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好奇問一下当時venzo這品牌折疊車在台灣火嗎?感覺它缺乏特色除了抄襲還是抄襲,定价倒挺親民的。
自從被那该死的胖老板忽悠,做了肥羊後,那台venzo我倒是骑得很勤快,前后不下數千公里了。車子其實還算过得去,菜避震還挺舒服休閒騎一流,做工粗糙当時不懂也並不嫌棄,只覺得騎 ..
(2014-11-01 10:14) 
很火!當時台灣瘋小摺,其熱度甚至被稱之「小摺熱」時期,全民運動下,小摺車都大缺貨,而venzo這個品牌,就是在那個時期出現的首批「白牌」車之一(註),旗下最火的車款是venzo 2017及venzo 2028。
除了市場切入時機之外,「定位巧妙」也是venzo快速竄紅的主因之一,2017因其後叉造型及膠力優避震結構,偶被稱為「窮人的鳥車」,隨後上市的2028則主打三盤21速,在越多速越高檔的普遍認知下,迅速走紅,成為強調性能之KHS T2/T3的平價選擇。
好景不常,如同蛋塔效應一般,白牌小摺大舉進攻市場,要不更低價,要不等級更高,逐漸吞沒venzo的市場。反應過於遲鈍,不因時局快速變化的venzo,後期venzo雖有多款車型上市,依然無法走出快速淡出市場的命運。
至於venzo車本身,個人觀感是:
1. 作工不佳,我自己的2028立管底部毛邊嚴重,甚至有銳利的鋁渣
2. 配置不佳,2017 單大盤46t,2028則為28/38/48的廉價三盤,兩者都搭配最小14t的廉價鎖牙式飛輪
3. 幾何不佳,除了齒比搭配不實用之外,2028的立管角度超小,座艙設定不易
4. 塗裝不佳,雖然外型塗裝還算簡單耐看,但全車字型皆非水標,而是貼紙,名符其實的「貼牌」車
venzo雖是如此不濟,然而,2028卻也陪我走過小摺車最初的那段路,更是我醉心研究小摺車幾何之濫殤。
然後....和少爺一樣,我的第二台小摺,也是mu,這p24已經陪我走過三萬多K~
註:白牌車又稱「貼牌車」,顧名思義就是公版車架,稍事修改,甚至原封不動,貼上不同品牌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