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玩主区的发贴量持续低迷, 冷冷清清場面看着难受。 网上看到一篇「生魚片」科普贴,觉得还可以,转贴上來大家看看
上个福利,日式「女体盛」数张, 让气氛热起來!!
(
转贴)生魚片又稱魚生,古稱魚膾、膾或鱠,是以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食用的食物總稱。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甚至歐洲等地都有類似的吃法,可說是相當國際化的一種料理。
吃生魚片有低機率感染廣節烈頭條蟲,所以生魚片一定要經過低溫冷凍或其他殺菌處理。
刺身一般都是用新鮮海魚、海貝製作,魚如果不新鮮,生吃可能會有細菌或是寄生蟲污染,因此雖然日本人是出了名的喜歡吃生魚片,但實際上在日本內陸,20世紀初尚未發明前冰箱並不普遍,只是沿海比較流行。現在保鮮和咻敆l件改進後,吃刺身的日本人也開始多了起來。生魚片的營養價值頗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是質地柔軟的優質蛋白質。它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微量礦物質。脂肪含量低,卻含有不少DNA等的。稱得上是營養豐富且容易吸收的食物。
由於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為清淡的菜式,所以在餐中通常為最早的一道菜。以免濃烈味道的菜式會把淡淡的魚鮮味蓋過。而且很多時候刺身亦會與壽司共食,多以蘿蔔、青菜、海藻等作配菜。
歷史來源
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美食。 據記載,公元14世紀時, 日本人吃刺身便已經成為時尚,那時的人用“膾”字來概括刺身和類似刺身的食品。 當時的“膾”是指生的魚絲和肉絲,也可指醋泡的魚絲和肉絲,而那時刺身只是“膾”的一種烹調技法。 直到15世紀,醬油傳入日本並被廣泛使用以後,刺身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格式。
一種解釋:“刺”為切成小塊或薄片,或解釋為切成並擺放成拼盤。 至於“身”則大多解釋為肉。
另一種解釋是:“刺”是串起來的意思,因串起魚腮而得名;而“身”就是腮的稱呼。
此外,還有將“刺身”解釋為覆蓋品,因切成薄片的魚肉可以在做壽司時覆蓋其上而得名。
生魚片製作過程&材料
刺身最常用的材料是魚,多數是海魚。 常見的是金槍魚 、鮭魚、鯛魚、比目魚 、 多春魚、魚參魚、魚師魚、驢魚 ,等。 在古代,鯉魚則是刺身的上品。 還有一些特殊的魚類,如章魚、魷魚、墨魚、鯨魚也是常見的材料。 鯨魚可以片成較厚的魚片,但章魚、魷魚和墨魚卻不能片成魚片,而是利用這些魚自身的體形切成不算太薄的魚塊,當然也可以算成魚片。 除了魚片,還有整魚,一些長不大的微型魚,如果生吃、活吃的話,也就是一種美味的刺身。 魚肉之外,還有生魚子,也可以成為刺身。 至於香港人食用的生魚翅,在日本人看來也是一種刺身。 但刺身並不限於使用魚,所用材料的範圍很廣,有螺蛤類(包括螺肉、牡蠣肉和鮮貝),有蝦和蟹,有海參和海膽,還有雞肉等等。
原料:新鮮的加吉魚、三文魚、金槍魚、北極貝,裙帶菜,白蘿蔔,切成均勻的細絲,調味品:綠芥末、日本醬油製作:
1.把蘿蔔絲碼在盤子底下,把裙帶菜碼一些在蘿蔔絲上。
2.把原料切成長約5cm、厚約1cm左右的細條,鋪在蘿蔔絲上。 要點:1.蘿蔔絲可用專用工具切出。
3.要想蘿蔔絲看上去亮一些,可將切好的蘿蔔絲放在涼水中泡一會兒。
4.海鮮可以上自由市場去買,這樣比在超市節省很多錢,而且比較新鮮。 4.所有的用料均不需再放任何作料,吃的時候蘸綠芥末和日本醬油即可。
……………………………………………………………………
乖孩子有糖吃, 耐心看完全贴的同学们,再奖励兩张福利!哈哈
「完」
[ 此帖被少爺在2015-01-21 19:0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