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33阅读
  • 57回复

[14寸]绝版14寸X85,挑战立管角度的极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7-05-16

魔刃对我而言实在不够劲,前2速也不够劲,X85才够劲,这个指的当然是立管角度,也就是蹬踏效率,
一开始我也很难接受这样的立管角度,但无意中发现了CANYON的概念车,


第一时间就放在CAD里比划立管的角度,是85度,但这还不算激进,
后来又发现了完全垂直的90度700C,因为是大轮子,所以五通中心与立管中心可以在同一条直线上,
但X85还是用在了14寸上,只有那样整车的长度才会相对小巧些,但这样也1.3米长,
X85完全撇开视觉效果,而只是为了了解蹬踏效率的极限的真相到底有多大?
实际的骑行让我明显感觉比我想象的更多,相比之下,魔刃只能算休闲级,
第一次从钟落潭骑到如意坊的45公里,我那么差劲的腿力(现在的体能只有我27岁时的15%)顺风1-2级用60带9还是觉得不够用,
需要比较高的踏频才能保持40,,无疑需要用超60T的大齿盘才行,那么要多大的齿盘才够用呢?
反复计算后得出结果,65或66T才会够用,但那里去找那样的齿片,还要配合小盘的变速,
就是有导链销,齿尖有规则变化的齿片,但只要1个,没可能搞定,只能放弃,

过年初六出去骑行,骑了80几公里的时候觉得手臂撑的比较累,双腿倒是没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膝盖更没有疼痛,
是我的车把偏低了,一开始车把高度的设定就没想骑长距离,所以线管长度切得刚刚好,舍不得整套换长的,
就这样骑吧,毕竟可以骑长距离的机会非常非常少,
但谁知前轮爆胎,失控,摔倒时头部撞在路边的大石头上,眼镜镜架嵌入鼻梁皮肤,
镜片固定部位折断,镜片报废,镜架擦伤,却还可以用,但后来还是扔了,
医生后来帮我鼻梁缝了10针,说翻开的肉下面就是骨头,还好骨头没伤到,
缝玩后鼻子还在流血,吓得我不轻,后来才知道那是鼻腔里面的鼻腔里面的淤血,必须要出来,否则只会更严重的头疼,
膝盖撞石头上,缝完针后都无法发力蹬踏,只能靠左脚蹬踏与提拉才能继续骑行,因为要去长途汽车站返回广州,
车倒伤得不重,只是刹把、指拨、后变擦伤,好不容易到了汽车站,朋友帮我把X85放进大巴下面的行李箱,
在朋友家住了2天才又坐大巴从市内返回钟落潭..........1个月后鼻梁处的伤终于都长好了,当然也买了新的RUDY,
又过了1个月,膝盖终于不痛了,受伤后我也反复思考前轮爆胎的原因,其实出门前我知道前轮外胎有一条小口子,
但想换又舍不得换新的,如果换了,当然就不会摔车了,

现在X85累积骑行1280KM,验证极限立管角度一样可以正常骑行,
不过轮子偏小,路面通过性还是不如大些的轮子,也想过同样的车架几何做个20寸的,
但图纸上比划的结果连我自己都觉得太长了,20寸的车长度接近700C,那样就一点都不小巧了,
没办法,立管角度的改变,使整个座舱空间前移比较多,整车也必然跟着一起变成,
而且后面是常规405传动距,怎么都短不了,只能放弃,还是14寸的X85明显小巧些,
但也1.3米,比常规14寸都更长,不过比魔刃还是明显短一些,楼道里抬上抬下还是比较轻松也不容易磕碰,

