那么贴合,
而如果真的是偏软,那就会陷入其中,我骑过那样的坐垫,虽然是舒服,但因为陷在其中,所以明显影响发力,
在发力时,臀部需要做前后小幅度的移动,所以臀部与坐垫相对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一定程度的贴合,但又不没有陷入其中,这样的情况是比较理想的,
当然这也是我比较轻,所以这样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如果是比较重一些的车友,感受又会有变化,这个还是要看具体情况,
比较重的车友同样的使用时间会更容易使坐垫发泡体加速软化塌陷,
所以需要相对硬一些的坐垫,而他们裆部皮肤到骨头的距离也会比我偏瘦的人厚实些,

所以对痛苦的敏感程度也没我那么明显,有朋友使用我觉得受不鸟的ISM,
我才骑了5公里就彻底投降了,但他却觉得很舒服,所以转让给他了,
而我又用回普通坐垫,好在前不久开始使用SR的这款5130,找到了相对适合自己的坐垫,
不过最近比较忙,还没时间去骑比较长的距离,但我会去骑了解长距离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毕竟只有长距离才能验证坐垫到底是否适合自己
科技与意志是制胜的关键
577466857@qq.com
发帖
310
金钱
225
威望
1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1楼 发表于: 2016-08-26
有个矛盾的地方:既然为了提升蹬踏效率,就不应该用这个软坐垫啊,这个坐垫的泄力情况和额外增加的大腿摩擦,估计能把你的角度改动都抵消掉了吧?
发帖
298
金钱
314
威望
42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0楼 发表于: 2016-08-26
我也觉得很多牵强。第几个了?

发帖
641
金钱
717
威望
3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9楼 发表于: 2016-08-26
睇完,唔错,几好笑
发帖
2081
金钱
2391
威望
220
贡献值
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8楼 发表于: 2016-08-24
回 190064165 的帖子
190064165:683也是楼主设计的哦~想象力当然好了~[图片]
 (2016-08-22 18:41) 

但683的设计我的确没花很多功夫,当时只是为了鱼型贴花更贴合车架,但直管怎么都很难协调,
所以就把管子改成弧线的,顺便683的架型就出来, 也因此立马就被技术部总监看中,说漂亮,像条鱼,从来没做过,项目就这样驱动了,其实真是无心之作啦,
科技与意志是制胜的关键
577466857@qq.com
发帖
401
金钱
347
威望
3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7楼 发表于: 2016-08-24
回 眀天 的帖子
眀天:应该不低于三个人吧…… (2016-08-20 08:13) 

怎么着也得加上我一个
发帖
420
金钱
428
威望
3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6楼 发表于: 2016-08-23

发帖
11588
金钱
10933
威望
405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5楼 发表于: 2016-08-23
比不改更丑!
屎弗痕!斋折腾!心中有貂!话知你嚣!
发帖
303
金钱
415
威望
40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16-08-22
ccboy85:更精彩的是,看楼主的其他帖子,自己出了一款车架,造型可用非常有想象力来形容。
真是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啊! (2016-08-22 10:49) 

683也是楼主设计的哦~想象力当然好了~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发帖
13696
金钱
36906
威望
209
贡献值
3
爱心值
8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16-08-22
骑不动的,永远不是你的腿,而是你的心。
发帖
2081
金钱
2391
威望
220
贡献值
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16-08-22
回 ccboy85 的帖子
ccboy85:
更精彩的是,看楼主的其他帖子,自己出了一款车架,造型可用非常有想象力来形容。
真是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啊!

那是一步一步进化的结果,前后也经历7个版本,
因为有属于自己对单车的理解与要求,不断努力去改良,而不是第一版就猴急着量产,
你看到的只是最终定型的样子,但那不是一下子想出来的,我可没那么强大的想象力,
而且那也不只是一个造型那么简单,而是有相关的结构因果关系在里面,所以为了达到那个要求,必然是那个样子,
所以并不是为了求新求奇,而是有其一定程度存在的合理性与优势在其中,
所以使用时间比较厂一些的车友告诉我,XX功能只有你的魔刃是允许的,同样档次的零件还省了钱,这就是附加值,

追求梦想的权力,是,那也要看你是否坚持得下去,很多人一开始都是有属于自己梦想的,
但你在努力又失败,又爬起来继续努力,然后又失败.........第几次之后你会绝望,不再努力,
还是依旧继续?别以为我真的意志力那么强,我也很多次为是否继续搞自主研发的单车而苦苦挣扎,
也曾很多很多次问自己生存还是毁灭?这可不是玩深沉,而是真实的问自己,是做下去,还是放弃?
包括家里也给我很大的压力,包括有个朋友劝告我为何不搞山寨,别人能活,你也可以,
但自那次谈话之后,与他就再也不是朋友,你玩你的山寨,别来烦我,否则往死里打!

