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51771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UID:135446
UID:152599
图片:1.jpg
内容来自iPhone手机客户端
UID:113805
UID:157397
UID:153302
UID:31435
UID:104748
UID:12657
UID:148467
紫炫之枫:683怎么说呢,挺精致的小车,如果只是减重还比较好弄,但是改夹器上弯把就比较麻烦……[图片] (2016-09-12 13:13)
UID:156451
UID:11680
UID:104991
UID:118924
UID:157436
UID:157268
683管子短,有3个个补强片,后叉也短,强度当然是偏高的,
UID:150221
是的,683的结构是有问题,是一款研发还没有完成的车,但就已经被猴急着量产了,但我一直对此难以释怀,因为经常会看到车友对此的抱怨,虽然时间已经很久了,而且即便我当时怎么说也无力改变,但毕竟他是我设计的,职位卑微、没有权利是很难把理想的车研发完成的,所以我现在哪怕是在没有薪水的情况下也继续坚持搞自己设计的车,并坚持方方面面都由自己来决定一款车量产会是什么样的,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车架结构的合理性,是否可以提供一个更为省力的基础,就是蹬踏效率的设定,然后才是零件的兼容性,可升级空间,有些车架的结构的确是具有他的特殊性,也对零件的匹配有一定的限制,就看你更注重哪方面了,如果性能方面也够用了,那么存在也就有一定的理由,提高某一部分的性能,降低另一部分的性能,当然是不影响骑行最基本的安全性的情况下,就看怎么取舍了,
好看是靠钱砸出来的,如果条件允许,我当然会想用碳纤维制作车架,但那个代价就比较大了,而且我对品质的要求不会低,那么就只能成为高大上的产品了,那么买得起的人就很少了,但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本身也不是土豪,只是术有专攻而已,更希望自己的设计能让更多的车友可以分享,而不是一开口就是漂亮但买不起,那样就没多少实际价值了,
漂亮的代价不会小,每一个细节漂亮的要求都直接与开模有关系,量产靠的就是模具,金属材料外形的可塑性还是有限的,没法与碳纤维相比,
配色方面相对会比较容易执行,但也要你有一定的执行权,否则你觉得一个不错的配色,也只能是个没用的建议而已,
所以有资金,又有执行权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不是所有设计者都会容易拥有的,如果是可以拥有的话,那么可以改变的实在太多了,那么683也绝不是你看到的那样
如果只是拿683来作为代步,并没有速度上的要求,还是可以的,
但如果是对速度有要求的话,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觉得683问题很明显,而且很难解决,作为原配8速而言,传动距太短,链条歪斜严重,即便加长中轴,也只能缓解,360的传动距真正理想的飞轮片数是不超过6片,而8片的话,就需要双盘,也就是比较大的飞轮,让小齿盘去配合,而大齿片只是配合小一些的飞轮,
如果你骑过就不难发现16寸,原配53T带12T实在是太阿姨级别了,超级肉脚,稍微有点力量的都会觉得不够劲,需要换更大的齿片才行,而如果只是比步行快一点的速度要求,那也就不用换了,
683在设计时就想尽可能提高蹬踏效率的设定,我特意找出高效率车架的资料,但上司并不理会,怎么说都只能提升2度,也就是从大行常用的69度改为71度,但即便如此,座管后仰的角度还是比较厉害的,朋友的座管即便是使用带打气筒标识的偏厚的座管,但还是弯了,好在还没影响使用,但有些使用超轻座管的就弯了,这也再所难免,
现在你知道想要改变一个并不合理的结构有多难了,但当时我职位卑微,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啊,又不能顶撞上司,只能任凭问题存在,所以我完成683的原型车不久就只能辞职,否则再继续下去,只会郁闷而死,更可能引发自杀,但那实在划不来,不能为了眼前的失败而断送自己的未来,辞职是唯一的方法,我辞职后的一年,683带着问题量产了,
但辞职,离开大行,只要继续给别人打工依旧并不能解决没有决策权的问题,又干了2年,实在忍不住继续在这样的逆境下做研发,在资金非常窘迫的情况下,依然决然的再次辞职,然后不再给别人打工,在没有薪水的情况下,靠一点点之前的积蓄继续努力做自己想要做的车型,但不久,资金就快耗尽了,要不是有人小援助下,早就被逼自杀了,或许你会觉得有那么严重吗?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现实就是这样的残忍!要达到相对的理想都绝非易事!
