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知道,五通高度是车架几何的重要参数之一,主要关系到自行车的垂直轴和冠状轴方向的稳定性。这种问题其实业界早就有标准:以人为铺设道路为准,自行车装原生轮径的轮组后不装外胎,五通高度低于250mm,但也不应低于235mm即可。这种标准可以保证绝大部分车手在压弯时曲柄不砸地的情况下使人车重心较低以保持稳定性。如果对骑行稳定性有要求,五通高度必不可少。如果个人觉得无所谓那也不会说难骑到没法骑,就是体验差点而已。
说下BBdrop,拿公路车的BBdrop生搬硬套到小轮径折叠车上只能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罢了。公路车的BBdrop其实就是五通高度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罢了,大组公路车一般为65-70mm,公路车轮径半径为311mm,所以无胎五通高度为241-246mm,装25C外胎后就是264-271mm,这是正常五通高度。平常有注意车架几何的人,也会发现耐力型公路车的BBdrop会更大些,因为这类车会装28C以上的外胎,需要再降低点五通高度。如果将公路车的BBdrop生搬硬套到小轮径折叠车上,让其BBdrop也是65-70mm,那它的无胎五通高度就是133-138mm,曲柄就直接砸地还谈什么骑行。
至于为什么要去掉外胎的影响,那是因为外胎是自带高度的,C数越大的外胎就越厚,外胎的做工误差和充气情况也是会影响五通高度。外胎是可以额外再选择的,但原车的五通位置一般是没法改变的。举个例子,原装P8的装台五通高度是295mm,外胎是大苹果外胎,50C,外胎高度那就是45-50mm之间(外胎高度一般是C数的90%-100%),无胎五通高度是245-250mm,装个25C外胎则是268-275mm,这也是正常五通高度。还需要注意的是我前面已经说到五通高度主要关系到自行车的垂直轴和冠状轴方向的稳定性,像P8这种宽胎导致五通较高的情况,实际上宽胎也一定程度直接弥补了稳定性。越宽的胎使自行车的稳定性越好,这点生活常识不用解释。真正麻烦的是,让P8这类原生406的车架改装451,五通直接先提个20多mm,然后451外胎普遍是30C以下的细胎,这样高五通搭配细胎的情况,骑行体验会好?
再说一下,非人为铺设道路为目标的自行车,主要是山地车,则不适用该准则,因为山地车要考虑避震器的行程以为更多的突发路面障碍,所以无胎五通高度一般在250mm以上,装胎后一般310mm以上。根据不同车种的山地车,实际五通高度的选择会更灵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