坚持实在需要很多的理由,自主研发也实在不是件轻松随意的事,搞出来有人认可也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但怎么都比打价格战要好很多,怎么都比搞便宜货,没有属于自己的卖点要好很多,
人生苦短,如果一定要等到自己退休后才干自己喜欢的事,未免太晚了,
退休后,身体方方面面都已经损耗很多了,你还折腾得起吗?
当然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但请为自己活着,而别活在别人的影子里!






科技与意志是制胜的关键
577466857@qq.com
发帖
108
金钱
118
威望
1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16-08-22
回 特狼大王 的帖子
特狼大王:我还以为只有三个人这么觉得 (2016-08-21 17:21) 

更精彩的是,看楼主的其他帖子,自己出了一款车架,造型可用非常有想象力来形容。
真是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啊!
发帖
51
金钱
385
威望
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16-08-21
回 doublejet 的帖子
doublejet: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 (2016-08-20 07:19) 

我还以为只有三个人这么觉得
发帖
2081
金钱
2391
威望
220
贡献值
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16-08-21
回 ccboy85 的帖子
ccboy85:水滴型不是这样的吗。
前面也是很钝的啊,后面才尖尖的。因为尾流的影响大大高于前面的阻力。
虽然看不清细部,但是看的出来,这个车空气动力也不差。
可能真的要求太高了。
....... (2016-08-20 23:29)

你必然是没有好好看过JAVA碳纤维折叠车的实物管型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以你还是拿着单车的水滴管截面图与这款车好好比较下,
而且单车车架的水滴管并不是你图片中的那样!
看来你还没有好好研究过单车相关的资料吧?你有用手握住车架的水滴形管子吗?
如果握过,怎么都没可能是找一滴水的图案,而是车架的水滴形截面图,

国外知名单车网站上水滴形的管型介绍照片还是可以找到的,麻烦用点心去找好不好,
看看到底实物是什么情况,然后再来说吧,我绝不会冤枉JAVA!!!






[ 此帖被speedattack在2016-08-21 13:58重新编辑 ]
科技与意志是制胜的关键
577466857@qq.com

发帖
1931
金钱
3472
威望
7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16-08-21
speedattack:这不是屌不屌的问题,而是了解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你对单车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与要求吗?
是坚持下去,还是盲目的听信别人所谓的共识理论?
其实哪怕是我的朋友,我也一样会告诫他们,别轻信我的话,更别迷信我!
....... (2016-08-20 20:51) 

至少对我而言你真的是又专业知识在的,我会努力在骑行生活中去积累经验,去尝试探索自己未知的东西,在接见前辈的建议去试验!!反正你真的棒棒的

内容来自iPhone手机客户端

爱生活
   爱音乐
      爱骑行

发帖
168
金钱
1039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16-08-21
长篇大论 实用贴 学习了
发帖
108
金钱
118
威望
1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16-08-20
水滴型不是这样的吗。
前面也是很钝的啊,后面才尖尖的。因为尾流的影响大大高于前面的阻力。
虽然看不清细部,但是看的出来,这个车空气动力也不差。
可能真的要求太高了。



发帖
251
金钱
151
威望
2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16-08-20
这文章 和这车配啊~
发帖
2081
金钱
2391
威望
220
贡献值
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16-08-20
回 ccboy85 的帖子
ccboy85:楼主对破风要求太高了吧。
个人以为小轮子的车,速度毕竟比公路甚至山马差。
车架小,受风少;结构单薄,更需要牢固。
所以小轮应该是破风服从牢固。
做了一个破风很牛的车,然并卵,还是跑不过全尺寸。
....... (2016-08-20 21:05)

如果是几百元,又或是1000多元的,我也不计较了,
但这个怎么都是6000多元啊,6000元就要有这个价格的要求!1000多的车都用水滴形了,6000多的还不是,没道理啊,
车架坚固程度是最最基本的要求,水滴形当然是确保强度足够的情况下,而不是减小了风阻降低了强度,那就得不偿失了,我当然不会那样要求,
所以我只能理解为这个车轮子配错了,原本就该是粗轮的,但被人胡乱换了,


做了一个破风很牛的车,然并卵,还是跑不过全尺寸。
如果不限制结构的话,这个观点我并不完全认同,
也已经有车友骑412把700C碳纤维JAVA公路车扔到看不见尾灯,
我一个朋友骑着我为他组配的魔刃在闹市区的一段直道把700C扔在身后,
我骑412时,53带10,用自锁连续加速10秒,即刻从5加速到40,
这个加速性并不比我骑700C时差多少,
700C我平地骑过极速60,  412在深圳高速公路的隧道里一样骑过60.39.
所以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的,
科技与意志是制胜的关键
577466857@qq.com
发帖
108
金钱
118
威望
1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16-08-20
楼主对破风要求太高了吧。
个人以为小轮子的车,速度毕竟比公路甚至山马差。
车架小,受风少;结构单薄,更需要牢固。
所以小轮应该是破风服从牢固。
做了一个破风很牛的车,然并卵,还是跑不过全尺寸。
发帖
2081
金钱
2391
威望
220
贡献值
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16-08-20
回 kxb254182945 的帖子
kxb254182945:为何那么屌,为何能这么专业!膜拜学习
(2016-08-20 16:26)

