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912阅读
  • 32回复

[游记大片]20120525闲逛华东(更新至扬州何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919
金钱
9457
威望
1170
贡献值
15
爱心值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05-26
20120525闲逛华东(南京扬州)

一个星期前被派去华东一周,开头听说大部分时间都在我所热爱的南京,不由得心中莫名高兴了一回。作为曾经的南京产品经销商,其实我对南京还是较为熟悉且颇有感情的,很多记忆深刻、有趣的事情,都发生在南京,比如第一次吃河豚第一次吃小龙虾什么的。自换了工作,已经很多年没有去过,这回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当然不错。

一到埠,却傻眼了,南京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多处烟尘滚滚,交通堵塞程度直逼“首堵”,最要命的是,呆的地方是个鸟不拉屎的山沟沟,离市区有20多公里,于是与落星、摇摇夜游南京的约定轰然落空……

所幸俺比较随遇而安,偷空闲逛了一回,简单述之。

一、三个博物馆

说“博物馆”有些名不其实,应该就是些简单陈列馆,陈列为主,资料整理归集不多,而且有些资料出于名种目的有倾向性,在此不表,这是业主的自由。

第一个叫“审计文化博物馆”,位于南京审计学院,其实这间学校与我的母校广东商学院颇多相似之处,同样是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建校历史不长的2本全财经院校,因各种机缘盛产某类校友,比如法财银审税机构从业人员等等。

大门上是各种文字的“审计”


按照该馆的陈述观点,中国历史上审计的发展,与中央集权的程度成反比,中央集权的程度越厉害,越不需要审计,即便是需要的那些年代,其主要作用也是为了加强集权,保障各种社会资源能为中央所控制。






还有一些实物,比如这个量斗,作用就是在进行实物核查时的标准量具


这把大算盘可供4人同时工作,大概是供多人同时工作对某一份凭证同时核定这样子吧。讲解的是兼职学生,可能因为社会阅历及工作经历少,其实并不清楚哪些资料可以陈述得更有趣一些,有时甚至完全讲不清楚。


这是馆方总结的审计发展时期划分


民国时期的“四大事务所”


我朝审计的开端




这个不解释了


另外一个“博物馆”是关于钱币的,可怜的解说妹纸被我以惨不忍睹的角度摄入,其实南京街头的妹纸大多腿长得极好


关于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简述,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发展有交换的要求,然后要找一些有价值并且计量容易、公允的东西,这就是货币


这是现存最早的黄金货币“郢爰”(读“影元”),这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据说这两小块估价要1亿元


这枚铜钱是“开元通宝”,是一划时代的铜钱,是年号铸钱的开端


宋代的银元宝,大块银元宝主要用途是储备、镇宅,而不是流通,小的才用来流通


民国金元券,后期的价值极低,各种麻袋装就不详细说了
17

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中的三元钞


最早的纸质股票


[ 此帖被bigerg在2013-06-03 16:12重新编辑 ]

发帖
8919
金钱
9457
威望
1170
贡献值
1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5-26
第三个博物馆位于扬州


扬派盆景属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当然这个“五大”,其实是我朝园林管理部门1973年定下来的,一直有争议,比如不远的安徽就对扬派、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很不服气,认为自已也应算一个,还有同为江苏的南通,也一直自称“通派”。

与淮扬菜一样,扬派盆景也是讲究“功夫深”,很多作品都是自小培养,从种子开始到成型,常常动不动就十年、二十年以上。

这盆瓜子黄杨,可谓代表作之一,所谓代表,就是使用代表树种、用代表性的技法、造出代表性的造型。


扬派盆景就是用棕绳捆扎,捆成弯弯曲曲的“一寸三弯”,整个大树杈则修剪成薄薄一片,称为“云片”。与这种费费力的功夫相比,差不多纬度的上海,喜欢用金属丝来缠绕造型,省功夫,而南边的岭南,更是基本不扎,用速生树种大刀剪、截,捆扎都懒了。但也有西部的四川,嫌过于“图省事”,不但平面要来弯的,连立体也要不厌其烦造弯,体现了不同的民风及审美表趣。


其他就不说了,能在这里摆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也不知售不售卖








    
[ 此帖被bigerg在2013-05-26 15:59重新编辑 ]
发帖
226
金钱
217
威望
2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5-26
对钱币还是感兴趣

发帖
2748
金钱
333
威望
126
贡献值
0
爱心值
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5-26
未去过南京的路过。。。
言多必失
发帖
124
金钱
124
威望
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5-26
楼主怎么逛的?骑车了没?

发帖
8919
金钱
9457
威望
1170
贡献值
1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5-26
引用第4楼fedor于2013-05-26 15:56发表的  :
楼主怎么逛的?骑车了没?


