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797阅读
  • 68回复

[AUTO]是谁谋杀了上海牌轿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13-09-02
引用第59楼咸鱼于2013-09-02 19:08发表的  :
话说,无利不起早,老外也要赚钱,人家有没使阴招算计,我不清楚,外资进来搞合资又不是为了当活雷锋,人家凭什么就得帮你做大做强?
内因关键还是自主品牌自己不给力。产业政策导向似乎也出了一点问题(参见http://auto.sina.com.cn/news/2004-04-06/61270.shtml)。岛国和棒子起步的时候也有靠CKD组装偷师起家的经历,凭什么现在人家就反过来当了老师了?

这两国家工业基础远胜天朝呀。天朝这连钢都炼不好,别人的民用机床偷偷买进来当宝贝生产军用装备的工业基础,怎么和日韩比。军用的东西还能靠举国体制拼一拼,民用汽车指望举国体制解决问题也不现实。棒子当年举国造车也算是把国运赌在造船造车上了,但起步比天朝早二三十年,现在看差距也没多大。而且体制问题也是巨大的,天朝这些垄断国企靠得住,母猪都能爬上树。
[ 此帖被coolsear在2013-09-02 20:06重新编辑 ]

发帖
8919
金钱
9457
威望
1170
贡献值
1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13-09-04
引用第57楼coolsear于2013-09-02 16:31发表的  :
B3也是在B2的基础上修修补补,B4也是在B3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按你的逻辑,超级大黄蜂也是在F18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表情]
拿B级车在德国的销量说事只能说明你不了解德国。不过你也不看看B2光是在德国不到十年时间就生产了330W辆,在美国和南美销量都非常好。


我看到的资料是PASSAT B2在德国只生产了13万辆,在欧洲销量也不多,但被如下一些国家引进生产,包括巴西、尼日利亚、西班牙、南非、墨西哥,巴西改版后来还被引进中国变成普塔纳2000,B2何来330万辆的德国销量,在中国销了19年也不过200万辆。

B2跟B1使用的是奥迪80平台(Typ 81),B3开始,不再以奥迪为基础,平台发生质的变化,所以B2跟B1是同代,B2属对B1的“小修小补”,而B3以后就完全不同了(到B5时代,又用回奥迪平台,后话了)。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13-09-04
引用第61楼bigerg于2013-09-04 00:49发表的  :
我看到的资料是PASSAT B2在德国只生产了13万辆,在欧洲销量也不多,但被如下一些国家引进生产,包括巴西、尼日利亚、西班牙、南非、墨西哥,巴西改版后来还被引进中国变成普塔纳2000,B2何来330万辆的德国销量,在中国销了19年也不过200万辆。
B2跟B1使用的是奥迪80平台(Typ 81),B3开始,不再以奥迪为基础,平台发生质的变化,所以B2跟B1是同代,B2属对B1的“小修小补”,而B3以后就完全不同了(到B5时代,又用回奥迪平台,后话了)。

在德国生产了330W,不是销售了330W。欧洲人都很少会买B级车的,所以Passat在德国销量不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销量好才怪。所以你说的Passat在德国销量不佳说明不了任何事情。

Audi 80 Type80和Passat B1共享平台,Audi 80 Type81和Passat B2共享平台。根本就是两代车。这两代车之间还隔着有一个B1平台的中期改款。

发帖
8546
金钱
9539
威望
421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13-09-04
已阅,明天我跟老习说一声,叫他复产上海牌,任命海树你当ceo,好好干,别辜负啦我对你的信任,,,,,
现金买单车送车险 长沙车险,单车优惠群:179946766  业务范围:折叠单车销售,车险寿险销售,旧货回收

发帖
8919
金钱
9457
威望
1170
贡献值
1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13-09-04
引用第62楼coolsear于2013-09-04 01:06发表的  :
在德国生产了330W,不是销售了330W。欧洲人都很少会买B级车的,所以Passat在德国销量不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销量好才怪。所以你说的Passat在德国销量不佳说明不了任何事情。
Audi 80 Type80和Passat B1共享平台,Audi 80 Type81和Passat B2共享平台。根本就是两代车。这两代车之间还隔着有一个B1平台的中期改款。