这不是屌不屌的问题,而是了解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你对单车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与要求吗?
是坚持下去,还是盲目的听信别人所谓的共识理论?
其实哪怕是我的朋友,我也一样会告诫他们,别轻信我的话,更别迷信我!
而是用实践去验证我说的是否属实,如果不属实,随时可以拿真相给我看!
曾经有过朋友听了我说的,一下子理解不了,回去反复的想,并经过自己的实践,
过了几天,他再来找我,对我说:“你说的是有道理”
不管什么理论都是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而不能仅靠猜测,
这十几年来,我一直都在做各种我觉得有必要的试验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是否正确,
试验做多了,想象与实际的距离也越拉越近,这样才能设想出更接近理想的产品,
执着的坚持是需要很多理由的,其实这十几年来,我也很多次想放弃,
但我只会干我喜欢的,如果一点都不喜欢,我都没可能干下去,

没有一个人天生就什么都了解,都是靠后天自己不断的努力,才不断强化自己真实的能力,
我也是一样,我也曾以为自己很懂,在大众面前闹过笑话,不久就发现自己错了,
从那以后,就不敢随便班门弄斧,而是潜心研究技术,当然是自己想要了解的方面,
每个人努力过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强项,我不敢说什么都很厉害,只能是术有专攻,
比起老外,我还差很远,高手还有高高手呢
科技与意志是制胜的关键
577466857@qq.com
发帖
2081
金钱
2391
威望
220
贡献值
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16-08-20
回 ppisacat 的帖子
ppisacat:注意前提  是业余人士
换个破风车架  就能变快了?  能感受到风阻变小?别逗了  相对于人身体的风阻  车架那点风阻改变对于本身输出就不稳定的业余人士来说  可以说毫无区别  理论上说得通 但实际上根本 .. (2016-08-20 16:50)

很可惜你想错了,我可没空逗你玩,
早在2001年时我就已经做过比较,差不多的蹬踏力量,速度比是9比10,那还只是短距离,
人不是发动机,体能不是那样用来浪费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哪怕是1000多元的GIANT公路车的下管都是水滴形,
而JAVA的折叠车是6000多元,这可是贵了好几千啊,
其实哪怕是纵向的椭圆形都可以减小风阻,
建议你有空还是近距离好好看看JAVA受风面的管型,你就懂我说的绝不是闹着玩!

科技与意志是制胜的关键
577466857@qq.com

发帖
1290
金钱
1387
威望
2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16-08-20
回 speedattack 的帖子
speedattack:未必,只是你是否想去了解,其实空气动力是很容易理解的,
水里的阻力比空气中大很多,你看游速很快的鱼是什么形状,就懂了,
....... (2016-08-20 12:17) 

注意前提  是业余人士
换个破风车架  就能变快了?  能感受到风阻变小?别逗了  相对于人身体的风阻  车架那点风阻改变对于本身输出就不稳定的业余人士来说  可以说毫无区别  理论上说得通 但实际上根本没用  这就叫玄学

发帖
1931
金钱
3472
威望
7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16-08-20
为何那么屌,为何能这么专业!膜拜学习

内容来自iPhone手机客户端

爱生活
   爱音乐
      爱骑行
发帖
2081
金钱
2391
威望
220
贡献值
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16-08-20
回 zhenmeiyin 的帖子
zhenmeiyin:楼主可以给他们当产品经理了[图片]
(2016-08-20 07:00)

2004年,我就已经是产品经理了,
但那个没用,没用实际的决策权,所有的只能是建议罢了,
终究还是要领导来决定你的项目是否可以操作,自己并没有实际的权力,

所以在厂家干了多年后,还是自己独立出来,不再给别人打工,
现在是与一个车厂的老板合作继续搞我自己的项目,
因为他是搞几百元单车的,所以对运动单车实在不了解,
所以我的项目还是由我自己决定该做成什么样,
虽然没有薪水,但我有自己项目的决策权,
虽然很多事都是我一个人来操作,但我可以去掌控,
按我的要求做到我想要达到的效果,
所以产品经理真的没什么鸟用,必须是执行董事才行
[ 此帖被speedattack在2016-08-20 14:04重新编辑 ]
科技与意志是制胜的关键
5774668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