市区的话在学校租自行车,2元任骑便宜到爆啊!!!
去外市就只能借助公共交通了
发帖
506
金钱
505
威望
4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5-26
LZ,骑什么车,感觉累不。
新手多多关照

发帖
8919
金钱
9457
威望
1170
贡献值
1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5-26
引用第6楼yinlong65于2013-05-26 16:21发表的  :
LZ,骑什么车,感觉累不。


公主车,车座调得极低,累死
看来要向大鱼版学习,置一部能全国携带的14寸车了

发帖
1694
金钱
1681
威望
153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05-26
mm的眼神好孤独
纵情燃烧吧

发帖
1694
金钱
1681
威望
153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05-26
您已经无车胜有车~
纵情燃烧吧
发帖
968
金钱
694
威望
6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3-05-26
在南京工作过几年,道路都挺乱的撒

发帖
8919
金钱
9457
威望
1170
贡献值
1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3-05-26
引用第8楼w89204990于2013-05-26 17:00发表的  :
mm的眼神好孤独


这几个妹纸如何??



发帖
62
金钱
0
威望
-1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3-05-26
不错。。。。。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发帖
3604
金钱
10539
威望
147
贡献值
0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3-05-26
旧都人民表示深受大工地其害。

发帖
3166
金钱
5537
威望
238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3-05-27
石头把腿挡住了,海滩哥换个角度嘛
你问我要骑向何方,我指着那大山的方向,你的惊奇像是给我,呵呵...赞扬!
发帖
363
金钱
346
威望
3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3-05-27
有妹纸啊
身未动,心已远
发帖
156
金钱
153
威望
1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3-05-27
南京学生党同意南京街头的妹纸大多腿长得极好

发帖
8919
金钱
9457
威望
1170
贡献值
1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3-05-27
二、两座陵园

明孝陵与近旁的中山陵相比,绝对更值得看。这座皇家陵墓,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

这里有个插曲,进入陵园后,有一人主动上前自荐解说。其实这类人在很多古建风景区都有,是一些精通考古或文史的爱好者,业余,甚至就是因为失业等原因而专门转吃这行饭的。解说非常专业、详尽,远胜很多职业导游。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业余玩票的人,通常地位会更高,所以更让人能得到满足感,进而更有兴趣提升其技艺,就象很多高水平的业余车友,会被誉为“车神”,但一但做了职业,就会被人谓之“修理工”什么的,玩其他体育的也有这种情况…… 呵呵!

神道就是进入陵区的道路,现在不是时侯,秋天最佳


方城,是主体建筑群的分界线


享殿,在太平天国时被烧毁,清时重修,当然明帝不是正式老祖宗,所以规模就比原来小多了


史载康熙乾隆都曾多次到孝陵拜祭,当然,他们这是为了拢络人心,按满清统治者的说法,他们没有推翻明朝,明朝是被李自成搞跨的,他们不过是将这烂摊子接过去而已。康熙乾隆都对朱元璋给予了很高评价,所谓“治隆唐宋”,也就是明在朱的统治下并不比唐宋差,这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发展等方面说的,因为如此完善,清朝将明朝的很多东西直接就继承了过去,比如“大明律”,改了个字就变成“大清律”了


宝城,灵魂安息之地,据解说者说,很多人到这里都不让他说下去,怕有灵异之事发生。当然我这种一身正气之人,完全无所谓,于是叫他继续发挥  。这座建筑原来只余下下面灰白部分,09年将上面的红色屋顶恢复


这是宝城的后面,


由于现代探测手段的进步,尤其是遥感技术,据说考古部门已探测出墓道是在这条路的尽头处,但由于禁制,所以100年内打开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坐陵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墓,因为明初有殉葬之制,为朱元璋殉葬的还有妃嫔46人,宫女10人,不过她们都没资格埋在这里,据当前的考古成果,这些人很有可能被埋在现在的植物园一带




中山陵没什么好说的,免费的地方,人山人海,除了环境不错,其他不足道

[ 此帖被bigerg在2013-05-27 21:44重新编辑 ]
发帖
4032
金钱
4062
威望
486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3-05-30
期待lz继续啊
车轮滚动不息,必将带领我前往未知的远方,欣赏一路风景。广州KHS T3。

发帖
7912
金钱
11795
威望
1663
贡献值
4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3-05-31
回 17楼(bigerg) 的帖子
26年前(1987年)作为背包客独行,瞻仰过中山陵。25年前(1988年)黄山—九华山—铜陵—从南京蒲口站坐火车往泰安登泰山,那时的小Y现时的老Y顶顶海滩哥!

发帖
2674
金钱
2622
威望
698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3-05-31
跟随海滩哥的照片眼睛去旅游,

发帖
4803
金钱
22582
威望
384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3-05-31
几年前去过一次扬州,却没在那吃扬州炒饭
南京的石头,家里还有
見多識廣,多元化。以一个失败者的心态活着,赶脚挺好!

发帖
2906
金钱
3089
威望
673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3-05-31
Re:回 17楼(bigerg) 的帖子
引用第19楼尚矶Y于2013-05-31 14:40发表的 回 17楼(bigerg) 的帖子 :
26年前(1987年)作为背包客独行,瞻仰过中山陵。25年前(1988年)黄山—九华山—铜陵—从南京蒲口站坐火车往泰安登泰山,那时的小Y现时的老Y顶顶海滩哥![表情]  




这...24年前(1989年)...你去了那
不要煩我,我到死之前只想玩和吃...