要不是因为前轮爆胎导致摔车,必然至少完成100KM,
这也足以证明即便立管是极限角度也与膝盖疼痛没有任何关系!
我骑车25年了,曾24小时内最远骑过376KM,累积骑行6万多公里,
在好几个车店做过机械师,待了总共5.3年,遇到过一些骑车说膝盖痛的,
分析下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始终用大齿盘带最小飞轮,从不变速,南京玩铁三的一伙老师傅就是那样干的,不管平地还是爬坡,都是最大传动比,
这样膝盖受力能不大吗?当然他们是为了锻炼体能,但骑行也不是完全靠蛮力!
我与他们骑过一次,平地输给他们,每次爬坡我必然是第一个到坡顶,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不变速,

2.蹬踏时双腿不平行,内撇或外翻,马路上骑车的很多人都这样,男生主要是外翻,女生主要是内撇,有些人还非常严重,
男生双腿外翻最厉害可以达到近40度,女生内撇可以一侧接近25度,也就是骑行时膝盖内侧是互相摩擦甚至撞击,
另就是上抬时没有内撇或外翻,而下踩时因为发力比较大时产生动作变形有内撇情况,
所以正确的蹬踏动作很重要,

3.变速使用频率太低,只在实在蹬不动时或爬坡时才变速,
我以前也这样,因为用的变速器比较差,怕容易坏,所以怕使用频率高了容易坏,
但后来慢慢想通了,比赛时,变速频率低,意味着不能及时的发力加速或节省体力,
而且变速时蹬踏力量也不再刻意明显减少,如果比赛时也这样,必然损失不少时间,
所以在变速时蹬踏力量并不减少,虽然齿轮发出比较大的声响,但却告诉我变速响应的速度快慢程度,
骑行时提高变速的频率明显可以减少蹬踏力量的增加,节省体力,

4.使用自锁只会蹬踏,只有爬坡才会用到提拉,甚至即便爬坡也不提拉,那样必然会使膝盖承受过大的压力,
上海蒋老师曾说,骑行靠的不是蛮力,而是巧劲,一个瘦老头,能有多大力量,
是的,比较稳定的蹬踏力量加上及时变速,始终使蹬踏力量的变化幅度在比较小的范围之内,
除了爬坡才增加蹬踏力量,当然更需要增加提拉力量,
又如车队的教练曾对我说,虽然你用自锁,但你只知道下踩,有提拉吗?
是的,很多人自锁不是用来提拉的,除了爬坡,
曾以为平地用不到提拉,自锁只是用来稳定蹬踏位置,多年后才发现其实好浪费啊,
慢慢的平地也增加提拉的力量,逐渐喜欢这种发力的方式,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平地也可以8(蹬踏):2(提拉)
甚至更多,7:3,当然需要勤加练习,
[ 此帖被evolutionzxs在2017-05-16 12:43重新编辑 ]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1707
金钱
11940
威望
3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17-05-21
发帖
4362
金钱
2593
威望
14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17-05-21
第一次看到这么有个性的14寸的折叠车,够劲
活着的时候快乐点,因为我们要死很久。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17-05-18
回 murshells 的帖子
murshells:我比较胖,所以屁股收到的压力会更大。[表情]
ISM那两条东西之间的距离太窄了,骑车的时候怼在JJ下面,简直就是SM啊。[表情] (2017-05-18 11:11)

呵呵,或许这就是为什么ISM这个品牌里会有SM的原因吧,
不知道ISM的设计者看到了是否会受不鸟

我用ISM的坐垫才1KM就想拆了,好不容易骑了10KM,
回到厂里立马拆了,却被胖胖的同事看中,说快给他的车装上试试,
没想他却很喜欢,觉得很不错,好吧,另一个ISM也给他了,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910
金钱
910
威望
4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17-05-18
回 evolutionzxs 的帖子
evolutionzxs:看来你对坐垫的要求也不低,
我比较瘦,所以裆部皮下组织厚度偏薄,就是骨头离皮肤表面距离非常小,
而比较胖的人,也会相对厚些,那么对痛苦的敏感程度也会降低,对坐垫的挑选就比较随意些,
不知道你是否也是偏瘦的?
....... (2017-05-18 09:40)

