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先说轮组,现在公路车轮组茫茫多,虽然是训练车,轮组这块还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花鼓是从2021年版的giant slr1轮组上拆的。新花鼓改了dt行星棘轮,老款slr1是3爪结构。
重量上轻了几十克,不过新款改为24-24(2:1),老款是21-24(2:1)
无论新款老款,giant这个花鼓是非常非常难编的,除了辐条要用扁T头,还有个神经DBL结构(动态平衡)
就是同一侧的交叉辐条长度是2种。极大增加了编圈难度(无法确定辐条长度)
那么坚持用这个花鼓,是因为几何上有极大优势,可以说是我见过几何设计最好的花鼓(请无视DBL)
前后都是2:1,后花鼓耳间距和尺寸都是同类型里最大的。所以编出来的踩踏刚性是极好的。
所有辐条张力都几乎一样(请无视DBL带来的张力差异),后期的稳定性和容错率都大大增加。
花鼓几何是轮组稳定的基石,其次就是车圈,可以说目前国碳车圈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价格还不贵。
这对是找威尔订制的最新版D40车圈(碟刹40框高),内宽加大到22.5
目前公路车和gravel车圈的分界线大概就是内宽23mm,公路车圈主流内宽21-23居多,超过23就是瓜车用的
订的是无内孔真空版,有钩,也能装开口胎和内胎。无内孔直接省了胎垫重量。
一只圈400g出头一点点,轮组能顺利编出来,订制车圈非常关键,孔数和开孔角度都要完美匹配
特别是这种2:1的,关键还不止一种2:1,要耐心等待。
剩下就是我的工作,计算辐条长度,然后加工扁T头辐条。。。这里再次fk dbl!
辐条全部用cx ray,再后期加工头部,最后重量1411g
giant这个花鼓有着极宽的花鼓耳间距,实际上对于碟刹轮组而言,前轮2:1并不是必须的
前轮1:1左右张力差距不大,大概10:9这样。
所以shimano新版12s碟刹轮组,前轮用的1:1,后轮2:1,非常务实。
如果前轮一定要用2:1,放射那边要外推到极致,否则容易放射张力反而高过碟刹交叉侧。
实际上这个问题在roval轮组上一直有,所以我觉得giant slr花鼓的2:1设计要优于roval的2:1
后花鼓本来是sram xdr塔基,虽然是DT系的花鼓,但是giant这一代塔基是偷偷改过防水胶圈的,和普通dt塔基并不完全兼容
机缘巧合,和一个caddx轮组用户互换塔基,他是shimano11s塔基要换xdr。
这个塔基如果单独和giant订购,要700块,,,,好可怕
dt系特有的扁T头辐条,可以降低交叉辐条位置上的差异
就真的很难加工!我是熬了4个晚上才把这个轮组编出来(功率掉50w)
外胎本来想用schwalbe proone 28c真空胎,后来发现bmc这个架子后叉太窄,28c离架子太近
只能改为26c开口胎。这个缝隙就比较安全。
实际上因为车圈很宽,26c装上去已经达到28c效果了。
轮组解决,车就完成了一大半。然后是套件
[ 此帖被光光在2022-05-07 16:20重新编辑 ]
内容来自iPhone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