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橡皮老鼠 的rohloff内14后轮
壕又出动了,这次改玩rohloff内14

精密+精致,连我老婆都一眼看出这个“地雷”价值不菲


重量就忽略吧,玩内变不能惦记着重量

车圈其实是关键,这个花鼓打算装tikit,车圈无外乎349nbr或者349velocity
rohloff这个花鼓只能订到32孔版本,velocity倒是有32孔圈。但我提议还是nbr更配
问题是nbr全世界都找不到32孔349版本。kinlin根本没出这个孔数规格。
不过最后还是搞到了,找P总订了一只(基本上1只这种订单只能靠刷脸

)
P总从台湾人肉快递搞回来。


于是有了面前这个圈。可以说是国内唯一一只32孔349nbr
nbr比velocity轻,做工和精度一流水准,我最喜欢的还是nbr的抛光表面和左右孔设计

到这里,圈和花鼓有了,却迟迟不敢开工,因为车主还寄来了厚厚一沓200多页的rohloff说明书

我是没编过rohloff的,这花鼓讲究还挺多。
仔细学习了一下,挑出一些和编圈相关的页面。
这张图说明了349这个轮径只能用1x编法 (rohloff禁止放射编法)

这张图很关键,说明了辐条的穿法,以及内外辐条和花鼓螺钉的相对位置
右边是错误的交叉

这张图说明该怎么去交叉完一边再交叉另一边

这张图说明辐条只能用2.0 (不好意思,这里我明知故犯的用了1.8辐条)

最后算辐条长度不难,左右辐条长度是完全一样的,辐条长度接近14寸的长度,无法用张力计

左侧比较复杂


大培林

辐条必须这么交叉,我真的好想全部用1x内穿,侧向角度会好很多
不过还是忍住了
毕竟用1.8辐条已经破戒了,保守一点

这种超大花鼓耳花鼓+小轮径车圈,直接导致辐条侧向倾角极大

驱动侧是这样

dt1.8铝帽+垫圈,辐条长度刚刚好

由于这圈用不了张力计,只能一点点调,最后可以用敲击辨音粗略估算张力是否均匀

nbr圈的做工非常好

花鼓特写若干




最后,这个后轮是2090g,电子秤超量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