发帖
6212
金钱
5514
威望
22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3-05-31
没车啊…………。
发帖
1644
金钱
6079
威望
27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3-06-01
海滩哥上个骑淑女车的照片看看

发帖
47354
金钱
67888
威望
4807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3-06-01
解释很详尽、够专业!跟随楼主的照片转了一圈。。。

发帖
8919
金钱
9457
威望
1170
贡献值
1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3-06-03
三、扬州何园

扬州离南京很近,交通也方便,虽然南京现在成了大工地,严重影响了交通,江北扬州方向一带尤甚,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容易前往的,比如坐火车。往来于两城之间的人为赶时间,很多时会拼车,即合共包一辆黑车,每人约50元,多次往来的,有时能便宜一些。

说到交通,其实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交通生态。地铁区别通常不大,但打的就有较大区别了,在南京打的,跟西安一样,大多数不必象广州深圳这样看到空车才招手,只要顺路及有空位,司机有时也会搭上。跟其他城市一样,南京也有些本地司机非常能侃,我就碰上一司机是恒大的球迷,从该不给该给巴西外援入籍到累计了7000多万奖金如何兑现无所不知。


————言归正转的分界线——————

在古运河以北、以西一带不大的区域集中了很多“景点”,如果时间紧,就走走这些地方即可,反正我就是从南端的何园开始,逆时针绕了个圈。

扬州以前是食盐集散地,很多商人靠经营食盐成为巨富。食盐以前是极为重要的战略专控物资,地位比今天高多了,所以能取得食盐经营权的,自然不是一般人物,官商结合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官商结合、经营食盐致富、然后再通过科举等手段,实现与政治的更深度结合,巩固自已的地位,这就是很多扬州盐商的发展道路吧。

何园由盐商何芷舠清光绪年间兴建,又名“寄啸山庄”,说白了也是一官商“办文化”的产物。




这个园了的全貌,面积为1.4万余平方米,但建筑面积有7000余平方米,占50%以上,容积率很高,密度高也清代后期园林建筑的特点。


这里提及了何园的“四绝”,当然这有拼凑之嫌,最值得上称绝的,是园中回廊。1500米的多通道回廊,“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把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被誉为立交桥雏形”。


由东大门进去的第一个主要建筑物船厅,这种四面通透建筑倒也常了,值得一看的是地面建造了很多水波纹,实现了所谓的船于水中的意境。




上面说到官商在致富后,通过科举等手段实现与政治更深度的结合,从而巩固自已的地位,何芷舠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他家大儿子参
加科举的京报,也就是喜报。


在上周的广州日报里刊登了一篇清代广东科举的文章,上面提到当时秀才的录取率极低,全国一年无非录取8000余人而已,举人、进士更是人中龙*凤的高级人才,所以要在科举上取得成就,是极为不易的,何园也有这么一个规模很大的藏书楼,收藏了很多书供主人及子弟阅读,在资源投入方面可谓不惜血本。


这就是园中一绝的回廊了。




这个亭子也号称一绝,就是一水中的戏台子,据说红楼梦曾在此取景。贾母元霄节与众孙同乐,令芳官“只用管箫,不用锣鼓”唱《寻梦》的情节,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还有《还珠格格》也曾在这里取过景。


这一片假山是园主母亲的居所,不过我的重点是妹纸。前几楼说到,在南京街头看到很多女生的腿都长得极好,而在扬州街头则可以看到,很多女生的鼻子长得特别好!


这里的园主一家大小的居所,不过我看更象旅店


园主是个时髦的人,这是他自已的卧室,有电扇、法式壁炉等物。


这是家里的女孩住的闺房,有钢琴等物


这画是黄宾虹所作,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有钱人家除了与政治结合,还必须与文化结合,所谓“附庸风雅”的传统,这个就不多说了……


据导游说,何园收购是收购了清代扬石涛所造“片石山房”的基础上扩建的,所以片石山房才是何园的根




这个是“片石山房”里有名的“镜花水月”,“镜花”是亭子里的一面镜子,对面是花丛,春秋不同景,“水月”是湖石里的一个透光的洞,光从对面射入,在水面形成一个光环


片石山房之后是何家的祠堂,刚修复开放不久


这是园主人夫妇的画象


从何园出来,到当地找了个地方吃饭,扬州是淮扬菜的故乡,淮扬菜南北兼备,是国宴菜的主体,大煮干丝跟狮子头是代表菜之一,当然我吃的这家档次就一般了,厉害的大煮干丝,那干丝切得细可穿针,材料差一点或刀工差一点都做不到


[ 此帖被bigerg在2015-05-29 18:18重新编辑 ]

发帖
3166
金钱
5537
威望
238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3-06-03
主人挂墙了,他的后裔呢
你问我要骑向何方,我指着那大山的方向,你的惊奇像是给我,呵呵...赞扬!

发帖
12382
金钱
13223
威望
531
贡献值
4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3-06-03
是今年去的还是去年去的……

发帖
8919
金钱
9457
威望
1170
贡献值
1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3-06-03
引用第28楼yikki于2013-06-03 23:05发表的  :
是今年去的还是去年去的……


几天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