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350阅读
  • 65回复

[游记大片]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1-09-18
这里就是古城东城门的位置,当然护城河和桥都已不复存在。
路中间那个白油漆圆圈,应该就是城门位置。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1-09-18
东关村,建设的还不错,街道两边的建筑物挺整齐。
发帖
986
金钱
791
威望
6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1-09-18
换了黑色挡泥板了~哈哈!小狗好得意
目标是853钢架公路!!!
发帖
57
金钱
52
威望
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1-09-18
性感的篮子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1-09-19
回 32楼(whiskey) 的帖子
       要说我对小城的喜欢,当年小孩子的时候只是感觉在这个地方自由自在。整天到处掏鸟捉蝉,摸鱼捞虾,下塘嬉戏,也没有什么人管你。
      赶到长大了,有了些阅历了,我才明白我所喜欢的其实是小城的那种古朴,安逸,以及民风的淳朴。
      文革之前,小城没有楼房,(应该说有一栋外国传教士建设的两层建筑“卐字会”,不过该建筑不在城里,而在城外)全城建筑,统统都是胶东特有的四合院结构的平房。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人文生态。我常想,假如这些古建筑能完整的保留到现在,那会是多么有价值的一笔财富啊。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牟平老百姓真的是有福了,就像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一样,我坚信牟平古城的风采和名声绝对不会在平遥古城之下。可惜的是,在牟平历届败家子的折腾下,古城连同它的一切,都已消失的不见了踪影。
      我记忆中,小城里有特点的古建筑不少。
      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城中心的县衙门(我们称其为衙门洞子)。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类似北京天安门城楼一样的建筑物,只是尺寸要小许多。
进得几丈深的城门洞,中间是订满铁钉的两扇大门。走进门里,右拐,是蹬楼的台阶。拾级而上便到了城楼。进得城楼,但见一口两人高的大钟(大钟是什么材质,我不得而知)挂于正梁之上。(很后悔当时不会摄影,没有设备,没有留下一星半点影像资料)
      这座衙门建于何时,我没有考究过。反正在我的记忆里,当时这衙门已经改为牟平第一中学了。我当年读初中的时候,头一年就是在这个地方(后来牟平一中分为初、高中两部,初中部搬到了城外,就是现在牟平职工学校那里,高中部就是现在的牟平一中,这里就成了县政府所在地一直到现在)。
      那时候衙门里面,旧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城楼子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
      衙门里面面积很大,大致分成了三块,大部分建成一中的校舍。靠西面大概三分之一由高大的围墙围起来,成为牟平县解放后最早期的监狱。进入衙门左侧,是当时县民警大队。
      与监狱、民警队为邻,可想而知,我们这些学生经常会看到一般老百姓看不到的风景,会听到一般老百姓听不到的声音。
      我们经常会看到被民警押解的,五花大绑的犯人从衙门洞子里经过。
      令人不敢想想的是,有一次,我竟然近距离的看到了一个我熟悉的,被我称呼为叔叔的人,被捆绑着押进了衙门洞子。后来听大人说,他是下乡时,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小弟弟而犯的事。可见那时候对吃官饭的人管束还是比较严的。
      我还不止一次见过,犯人提审的场景。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瘦高个子犯人被两个持枪民警押着,他手上戴着手铐,脚上带着用铆钉铆死的脚镣。那脚镣的铁环有我的拳头那么大。他一丝一丝的走着,显得很吃力。铁链子在他身后的水泥地上拖着,发出哗啦、哗啦有节奏的响声。
      有时候,我们上课时也会听到这种哗啦哗啦的声音。每当这个时候,教室里便安静下来,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又一个犯人被提审了。
      这些场景和声响,对我们这些十几岁的毛头小青年来说,思想深处的震撼是相当大的。以至于几十年以后,想到这些,都会有毛骨倏然的感觉。
      记得还有一次,学校开大会。在大会上宣布对一个高年级学生(还是个团支部书记,学生中唯一的共产党员)实施逮捕。罪名是成立反革命组织。当那个被宣布为反革命的学生被押上台,拷上手铐的时候,主席台下所有学生都吓坏了。
      这些情景中主体人物的最终结局我不得而知,但是这些情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之路,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还有一栋老建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家叫“兔子洞”的包子铺。
      此店铺位于衙门东面大概四五十米处,就是现在的政府大街南侧,坐南朝北。虽然也是平房,但是,门前十几级的台阶,使包子铺显然高出周围民房一头,尽显其高高在上的气派。尽管从风水上说,此铺位于大街阴面,似乎不利。但是由于其地势高,或者是独此一家,化解了其不利因素。从其生意的兴隆和口碑就知道,这是一间历史悠久,财源滚滚的老字号。
      我记得,我过世已经十几年的老父亲最喜欢吃“兔子洞”的包子。当然我也喜欢。这个包子拿在手上,咬上一口,满嘴流油,那个香啊。
      我曾经也吃过各地不同店铺的包子,包括“狗不理”的包子,可是总是感觉,不如“兔子洞”的包子好吃,缺少那种渗入心脾的油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兔子洞”在小城消失了,连同他的门面和大肉包子,一起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后来,在街的最东头街南,又出现了一家叫牟平饭店的国营饭店,除了酒菜以外,也经营肉包子,而且味道还行。我那时候在牟平一中读高中,这家饭店刚刚好在一中北门外面,很近。于是有时候嘴馋了,就去买几个包子吃吃。那时候四个能填饱肚子的肉包子才卖两角钱,平均五分钱一个,与现如今的包子价对比一下,真是便宜的和白送差不多。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1-09-19
此地便是古县衙所在地,只是全部古建筑都不存在了。
这里现在是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1-09-19
依稀记得,那个叫“兔子洞”的包子铺,原址应该在这一带。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1-09-20
          牟平自古以来,宗教氛围浓厚,善男信女众多。大家都知道的,昆嵛山烟霞洞中的全真七子和芸芸道家弟子我就不说他了。
      我就说说我知道的,县城及周边的有关情况。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当年牟平的情况正应了这话,我当年看到的这些寺院、道观、教堂除了空空如也的建筑外,和尚道人等宗教人士都早已不知去向。
      但是,有一例外。在西桂里的地盘上有一处尼姑庵,名字我记得好像叫“莲花庵”(不一定准确)。庵里住有两位尼姑,据说是亲姐妹。解放后她们离开尼姑庵,住在西桂里,距离尼姑庵很近。
      我那时候大概也就五六岁吧,经常在她们住处外的巷子里玩。有几次竟然见到这两位老尼姑。她们头上带着帽子,看不出有没有头发。不过她们的长相留给我的印象还是很深刻。
      姐妹俩40岁左右,五官清秀,白白胖胖,身条虽然有点发福,但绝不臃肿。她们总是穿一身合体的僧袍,就算是按时下的审美标准,也应该属于美人胚子一类。那时候的我胆小,每次看到她们在院子里忙,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碰到怪物的感觉,总是加快步伐,匆匆离开。
      现在想起来好笑,但是被教育过的小孩子就是这样。