我比较胖,所以屁股收到的压力会更大。
ISM那两条东西之间的距离太窄了,骑车的时候怼在JJ下面,简直就是SM啊。

相比ISM,我现在用的Selle italia SLR super flow的开槽大多了。起码不会JJ痛。


这个坐垫还有个舒适一些的版本,叫Selle Italia Max SLR Gel Flow。填充物厚一点。

[ 此帖被murshells在2017-05-18 11:56重新编辑 ]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17-05-18
回 murshells 的帖子
murshells:我也觉得市面上基本上没几款坐垫是好坐的,接下来我准备试试Fizik Mistica座包,希望不要太让人失望。
[图片]
....... (2017-05-17 09:31)

看来你对坐垫的要求也不低,
我比较瘦,所以裆部皮下组织厚度偏薄,就是骨头离皮肤表面距离非常小,
而比较胖的人,也会相对厚些,那么对痛苦的敏感程度也会降低,对坐垫的挑选就比较随意些,
不知道你是否也是偏瘦的?

想要坐垫尽可能适合自己,了解受力最集中的痛点位置还是很重要的,
然后根据这个位置选择坐垫会更有针对性,
但直立式单车骑行姿势使得坐垫受力必然很集中,这个几乎是没办法改变的,
我曾试过ISM那个开叉坐垫,虽然最中间最集中的受力是躲开了,但两侧的受力却增加了,
结果就是把痛点转移了,虽然很喜欢这样的坐垫,但更希望他的发泡体能更厚实些,
但现有的ISM即便是最厚的也还是不够,研究后发现,原来是外形欺骗了我,其实坐垫反面凹陷还是比较深的,
还是要看实际发泡体的厚度,但也不能过厚,骑行时臀部会前后移动,
需要比较快的时候,自然会坐的偏前一些,慢一些的时候,也自然会后移一些,

曾设想如果能做骑行姿势的臀部受力模型,然后根据这个设计坐垫,但不知道是否已经有人那样做了,
现在用SR的5130,还是觉得中间的凹槽不够深,虽然我已经拆掉了那个C型长条塑料零件,
在国外网站上看到过比较新颖的概念坐垫设计,弯曲的片状的弹性结构,但那样的结构似乎只有钛合金才能办到,
如果做出来必然死贵,但那个结构的确很有诱惑力,

不过我还是把更多的希望放在坐式车上,有香港朋友在使用我的设计的避震坐垫结构,
他说骑行的感觉还是蛮不错的,现在是他的主力单车,
在那个基础上又改良的结构,更简化并可以通过比较简单的调整来调节避震力量,
但车架还是没有避震铰链,所以避震动作与蹬踏发力没有关系,
等新车完成后或许真的会明显减少直立式单车骑行的几率,坐式车就变成日常最基本的主力单车,
[ 此帖被evolutionzxs在2017-05-18 10:26重新编辑 ]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17-05-18
回 Gthief 的帖子
Gthief:感觉好厉害的样子,尤其喜欢车把,小件好多啊 (2017-05-16 22:14) 

谢谢你喜欢这个车把,曾一度想量产这个车把,但投资方资金不足,只能放弃,
我不只设计车架,也设计一些小零件,不过目前都是线切割+机加工+手工打磨,
所以不便宜,但为了达到设想中使用要求,付出代价是必须的,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910
金钱
910
威望
4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17-05-17
回 evolutionzxs 的帖子
evolutionzxs:
我不觉得,不管是什么坐垫,也不管立管是多少度,
试了25年还是没有一个坐垫我觉得够舒服的,
即便是SR的5130,也只能是勉强使用,
所以近阶段,我才重新开始制作坐式车,

我也觉得市面上基本上没几款坐垫是好坐的,接下来我准备试试Fizik Mistica座包,希望不要太让人失望。




发帖
2732
金钱
2619
威望
5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17-05-16
感觉好厉害的样子,尤其喜欢车把,小件好多啊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17-05-16
回 wyyn 的帖子
wyyn:好战斗的姿势 (2017-05-16 19:52)

