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H成车之后已经骑了半年多时间,初始配置为50T单盘带11-28T飞轮的10速系统,想着本地也没啥可爬的山了,这样的配置应付一般的缓坡绰绰有余,同时也确实欣赏单盘的简洁、轻量。但心中却始终惴惴,这REACH总会有一天要带出门去的,真要遇上爬坡道难不成还得躲着?两周前跑了趟龙泉山,也是想探一探单盘REACH究竟能应对怎样难度级别的爬坡环境,结果令人沮丧,龙泉山并不高,整体坡度也不算陡,但就中间那么几段陡坡,28T飞轮全部用尽仍爬得撕心裂肺,回到家后开始认真研究兼顾平路与爬坡需求的解决方案。
首先考虑的是单盘版方案的可行性。。。对于单盘来说,要同时满足平路与爬坡两方面需求,真的很难。平路骑行的需求,飞轮的高速端必须有4-5片能提供逐齿换档;爬坡的需求,则要求在飞轮的低速端需提供足够大的齿数,譬如34T或36T。而从变速系统本身来说,还必须考虑变速换档的连贯顺畅性,不可能一次性跨越太多的齿数。在10速、11速系统中,没有任何一款飞轮能同时满足上述两方面需求,只有到了12速系统,飞轮才开始有了些选择空间,比如11-32T、11-34T,但即便如此,在低速端齿比仍并不宽裕,只算是勉强够用,真遇到个别BT陡坡还是推车的命。。。结论是:对于单盘版配置,要么彻底放弃平路的逐齿换档,要么牺牲极端环境爬坡适应性,二者不可得兼。
然后掉回头来,再一看双盘配置的情况,豁然开朗!随便一个简单的双盘配置,都足以轻松胜任平路与爬坡两方面需求。翻出齿比计算器,测算对比了一下公路车、按魔师、REACH三车的齿比情况。按魔师和公路车都是骑了很多年的,各种环境下的适应性能心里有数,这么一对比,结果就出来了:
简单说,就是平路用大盘,爬坡用小盘,只需极普通常见的十速11-28T飞轮,就足以上山下海无所不能!
正面的结论是出来了,负面的影响也要考虑一下。。。改双盘势必增加一定的整车重量,究竟会增加到什么程度?把手头现有的双盘配置各零件逐一上称:
10速red前拨、34Tred小盘、50TForce大盘、REACH前拨专用支架、半铝芯前变速线管+内线,合计322克。
原先单盘版使用的STONE50T正负齿盘片,重量107克,可以扣除。
这么算下来,REACH由单盘改为双盘,实际增加重量约215克,感觉可以接受。。。好了,晚饭后这就动手开干!
最终的整车重量,含自锁、水壶架、码表架在内为8.75公斤。
原先单盘版REACH整车8.54公斤,改双盘后实际增重210克,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虽增重200多克,但仍牢牢掌控在8字头范围之内。。。日后的骑行中再也不用担心齿比不够用了,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玩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