      出城东门,往南,位于护城河之外,是一座佛教寺院,名塔寺。寺院往东不远,是一座18层宝塔,估计寺院的名字就是来源于这座宝塔。记得我在高中上几何课的时候,老师还带我们去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测量过塔高。
      这座宝塔在文革初期被当成封建糟粕推倒。塔砖被我们一中组织学生搬了回来,建成了学校的南围墙。不幸的是,这段围墙建起不久即在一次武斗中,被造反派推倒了。
      看来佛家的东西就应该是佛家的。塔上的砖块只能专用,擅自改变用处,则必倒无疑。

      出城北门,往西,大概就是现在的牟平正骨医院的这块地盘上,原来是一座叫“寄骨寺”的寺院。
据我老妈说,老辈子这所寺院的香火相当兴盛,在城里做买卖的商家,哪家死了人,遗体都是先寄存在这里。这也是“寄骨寺”名字的来由。
      每年正月十五和九月九赶庙会的时候,寺里寺外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寄骨寺”最有名的是放烟花,庙会期间,入夜,噼里啪啦,照亮了大半个天空,漫天烟花,万紫千红,落英纷飞。
      那时候,很多远乡的百姓,为了一睹放烟花的壮观,都提前跑很远的路赶来。有些人一呆就是好几天。城里有亲戚的都投亲拜友,没有亲朋的,就住在寺院里。
      由此,可见当时宗教氛围之浓厚。

