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点车架细节。
好像有人吐槽过这个过线座成本低?我不知道比那种普通的细管子截出来的低在哪里。不过我个人倒是觉得,这过线座逼格有余,美观不足,块头有点大了,车架大梁改为裸线以后,线管又能轻掉30来克,这还是按JAGWIRE凯夫拉线管算的重量,毕竟我一代尝试过走裸线
尾钩为铝制,用四颗盘钉固定,这四颗盘钉换成铝的就又可以减重了
其实下叉这里也是有过线座的,被我拆了,为GARMIN踏频器让路,走全线啥都不影响
夹器转换座,可以自行调节长短以匹配不同型号的夹器,有了这种设计,兼容406轮组应该也不再是问题了。
下面用一颗几米螺丝顶住,确保不会因为刹车力导致这个东西歪掉
立管改用40口径,坐管依旧31.8,配了一个牛厚牛厚的尼龙变径套,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坐管可以顺利通过下面的铝塞贯穿立管。
不过经过我的测试,如果配一个大行的变径套,是可以勉强兼容33.9坐管的,不过锁不死就是了,垫一层罐头皮应该可以解决。。。但是用33.9坐管的话,就不要妄想可以完美折叠了,33.9的坐管是不可能贯穿下面的铝塞的。
后三角快拆很良心,标配钛轴心快拆杆
千呼万唤使出来的水壶架孔(我是觉得水壶架放在大梁上有失简洁,但是取用方便多了)
以下内容和车架无关了。这次装YR二代,我选用了1*10的单盘系统,这是我骑一代时候就有过的一个构想,看到了SRAM的CX1牙盘就开始YY这种组合了,经过反复计算,发现如果使用单盘系统的话,CX1的46T是比较合理的,高速齿比(46:11)大概相当于标准盘(53:13)的齿比,然而53:13是我骑一代的时候平路无风的巡航齿比,12和11则是用来冲刺,单盘无疑牺牲了冲刺性能,但是巡航是不受影响的。至于爬坡,我YR一代的39T盘除了调变速基本没用过,基本属于鸡肋,可以舍弃,47:23单从齿比来说,爬坡比标准盘公路的39T小盘搭配25T飞轮要轻松,当然了,爬坡性能公路还是要略微强的,影响爬坡性能不仅仅是齿比,还有很多因素。至于为什么单盘,道理很简单,轻啊~
弯把这次选择了DEDA M35 Supperleggera,35口径,42mm宽,178克,真正的黑粗硬,还很轻,基本上比它硬的没它轻,比它轻的没它硬,很不错的弯把。
把立则是随便买了个DEDA35的铝把立,13公分141克,不算轻,只比我之前用的ZIPP小轻了4克,还是ZIPP最低端的铝把立。。
涂装太花哨,脱漆剂脱之
其实这次整车装出来的重量是8005克,就差那么一点点不爽,索性换了一根全碳的前叉,完美了
前后轮全部改用扁条,减小风阻的同时好看了太多,尤其星芒轮组用扁条,美的不行不行的~
扯到这算是没有什么要扯的了,这车还得慢慢调教,玩车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边骑边改吧~
[ 此帖被纯黑棒棒糖在2015-04-23 22:1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