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個概念簡圖圖解一下,用speedplay棒棒糖概念,就可以達成下圖效果...
展開順序:
1. 甩入前叉
2. 插入豎管
3. 扣入扣具(轉頭自動鎖死,定位)
摺疊順序:
1. 鬆開扣具
2. 抽出豎管
3. 甩出後叉
上面圖解,只是達成視頻效果的手法之一,實際上路仍有太多問題待解,之前提到的「可靠度」尤其重點,不過目前先將目標放在「達成視頻效果」就好。
=========================
概念簡圖之後,補一個speedplay方案的實際操作步驟上來~
1. . 將豎管/座管插入頭管/立管(不能深入前關結)
2. 握住豎管/座管往內拉,使其頂住頭管/立管壁,用來當作甩入前後叉的力臂/支點
3. 甩入前後叉(註)
4. 前後叉定位後,再將豎管往下壓,確實頂住前叉扣具
5. 旋轉扣緊
(註)插入豎管/座管,握往豎/座管同時往"內"拉,透這個力量頂住頭管/立管管壁,應該就足以抬起車架,自然甩入前後叉,前後叉定位後,再確實插入豎管/座管,轉動扣緊/自動定位~ (摺疊時亦同)
============================
其實還有很多方法,比如說quick release ball pin(像鳥車雙截豎管的球型定位,但有釋放鈕),或是凹凸口(豎管/前叉各車出對應的凹凸口板件)等等,以下簡圖為凹凸口設計,操作方法則和棒棒糖一致。
註1:再次強調,以上方案,雖可達成視頻上的效果,但實際上路所需的強度/鋼性/耐用度仍需配套措施,而且,也不一定能找出真正有效配套措施。
註2:我本身不是學機械的,是十足門外漢,提個想法上來,一方面對樓主的發明深感佩服/興趣 ,另外也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一起討論,激盪出更多想法,若此造成樓主不便,請務必告知^^
註3:也許...........只是也許,king80摺疊方式太神,釋出資訊卻太少,以77的反應看來,相信不少人多多少少懷疑這會不會是個騙局(?),只是也沒人有把握,所以大都採取觀望,態度轉趨保留……
註4:現階段,我寧願選擇當個阿Q,繼續思考其可能性....至少,要想出如何達到視頻上的效果,舉例來說,大家熟知的上鎖系統speedplay(棒棒糖)就是方案之一,棒棒糖的扣具(踏板)夠小,類似結構做在豎管,座管底部不是問題,扣片沒入前後叉,解鎖後前後輪可摺,展開時自動鎖定,也不是不可能....畢竟這世上令人驚奇的事物太多,內變花鼓不也像神蹟一樣的誕生,進而被視為理所當然~
[ 此帖被iiiox在2014-10-18 11: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