B2(在德国)生产了330万辆的数字,你找权威的出处来吧。

各代帕萨特的平台关系,我找到的资料是这样的:

(大众吸收奥迪后)第一代帕萨特出现在1973年至1980年间,1977年进行了小改款,使用的大众B1型平台,车架代号Typ 32,在奥迪80(Typ 80/82)的基础上开发而成;
第二代帕萨特(Typ 32B)出现在1981年至1988年间,1985年进行了小改款,使用的是大众B2平台,与上一代一样取自同平台的奥迪80(Typ 81)作基础。

第三代帕萨特(Typ 35i)出现在1988年至1996年间,1993年进行了小改款,此代帕萨特先后在B3平台和B4平台上推出车型,前期型使用的是B3平台(与Corrado相同平台),后期型使用的是B4平台。第三代帕萨特,不再以奥迪车为基础;第三代帕萨特(车架代号3B)出现在1996年至2005年间,以2001年小改款为分界线,前后期分别使用B5(PL45平台)和B5.5(PL45+平台),与奥迪重新建立关系,在第一代A4的基础上进行开发。

2006年,第四代帕萨特(车架代号3C)推出,前后期分别使用B6(PQ46平台)和B7两个不同的平台,这一代的帕萨特与第五代Golf使用相同的底盘平台PL46
……


显然B1与B2,比B2与B3的关系密切得多。SU27改来改去都是SU27 SMK,SU30MKK,没改成MIG29SMK,MIG35啊,B3都由SU变成了MIG了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13-09-04
引用第64楼bigerg于2013-09-04 01:53发表的  :
B2(在德国)生产了330万辆的数字,你找权威的出处来吧。
各代帕萨特的平台关系,我找到的资料是这样的:
.......

Wiki:
On March 31, 1988 production ended (although Syncro models continued in production until June) with 3,345,248 built in Germany. World production totals amount to at least 4.5 million units.


B1、B2与奥迪共享平台,并不能说明B1到B2是小修小补,更不能说是同代。
B2到B3不再与奥迪共享平台,并不能说明B3与B2没有继承关系。

所以即便真的B1到B2是小修补,B2到B3是全新一代,你的论证也是错的。

而且即便真的B1到B2是小修补,B2到B3是全新一代,你的最终结论passat B2是60年代技术也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捧上海牌的想法我倒是很能理解,但为了捧上海牌如此贬低桑塔纳,居然说桑塔纳是60年代技术水平,真的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呀海滩哥。
[ 此帖被coolsear在2013-09-04 15:50重新编辑 ]

发帖
15744
金钱
16846
威望
1562
贡献值
17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13-09-04
回 63楼(长沙孩子) 的帖子
你吓着我了。。。。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13-09-04
Re:回 63楼(长沙孩子) 的帖子
引用第66楼海树于2013-09-04 15:50发表的 回 63楼(长沙孩子) 的帖子 :
你吓着我了。。。。 [表情]  

强烈建议你去长安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

发帖
8919
金钱
9457
威望
1170
贡献值
15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13-09-05
引用第65楼coolsear于2013-09-04 15:39发表的  :
Wiki:
On March 31, 1988 production ended (although Syncro models continued in production until June) with 3,345,248 built in Germany. World production totals amount to at least 4.5 million units.
.......


你这个数字,应该是Passat全系吧?光Passat B2生产不了那么多,就算是全出口也消失不了,天朝生产了19年也无非200万辆而已。

每个品牌的平台有其特殊性,厂商在多年研发积累中的数据经验所致。都是“翼身融合”,波音的“翼身融合”跟苏霍伊的“翼身融合”能一样嘛,B1~B2起码还都是奥迪的底子。而且B1诞生时间是1973年,技术都是60年代末开始发展成熟,说B2是60年代的货并不为过。8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时,中国汽车业起码是完全忽视了品牌的重要性,只要品牌在,车型又有什么关系,VolvoS40、Focus和马3,都共用一个C1平台,但还是不少人愿意花一倍价钱买S40,最重要的原因,还不是因为品牌的附加值?

在上面的讨论中,你偏向于技术,我偏向于品牌,工科男跟经济男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