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344阅读
  • 43回复

[其它]大晴天,来开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4799
金钱
136003
威望
478
贡献值
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8-09-26
这边下大雨

发帖
5793
金钱
30541
威望
447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8-09-26
瞻仰一下
发帖
7
金钱
7
威望
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8-09-26


引用第18楼solution于2008-09-25 22:50发表的  :
我考,买了这个一次性轮子阿 [表情]
哪天拿到yxm观摩下吧 [表情]

发帖
1853
金钱
1937
威望
216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8-09-26
毒贩子,迟早是要进去的~
发帖
101
金钱
106
威望
1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8-09-26
太那个。。。贵了!不如自己减肥吧!
支持环保,爱我家园,大行当先,为人大同。
发帖
14
金钱
19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8-09-26
香港都要賣$48000
发帖
824
金钱
596
威望
34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8-09-27
大晴天 开箱的 东西 果然 不同哦
http://shop68131846.taobao.com/

发帖
3881
金钱
26967
威望
426
贡献值
157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8-09-27
轱辘整车装好叫我,我来帮你测试。
QQ:24325044  
发帖
195
金钱
103
威望
2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8-09-27
毒死类。。。。
发帖
1759
金钱
1766
威望
188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8-10-02
  要测试的请先把体重控制在80以内。
发帖
353
金钱
337
威望
3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8-10-07
这个,太毒了
发帖
208
金钱
229
威望
2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8-10-29
不是一般的毒,
发帖
2012
金钱
1806
威望
20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8-10-31
有解药不。。。。。。。。
发帖
208
金钱
229
威望
2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8-10-31
[h1]转自东方红运动网[/h1]
不久前的十月,我们为“L’Acheteur Cycliste”杂志12月版测试了一些高端轮组。结果令人震惊,在侧向硬度测试中lew racing表现得实在太糟了,虽然厂家宣称其产品有足够的侧向硬度,但在所有测试轮组中,lew是在负荷下最易变形的,其硬度之差以至于测试中左侧福条都弯曲了。由此我们认为这对轮子不过是一场骗局而已,特别是其糟糕的表现让我们放弃了把它们装在车上骑出去的念头。

几个星期后,TOUR杂志发表了他们对比测试, Lightweight 、Mavic CCU和Lew Racing是棋逢对手的,结果和我们的大相径庭,这让我们困惑不已,谁才是对的呢?

当我们在迷惑中徘徊的当口,Lew Racing还是设法给我们搞了一套轮组来测试,是的,不是在仪器上而是在路上!fairwheelbikes.com的欧洲代表Nils最终带了一套Tune花鼓版本的Pro VT-1原型来做路试。



惯性:从未达到的高度

当第一次踩下脚踏的一瞬你就能体会到这令人惊奇的显现:启动惯性是如此之低,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体验。由此加速变的非常、非常轻松,并且在刚上路前1km令车子变的不稳定。即便几个月前我们测试的922g LightWeight也会在加速的时候感觉到一点点惯性阻力。这种奇妙的现象应该归功于超轻的220g轮圈(单独销售的轮圈270g)。但是负面效果也有,当你在路上还不完全熟悉这对轮子的时候,超轻量会使得转向变得非常敏感,以至于难以在路上保持直线。而且,侧风会进一步加强这种趋势,除了重量,还有46mm圈高的因素。




硬度,取决于车手体重.......

经过了最初了几百米后,到了一个小坡顶,至此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冲动,换到大齿比站起来摇!顺便来解答我们之前对于其硬度的疑惑。轮子在变形方面简直无敌,同时我们并没有发现轮圈在闸皮之间晃动。这可能是由于现在的圈形较之夏天那会儿更加合理了。总而言之,轮子还是很硬的,而TOUR的测试看来比我们夏天做的靠谱,但实际上我们那会儿的发现也很有趣:在大负荷,也就是说体重大的车手使用的情况下,轮子并不那么硬,这也是为什么LewRacing推出1050g地加强版的原因,那玩意儿适合85~113kg的重量级车手。

和LewRacing以及LewAerospace的老板兼首席工程师Paul Lew交流过后,看起来这对轮子是用其他厂家从未使用过的方法设计的。在普通的轮子上加速,轮圈会有碰闸皮的趋势,这是因为扭矩的传递:在有些辐条受到较多扭矩拉力的同时,另一些辐条则因为缺少拉力而变得松弛。同时,由于后轮两个法兰盘(后轴固定辐条的那两圈)上辐条角度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偏心圈),从而产成了一种扭力,使得轮圈在闸皮间摆动。但是在这对特别的轮子上出现了第三个法兰盘,也就是花鼓中间偏于塔基侧的那一个,通过观察你会发现这个法兰盘和轮圈处在一个平面上,而整个轮组只有这个法兰盘使用交叉编法,它负责传递所有的扭矩,从而避免了传统法兰盘上不同倾角辐条传递扭矩带来的扭矩差。这也是为什么这对轮子不会变形,特别是加速的时候。

在爬山的时候,由于较低的速度和车子与地面之间较大的夹角,侧向负荷会使轮子偏摆的大一点,所以感觉不是那么硬了。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测试别的Pro VT-1轮组,最好整个夏天从而做出结论...


骑行感觉...在Dugest轮胎上

我们在轮组上装的是Dugest管胎。当然了骑行感觉是很主观的,而且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你的感觉。在颠簸的路面上,这轮子还算舒服。震动并没有像从前那样传递到车把和车座上,看起来着轮子比我以前用的吸震。这会不会是因为轮子较低的纵向刚性呢?会不会是硼/碳结构带来的呢?还是因为轮胎的原因?不好说,但总之这对轮子让人能够享受骑行。




轴承阻力,花鼓在工艺上还处于工程样品状态?


花鼓外壳是硼/碳材料的,由于垫圈和衬片,花鼓宽度是可调的。虽然这些东西工作起来没问题,但他们的工艺看起来还处于工程发展阶段,从而有很多事情要做。
首先,当我们使用M2Race的38g快拆时,轮子在闸皮间还是有点旷,虽然在路上这不会令人察觉。
其次,LR这次只想我们推荐3种快拆,从而保证足够压力避免轴承松动。而如果花鼓设计没问题的话这是不该出现的情况。
第三,我们在实验室测试了后轮轴承的滚动阻力,在加载负荷的情况下,阻力出乎意料的大。所以快拆的压力要足够大来避免轴承松动(So,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have to be high to avoid play 不知道对不对...),但又不能过大使得润度下降,这的确让我们选择快拆时十分为难。

最后,Lew发布了Tune花鼓的最终版轮组,据我们所知,负载下变态的阻力、轮圈的摆动这些问题都解决。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能尽快测试这个完成版。


表面工艺和视觉感受

我们上次测试的轮组是第一批产品,表面处理相当差,这可能是硼纤维难于加工吧。那些特别的外形,尤其是后花鼓和轮圈边缘,让外观不那么干净。
后花鼓感觉不是圆的,看起来是由于壁厚的不同,轮圈上好几处出现孔隙,以至于能看到里面的搭接胶水,诸如此类...
当然了,我们这次测试的东西还是个原型样品,但看起来比上次的好多了,看起来LR在处理硼碳纤维方面有了不小的进步。花鼓和轮圈看起来配得上4600/5000+欧元的价格了。

优点:最快的加速,买得到的最轻的轮组,低调而古典的外观,创造性的设计,订单服务。

缺点:超级敏感的转向,花鼓的工艺(也许是因为原型的关系),粗糙的表面处理,实用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