我没发骑行姿势的照片,你怎么判断我的骑行姿势是否战斗?
我实际骑行的感觉并不算战斗,相对以前骑700C,只能算休闲,
当然以后会更休闲,因为后续会主要骑坐式车,
这台X85只是用来附近买个水,出去吃个快餐,
就更与战斗姿势不搭边了
[ 此帖被evolutionzxs在2017-05-17 07:53重新编辑 ]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7-05-16
回 zhongda211 的帖子
zhongda211:我觉得好看,造型夸张,不过好像不能折了
 (2017-05-16 19:51) 

是不可以折叠,为了更持久的车架中心精准度,特意不用折叠盒,
1个铝合金折叠盒也不轻啊,

搞这个车倒不是为了造型夸张程度,纯粹是为了弥补自己过差的体能弱势,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7-05-16
回 晨辰 的帖子
晨辰:我想知道楼主多高
 (2017-05-16 19:13) 

1.68米,上身短,迪卡侬运动装穿小号的,裤子是中号的,
腿长,曾经在浦西店工作时,遇到一身高1.8米的老外切高端公路车车架的座管部分,
在比划切多长时,他试骑了我的车,才了解他的腿长与我非常接近,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7-05-16
回 murshells 的帖子
murshells:这个角度搭配这个座包似乎对下体不够友好啊[表情]  (2017-05-16 17:26) 

我不觉得,不管是什么坐垫,也不管立管是多少度,
试了25年还是没有一个坐垫我觉得够舒服的,
即便是SR的5130,也只能是勉强使用,
所以近阶段,我才重新开始制作坐式车,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7-05-16
回 理捷万岁 的帖子
理捷万岁:看完了,这个立管角度 我是受不了的,膝盖相对脚踏太前倾,膝盖压力太大了,如果慢慢骑还是可以的[表情] ,如果输出功率大,时间长,膝盖绝对废 (2017-05-16 17:08)

X85的立管角度是为我自己准备的,我受得了是关键,而且我很喜欢,否则早就拆掉了,
X85我累积已经骑了1288公里,膝盖还没因此出任何问题,
当天最多骑过80公里左右也没有任何不舒服,所以你的判断实在不靠谱!
虽然你是看完了,但你还没完全理解我写的膝盖疼痛的原因,
不管骑行时间的长短,都不该用偏大的蹬踏力量骑行,所以我才提到自锁的使用方式,
蹬踏加提拉,并逐渐增加提拉的力量,相对减小蹬踏的力量,
这样膝盖受力才会逐渐变小,而小腿肌肉条才会逐渐越长越强壮,

还是那句话,骑行不是靠蛮力,我体能大不如前,也没可能用大力蹬踏,
距离稍长就必然用自锁,就是为了减小蹬踏力量,加大提拉力量,
合理的使用非常有限的力量,才能骑得更省力,减少运动伤害,

[ 此帖被evolutionzxs在2017-05-17 08:00重新编辑 ]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7-05-16
回 潜行者 的帖子
潜行者:这车换对16寸轮组。通过性好了,巡航速度也有了。[表情] [表情]  (2017-05-16 16:26) 

一开始是想搞20寸的,但整车距离接近700C,太长了,
我住2楼,楼道也不是很宽敞,也考虑车阵中的灵活性与通过性,还是用14寸,
以为60带9应该够用,但结果是顶风1-2级才够用,顺风就不够用了,
实际骑行时的稳定性,还是20寸更好,等后续有机会再做一个吧,
20寸的话,60带11就够用了,零件通用性更强,再也不纠结小鹿飞轮了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7-05-16
回 ken564300317 的帖子
ken564300317:感觉这个角度对手部负担太大了,而且这么激进的角度个人感觉不适合每个人 (2017-05-16 15:53) 

手臂支撑立与立管角度没有多大关系,与车把高度有关系,
如果车把与坐垫一样高,很多人都可以使用,只是那样我会感觉太过休闲,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925
金钱
559
威望
45
贡献值
0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7-05-16
还有前拨,这回头率不是一般的高
SPE->FOZ->FOT->OSOE->ANT,有能理解的吗?