对于一个自主研发者,而不是山寨,需要投入很多的精神、精力,但因为资金不足,很大项目运作比较缓慢,有些方面对单车达到的理解与设想已经与老外非常接近,但苦于没有资金,但老外想到了,就可以去实现,但我没有资金,就没法实现,但没多久,看到老外的成果出来了,那正是我想要做而做不到的,心里难免会很感慨,有钱有权的确可以改变很多很多,不只是最基本的结构合理化(683座管角度的改变,避免轻量化座管的变形;传动距加长,使8速变速更为顺畅的运转;上管加高,适合升级更大的齿片与前变速器更轻松合理的安装),
而是可以有更多层面有意思的地方更大更广的发展,
如果当时我有决策权,683其实可以更漂亮,不仅是架型,油漆与贴花也会更漂亮
但过去的没法改变,只能改变自己可以掌控的未来,
车再漂亮都没法在你骑行时去欣赏,而只能停下来时才能慢慢品味,又要漂亮,又要性能,真是要砸不少钱的,在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还是只能不断的追求实际的骑行性能,而把漂亮暂且放一边,实现可以实现的先,在性能都到达的情况下,如果资金又是允许的情况下再去美化他,但依旧是在不损失应有性能的情况下,否则只会得不偿失,
1.64当然情况会好很多,1.75米如果是坐的比较正,没有趴下,对速度没要求也还是可以的,所以要看你具体是做什么用,
如果是低速代步,做的比较正,也就不会觉得憋屈,如果你想要速度快一些,比较有利于发力,降低车把,趴低上身,那么1.65米左右的身高就已经觉得憋屈了,就是座舱空间不够用,
683当时被决策定型不需要再改进了,也就是因为我当时的上司对单车的理解就只停留在低速代步的层面上,而不是运动单车的层面上,因为他自己骑车也是很慢的,我与他骑过一次,我都想睡觉了,太慢了,巡航才15的速度,真是骑过一次,后悔一辈子,
683一开始设计就是对速度有一定要求的,但却被曲解成低速代步车,那又何必是3等级的车,2000多的售价,1等级不久够了,那么3等级是为何呢,只是颜值罢了,零件好一些,看上去也样子漂亮些,仅此而已,而并没有从设计初衷去思考683应该是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算真正的OK,达到设计诉求,如果是的话,683绝不是你看到的样子,
683设计时就是想在412的基础上加个变速,并没想要多长,所以683的前三角尺寸与412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你看过683的原型车,就知道是怎么解决座舱空间不足这个问题的,原型车是使用燕把加牛角,刹把与变速都在牛角上,而并不是量产的双把立,所以量产前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原型车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也因为按原型车量产会明显增加费用,因为牛角上装刹把与指拨是我设计的专用固定座,也因此申报了结构专利,但因为制作精度比较高,只能是个名号上的专利,而没可能转化为量产的产品,那样的专利你觉得有实用价值吗?是不是觉得很可笑?所以设想还是要与量产有一定的可行性挂钩,否则就只能是有个试验版而已,
但既然如此,就该对683的架型的尺寸做相应的改动,那样才能依然拥有需要的座舱空间,那么683的轮距、整车的长度、折叠后的尺寸都会增加,
但却加了个没有折叠功能的双把立,折叠明显不够紧凑,而原创的燕把加牛角,伸缩快拆把立,折叠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16寸大把,没错,我最近设计的折叠车的轮径,思前想后,痛苦的挣扎之后,考虑到量产方面零件的搭配可行性与价格问题,还是只能305的16寸,就是与683一样,其实我很想用349,有个在我这里定制4台单车的车友也很想要349的折叠车,虽然他已经有了2台305的16寸,但349的零件还是偏贵一些,而且选择的范围实在太窄,外胎除了世文就没有其他选择,别家轮胎厂都不做349的尺寸,车圈也不是哪家都做,这实在是很令人头疼,所以只能放弃349,尽管车友反复说349的优势,但不是哪个车友都那么舍得的,如果是私人定制,那还是可能,但数量也会很少很少,只能是限量版了,但也要有厂家愿意配合你做那么几个才行啊,
UID:120713
UID:153464
UID:15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