      还有一些宗教场所,我见到的时候就已经挪作他用了。例如我刚刚上学的时候就读的“大寺小学”(位于新华里地盘上)。还有北翠里地盘上的“马神庙小学”,以及在原来基督教教堂原址上成立的“东关小学”等等。
      其实雷神庙解放后也曾被辟为“雷神庙小学”。只是由于这个庙宇,抗战时期,据说党领导的队伍在这里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名声比较大,才有幸保留了下来。现在这里被辟为牟平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老建筑得到了比较好的修缮和保护。
      而由基督教会建起来的收养孤儿的“卍字会”,一度成为牟平政府的所在地。后来政府搬迁到衙门里,这栋两层西式建筑群就空置了几年。直到文革,这里被造反派看上了,成为造反派的一处据点。
      在南关村南,大概就是现在杨子荣广场身东,原来是一个塘口很大的水塘,我们小孩子都叫它“龙鸭湾”。塘(牟平人叫湾)的北岸也有一座庙,我只知道那是县武装部存放报废枪支的地方,因为我看到有武装部的人员在那里拆解收缴来的破枪破炮。而不知道这座庙的名字是什么。

      稍远一点的庙,我只记得北系山村北的海滩上好像有一座龙王庙,小时候赶海经常去那里。还有城南晈山山顶上有一座道士庙,名字不记得了。这两座庙宇建筑都算的上雄伟,都是长条方石做基础,基础之上是青砖碧瓦建筑,庙基平台差不多有一人高,那时候我个子小,要爬上去,要想很多的办法,费很多的力气。我还记得晈山上那座庙,四周墙壁上画满了可能是道教故事画。可惜的是,现在这两座庙都不存在了,真是非常可惜!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1-09-20
寄骨寺的原址好像就在这个位置,现在这里是牟平正骨医院。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1-09-20
龙鸭湾所在地。湾的北岸是一座道观,那时候成了武装部存放报废武器的仓库。道观的名字不知道。
现在大街西侧是杨子荣广场。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1-09-20
这一带好像就是原来“塔寺”所在地,继续向东就是宝塔。只可惜毁于文革初期。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1-09-20
这里是通海路和政府大街的交叉路口。原来,通海路好像叫南关路(不一定准确),此路到此为止形成丁字路。在丁字路的尽头,也就是街南,好像就是尼姑庵。就是前面说的两姐妹尼姑修行的地方。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1-09-20
位于东关东头的东关小学,现在叫实验小学。解放前是外国人建的基督教堂。
卐字会旧址,这次没有找到,等找到后再上照片。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1-09-20
这里是牟平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庙宇——雷神庙。
牟平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小图 | 大图 图片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1-09-20
这是我上中学的学校。
我中学阶段曾搬过三次学校,第一年在衙门里,第二三年在端午山下,现在职工学校那里。第四五六年在这里。
这个气派的大门是后来建的。我上学的时候,这里是学校南围墙,就是用宝塔砖建的那个围墙,围墙只留了一个小门,平时我们进出学校都是走东门和北门。只有赶大集的时候,走南门出去看热闹。因为围墙外面就是大集的牛羊骡马猪市场。再向外过了护城河就是草市场。

小图 | 大图 图片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1-09-22
          昨天拍了牟平为数不多的保留下来的老建筑卍字会。
      这是解放前西方传教士建设的,当时是收养弃婴孤儿的教会慈善机构。
      这栋建筑,呈现出西方的建筑风格。虽几经修缮,但大的框架基本没有变化。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县政府一干人马就在这个地方办公。现在这里仅仅是一所区委党校。而区政府各机关,分布在市区四面八方,每个局都要占据一栋气派的大楼,可见现在的政府机构有多么臃肿。党一直以来都说要精兵简政,可是总是越简机构越庞大。机构庞大不等于效率高,老百姓办事更不容易,这是谁都知道的。

小图 | 大图 图片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1-09-22
进到大门里面。

小图 | 大图 图片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1-09-22
66666666666666666

小图 | 大图 图片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1-09-22
88888888888

小图 | 大图 图片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 伤愈第一骑——鱼鸟河 —77bike折叠自行车-骑行旅游 改装交流 - 第2页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11-09-22
999999999999999
发帖
77
金钱
72
威望
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11-09-22
又见苏老出山,支持一下!!!
发帖
4
金钱
4
威望
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11-09-22
狗狗很帅~~~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11-09-22
回 50楼(雍奴故地) 的帖子
谢谢兄弟支持!
发帖
42
金钱
37
威望
4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11-09-22
很靓的紫色啊,狗狗也帅啊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11-09-22
回 51楼(狼骑士) 的帖子

