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小事引起的思考。
话说前两天本地一个车店老板(下面简称A车行)找到我,要拿一台鸟车。由于最近货源比较紧张,该型号库存只有最后一台了,并且下一批什么时候到货还遥遥无期,本想留着自己店里零售,但是后来为了结交同行还是同意给他了,只挣了一点点微利。
两天后,店里技师告诉我,A车行卖出去的这台车来我们店了,原因是A车行只给客人开了箱,没有做必要的调试和折叠教学,结果客人骑了之后发现刹车有点蹭碟片,并且折叠时前叉绕圈导致线管拉坏了。然后技师就有点抱怨,人家吃了肉,我们只喝到一口汤,还得贴人工帮他擦屁股。我于是就开导小伙子:其实吧,这家车行有点短视,虽然看似他省了人工,把售后扔给我们了,但是他送给我们一个优质客户。没想到的是,技师反过来告诉我,他问了这个客人为什么知道我们家是鸟车代理却在A车行买鸟车,客户告诉他,自己是A车行的老主顾,大车都是在A车行购买的。于是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比较清楚了:客人或许先是在我们这边询了价,然后又通过A车行调货得到了他想要的优惠,于是进行了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购车流程。
事情讲完了,其实这事在自行车圈子里挺普遍的,尤其是对于备货品类不多的实体店来说更是常事。我们自己其实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帮熟识的车友调货,甚至调那些我们自己平时并不经销但有渠道能拿到货的东西。之前其实并没有感觉这样做有任何毛病,直到这次,我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心里感觉有一点不舒服,又觉得不舒服似乎是一种双标,于是尽量理中客地思考了一下这件事的本质。
首先得承认,人性都是利己的,这一点毋庸讳言。所有商业行为一定都是逐利的,无论是商家希望卖高价,还是消费者希望打折,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性,不仅不丢人,而且还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下面的就不必看了。能区别出奸商还是良心卖家的无非是他的商业行为在利己的同时有没有和消费者的利益保持一致做到双赢,能否在自己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产生冲突时有所不为(例如不卖假货)。如果追求再高一点的话,自己的利益有没有和整个生态圈(既包含商家也包含消费者的大群体)的利益一致,不做让生态圈倒退的事。
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上,行为主体有三个:我们店、A车行、买车客人。从结果来看,我们店作为供应商挣了微利,损失了原本更多的零售利润,同时出于善意付出了本不该我们承担的人工成本,但或许增加了在同行和客人那里的一点点口碑(当然也有可能被当做sb);A车行挣到了原本可能和他没关系的一笔额外利润,但损失了一些口碑;买车客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优惠,但同时花费了更多时间并牺牲了一些用户体验,但显然这是他权衡后的选择。所以,单看这个孤立事件,从金钱利益的角度来看是个零和博弈,他们两方得到的利润刚好是我失去的;从时间成本的角度来看是个负和博弈,因为我们三方都损失了更多时间。
但是站在整个生态圈的角度来看却又不同了:
先说负面影响,毫无疑问这样做降低了效率,原本一买一卖的简单事情变得复杂了,更复杂也就意味着增加了环节,增加了人力的成本(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其实都增加了人力成本),并且还会对后续有更深远的影响,例如品牌方以后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可能会更谨慎或提出更严格的备货要求,而零售商在面对不同客人时可能也会有更多歧视性政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不得不多留个心眼货比三家,甚至买什么都习惯性砍价(类似闲鱼)。一言以蔽之就是整个系统会有更多的博弈,销售方和购买方的效率都明显下降。
再说正面影响,一部分聪明的中间商和消费者能够在博弈中获得更多利益(这个利益在他们看来是必然高于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否则他们也不会做),并且通过鲶鱼效应带动商家追求合理利润而不是最大利润。同时,在销售的各个环节也能够起到资金和货源的更优化配置。一言以蔽之就是让整个系统更趋向于市场化运作,减少不透明,减少垄断。
我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子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作为商家我当然希望更简单高效同时利润率还更高的经营环境,但作为市场经济的拥护者我又非常支持每个个体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去做事(前提是符合法律和道德)。
再想得深一层,其实国家何尝不是这样,每个人的一切行为其实就像布朗运动一样影响着整个社会。至于其中的酸甜苦辣,就只有自己去体验了。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发言可以带有偏见,但请注意逻辑,并请互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