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大蚂蚁的帖子里随便提了一句无后上叉的相关闲话,级别低,不能直接回复版主和骑友,今天有空就来单独水一帖关于没有后上叉的个人浅见。
20寸的大蚂蚁腿骑者少评者多,也有没骑过16寸小蚂蚁腿的认定大蚂蚁后叉强度不可靠。原因想必多是视觉效果导致的心理感受。
我玩过两辆无后上叉的架子,也对最近新出的碟刹版大蚂蚁很感兴趣。下面就以个人愚见为基础简单聊聊。
要提到fnhon、JAVA和Bike Friday,这些品牌是否让骑友们满意与本帖无关,只聊聊后叉结构。还有像Birdy或BESV这样的门型后叉也不做相关展开。
没有后上叉这种设计早已有之,偷个懒不去追本溯源了,就先从大蚂蚁后叉是否可靠说起。
个人以为,小蚂蚁发布有几年了,大蚂蚁的V刹版FGC2xxx也不新鲜,被骑断后叉或者后叉变形的我还没有见过,可能是有的,只是我没见过。好像记得论坛里曾有一例摔车前叉变形的。
20寸的大蚂蚁车架相比16寸的小蚂蚁车架应该重不了多少,轮组且按349和451相比,轮径半径多了5厘米,大蚂蚁更长的后叉在补强方面稍作增加之后是否足以应对普通路况上的正常骑行呢?个人觉得应该可以。
以五通中轴孔高于后花鼓的小轮径下沉量而言,主要物理承力结构上,后轮承接的人车重力由后花鼓向上反作用传导给后叉。这与下沉量正常的大车架后叉所承受的双向传导力有所不同。
蚂蚁腿单后叉的大钝角设计很硬气,属于以材质特性和设计补强去硬刚反作用力的典型。在没有避震的情况下,这是有点激进的。但是fnhon成功了,DAHON表示有点眼红。
图中黄色箭头表示后叉钝角位应力集中的概况,红色箭头是补强三角片引导应力分散成向上顶力和向前推力。
也就是说,如果单一的后下叉是直的,那么骑行中整根后下叉会有多处随机变动的应力集中点,而蚂蚁腿的单后叉会将应力引致钝角中心,形成一个相对静应力点,然后由补强三角片传导给座管和五通,进而传导给整个车架,最终由钢架韧性和骑行者自己消解掉。
那么,这种无后上叉的单后叉和普通后叉一样可靠吗?个人认为在小轮径的下沉量前提下,合理的用料和设计做基础,单后叉不会差到出现明显本质区别以影响安全的地步。但从纯物理抗冲击结构而言,普通三角后叉的更多冗余可供非常规骑行需要。
这一图是一款连补强都严重缩水了的印尼小蚂蚁,大家都知道印尼人口多且骑行运动很流行。蚂蚁腿在印尼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在印尼各gust骑行团的反馈中好像也没见到后叉有问题的案例。当然,这同样只是我没见到。
之前帖子中有骑友提到了BF的silk。其实silk与将作用力转化为主推副顶的蚂蚁腿不同,BF是基本上将作用力全部转化为顶力,再传导给座管折叠活动处。而BF的五通和座管折叠处都是活动的,所以不会像蚂蚁腿那么硬桥硬马。然而个人认为折叠车将作用力传导给折叠关节这个设计比蚂蚁腿更大胆,毕竟关节处没有避震。
小轮径没有后上叉,算过得去。
下面再看看JAVA这款正常BBdrop的单后叉设计。
曾经过街老鼠一样的假娃,其实近些年在碳纤维的质量和车架设计上还是有进步的。只是进步不够大,可能是初期的品牌定位和市场维护等多方因素限制了产销良性循环的建立。
言归正传,理论上五通低于花鼓的正常下沉量情况下,后上叉的作用就很显著了。而JAVA在去掉后上叉的设计上选择了将单后叉的作用力传导给下管,并使用避震器来卸力。
如果这个设计用在折叠车或minivelo上,都会让人直接叫好。不过用在爬坡公路上……不知道是否有很可靠的电控避震来辅助这个大胆激进的设计,毕竟这个设计本身是有可行性的,而JAVA这款能否出位,我们拭目以待。
综上所述,个人愚见。
1. 少了一半的后叉设计在正常骑法、正常路况、正常体重的前提下更适用于451及以下小轮径。
2. 避震是个好东西,好的设计配合好的避震硬件可以让单后叉发挥出更好的效用。
3. 不要仅依靠短时间的直观视觉感受去断定工业设计师们的成败,存在即合理。当然,作为消费者,最好让其多存在一些时日,这样才能看到其合理程度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