发帖
542
金钱
13
威望
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7-05-16
好战斗的姿势
http://blog.sina.com.cn/guluge

发帖
1089
金钱
1195
威望
16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7-05-16
我觉得好看,造型夸张,不过好像不能折了

内容来自iPhone手机客户端

发帖
1330
金钱
1366
威望
46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7-05-16
我想知道楼主多高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发帖
3699
金钱
4085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7-05-16

发帖
2987
金钱
7163
威望
41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7-05-16
第一代开始就一直重口

发帖
910
金钱
910
威望
4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7-05-16
这个角度搭配这个座包似乎对下体不够友好啊
发帖
810
金钱
105
威望
3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7-05-16
看完了,这个立管角度 我是受不了的,膝盖相对脚踏太前倾,膝盖压力太大了,如果慢慢骑还是可以的 ,如果输出功率大,时间长,膝盖绝对废
成都红牌楼大行4s店,tel:18086822365,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南四段73号附16号

发帖
593
金钱
836
威望
265
贡献值
0
爱心值
-6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7-05-16
这车换对16寸轮组。通过性好了,巡航速度也有了。

发帖
1970
金钱
15092
威望
226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7-05-16
獨轮车的角度 , 多了车把

发帖
13684
金钱
36869
威望
209
贡献值
3
爱心值
8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7-05-16
感觉这个角度对手部负担太大了,而且这么激进的角度个人感觉不适合每个人
骑不动的,永远不是你的腿,而是你的心。
发帖
1291
金钱
911
威望
40
贡献值
0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7-05-16
evolutionzxs:是否看得完,完全看你对单车的兴趣,
其实这样的车更重要的不是靠看,而是实际循序渐进的体验过程, (2017-05-16 12:38) 

生活在自己的循环里。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7-05-16
回 rraykiwei 的帖子
rraykiwei:老实说·无爱·小轮车越简单越好看·就看图一已经不喜欢了。又装电筒·导航·车头的线一大堆,后面还加个打气筒·可是又没装挡泥·后货架。不知道楼主的用途·但自行车还是简单·方便折叠·轻便好。 (2017-05-16 12:59) 

X85是为自己设计,满足自己实际骑行情况所需,并不是为了要别人喜欢,
自己骑得爽才是关键,是否简单在经济情况很囧的情况下只能忽视,

如果普通骑行眼镜的形状拥有夜视、导航、速度表常用功能、那么车头中间的部分就都可以省略了,
但目前还没有功能那么强大眼镜,即便未来真的有,也绝不便宜,那么就只能用现有的技术解决先,

我更喜欢骑完整的路程,不喜欢车架因为折叠损失刚性与中心精准度,所以必然是不用折叠车架,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
发帖
377
金钱
394
威望
8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7-05-16
回 citysa 的帖子
citysa:
极端的车用在极端场合,LZ是在用生命在测试啊

X85对我而言,已经不算极端,而是已经上瘾,并习惯了,日常外出经常会骑的车,这就是循序渐进探索的结果,
当然这只属于我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不适合除我之外的人,除非他真的愿意这样去了解真相,但那样的人寥寥无几,

前轮爆胎与测试无关,是我自己疏忽了,
现在已经谨慎很多,只要刺破一次就立马换新外胎,
这不是舍不舍得,而是必须,而在以前至少刺破4-5次才换外胎,

科技与意志力是制胜的关键!
任时光飞逝,我还是那个见人见鬼都说实话的我!

技术咨询QQ:577466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