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扬州何园扬州离南京很近,交通也方便,虽然南京现在成了大工地,严重影响了交通,江北扬州方向一带尤甚,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容易前往的,比如坐火车。往来于两城之间的人为赶时间,很多时会拼车,即合共包一辆黑车,每人约50元,多次往来的,有时能便宜一些。
说到交通,其实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交通生态。地铁区别通常不大,但打的就有较大区别了,在南京打的,跟西安一样,大多数不必象广州深圳这样看到空车才招手,只要顺路及有空位,司机有时也会搭上。跟其他城市一样,南京也有些本地司机非常能侃,我就碰上一司机是恒大的球迷,从该不给该给巴西外援入籍到累计了7000多万奖金如何兑现无所不知。
————言归正转的分界线——————
在古运河以北、以西一带不大的区域集中了很多“景点”,如果时间紧,就走走这些地方即可,反正我就是从南端的何园开始,逆时针绕了个圈。
扬州以前是食盐集散地,很多商人靠经营食盐成为巨富。食盐以前是极为重要的战略专控物资,地位比今天高多了,所以能取得食盐经营权的,自然不是一般人物,官商结合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官商结合、经营食盐致富、然后再通过科举等手段,实现与政治的更深度结合,巩固自已的地位,这就是很多扬州盐商的发展道路吧。
何园由盐商何芷舠清光绪年间兴建,又名“寄啸山庄”,说白了也是一官商“办文化”的产物。
这个园了的全貌,面积为1.4万余平方米,但建筑面积有7000余平方米,占50%以上,容积率很高,密度高也清代后期园林建筑的特点。
这里提及了何园的“四绝”,当然这有拼凑之嫌,最值得上称绝的,是园中回廊。1500米的多通道回廊,“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把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被誉为立交桥雏形”。
由东大门进去的第一个主要建筑物船厅,这种四面通透建筑倒也常了,值得一看的是地面建造了很多水波纹,实现了所谓的船于水中的意境。
上面说到官商在致富后,通过科举等手段实现与政治更深度的结合,从而巩固自已的地位,何芷舠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他家大儿子参
加科举的京报,也就是喜报。
在上周的广州日报里刊登了一篇清代广东科举的文章,上面提到当时秀才的录取率极低,全国一年无非录取8000余人而已,举人、进士更是人中龙*凤的高级人才,所以要在科举上取得成就,是极为不易的,何园也有这么一个规模很大的藏书楼,收藏了很多书供主人及子弟阅读,在资源投入方面可谓不惜血本。
这就是园中一绝的回廊了。
这个亭子也号称一绝,就是一水中的戏台子,据说红楼梦曾在此取景。贾母元霄节与众孙同乐,令芳官“只用管箫,不用锣鼓”唱《寻梦》的情节,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还有《还珠格格》也曾在这里取过景。
这一片假山是园主母亲的居所,不过我的重点是妹纸。前几楼说到,在南京街头看到很多女生的腿都长得极好,而在扬州街头则可以看到,很多女生的鼻子长得特别好!
这里的园主一家大小的居所,不过我看更象旅店
园主是个时髦的人,这是他自已的卧室,有电扇、法式壁炉等物。
这是家里的女孩住的闺房,有钢琴等物
这画是黄宾虹所作,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有钱人家除了与政治结合,还必须与文化结合,所谓“附庸风雅”的传统,这个就不多说了……

据导游说,何园收购是收购了清代扬石涛所造“片石山房”的基础上扩建的,所以片石山房才是何园的根
这个是“片石山房”里有名的“镜花水月”,“镜花”是亭子里的一面镜子,对面是花丛,春秋不同景,“水月”是湖石里的一个透光的洞,光从对面射入,在水面形成一个光环

片石山房之后是何家的祠堂,刚修复开放不久
这是园主人夫妇的画象
从何园出来,到当地找了个地方吃饭,扬州是淮扬菜的故乡,淮扬菜南北兼备,是国宴菜的主体,大煮干丝跟狮子头是代表菜之一,当然我吃的这家档次就一般了,厉害的大煮干丝,那干丝切得细可穿针,材料差一点或刀工差一点都做不到
[ 此帖被bigerg在2015-05-29 18:1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