既然喜欢我的狗狗,就再为你贴一张。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11-09-22
回 53楼(leehon_liu) 的帖子
也为你上一张狗狗的片子。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11-09-23
“狗儿塔”的传说。
      五十年代的时候,在城东,端午山西南角下,沁水河边,有一座“狗儿塔”。该塔为青砖结构,高不过三米。虽然塔很玲珑迷你,可是老牟平人没有不知道这塔的。
      说起这塔的来历,还真的令人扼腕唏嘘。
      传说,老辈子,也不知道是那一年夏季的一天,牟平城里赶大集。
      城东有一个村庄,(有人说是龙泉镇神童村)的一户人家,家里的男人到牟平赶集。家里养的一条大狗也跟着主人进了城。
大集上,赶集的人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主人领着狗把集市逛了个遍,该买的东西也都买齐了。
      时近中午,狗主人也有些饿了,于是就闪身进入了一家饭店。落座后,招呼店小二上了一斤烧肉,一斤老白干。先挑了一块瘦肉给了身边的大狗。然后自己就着烧肉喝起了老白干。
      老辈子,牟平的烧肉,用现在的话说,那简直就是一绝。打眼看上去,肥瘦均匀,酱色油亮,很挑逗胃口。赶到吃到嘴里,肥而不腻,满口肉香。
      且说这狗主人,一边大口吃着烧肉,一边大口喝着老白干,不多一会就吃了个碗底朝天。想想这酒肉的香,似乎肚子里面还有空余地方,忍不住就又要了二两烧肉加二两酒。赶到吃完喝完后,竟然感觉有些许醉了。于是起身付账,走出店门。
      到了大街上,这两条腿就有点不大听使唤了。好在,这时大脑还没有迷糊,还知道回家的方向,于是就东一头,西一头,摇摇晃晃的出了县城东城门。大狗看主人前头走了,也跟在主人的身后奔东乡而去。
      当时,正是夏季正午,烈日当头,狗主人揭开衣服扣子,敞开怀,也禁不住大汗淋漓。
      及至走到端午山脚下的时候,酒劲发作,狗主人头一晕,眼前一黑,一下子就瘫倒在地上。好在那时候牟平还没有汽车,否则后果可想而知。
      大狗看到主人倒在地上,显然急了。它跑上前去用前爪使劲的推主人,可主人一点点反应都没有。急的它围着主人转圈。
      据传说,过了一会,这狗突然向着沁水河的方向跑去,到了河边,跳进水里,让身上沾满河水,口中再含一口水。接着跑回来,把水洒到,吐到主人的身上,脸上。
      第二天早上,狗主人终于醒过来了。他感觉自己身上的衣服湿漉漉的,脸上也是水。慢慢地,他想起自己是喝醉了。狗?狗呢?
      他一激灵爬了起来,并四下望去。
      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大狗侧身躺在那里,狗的身体下面也是一片水迹。主人赶快走过去,俯下身子,嘴里呼唤着大狗。可是大狗已经死了,是为了救自己的主人累死的。
      原来,为了救自己的主人,大狗来回到沁水河取水,跑了半天加一晚上。最后终于精疲力竭的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站起来。
      后来,狗的主人,为了纪念这条忠心的大狗,请工匠,建起了这座老牟平人皆知的“狗儿塔”。其实也就是狗的坟墓。

      也许是被大狗的忠诚所感动,也许是对狗狗的死感到悲哀。我小的时候,每次走到“狗儿塔”这里,都要过去看看。有时候在那里呆的时间长了,脑海里仿佛就会出现一条大黄狗的身影。以至于很多年以后,当我工作了,离开牟平了,脑子里还是不能忘记这个凄美的故事。
      上个世纪70年代,我第一次回牟平探家,还专程去找过“狗儿塔”。可是,很遗憾,狗儿塔已经没有了。只剩的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他妈的遗憾!
      现在这里被种上了花草和树木,没有多少人记得那座狗儿塔了。
      然而我忘不了。每次站在这里,那座小巧玲珑,记录了一个真实凄美故事的狗儿塔,总是在我的眼前晃啊,晃啊……。



经过仔细观察,我觉得昔日的狗儿塔就在这附近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11-09-23
再向东走几步路就是牟平抗日烈士陵园。
塔依端午山山势而建,最高点是牟平抗日烈士纪念塔。
发帖
371
金钱
689
威望
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11-09-23
大煞风景的是,不知道何年何月,在端午山身北建起了一座高大的烟囱,有与烈士塔试比高之势。
每天与烟囱为伴,时时呼吸着烟尘,这让长眠在这里的抗日烈士们情何以堪!

发帖
3123
金钱
2566
威望
218
贡献值
1
爱心值
4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11-09-23
看好游记,帮LZ顶!像铁树一般,坚挺!将来,更好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