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昆曲(剧)
谈昆曲前先看看这个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92Mv6eqkHQ/ 【梁州新郎】
马嵬埋玉,
珠楼堕粉,
玉镜鸾空月影。
便做医经獭髓、
弦觅鸾胶,
怎禁得鄂被炉烟冷。
可怜那章台人去也,
一片尘。
铜雀凄凉起暮云。
听碧落箫声隐,
色丝谁续恹恹命。
花不醉下泉人。
有感觉了吧?同样作为“非遗”,典雅的昆曲很多时跟文辞直白的粤剧相反,用典特别多,比如上面那支曲子,居然就有十个典故:马嵬坡、绿珠、玉镜、孤鸾、獭髓、鸾胶、鄂被、章台柳氏、铜雀、弄玉吹箫等
具体可以点击以下链接研究下
http://page.renren.com/600015135/note/820057917 昆曲是没有流派的,也没有大明星,而且昆曲很难创新。这一切都缘于它太完善,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则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
————————————《牡丹亭》的分界线————————————————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 ,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它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称为“临川四梦”。
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牡丹亭》的代表部分之一是《游园》《惊梦》(常合起来演),讲的是郁郁寡欢的杜丽娘到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中,花园中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杜丽娘心中被压抑的人生欲望。杜丽娘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 色如许”,这赞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不到园林,怎知春 色如许”,既是赞叹花园春天的美好,也是反诘不肯走进自己生命欣赏自己美丽的人,具有着双重的意味。
如此美好的春光却无人观赏,杜丽娘由此联想到自己,不仅悲从中来。这段【皂罗袍】既是景语,也是情语。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杜丽娘的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喷薄而出。在昆曲演员们慢回首低沉吟的缠绵哀婉咏叹下,杜丽娘的内心情怀被反复地抒发。
《游园》里的这支《皂罗袍》,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曲牌了,文辞美翻!!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表演也美不胜收!
这是演出形式相对比较传统的《游园惊梦》,除了演员,舞台上就只有一桌二椅,背景?靠脑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741eFKZDwk 这个剧团我不太喜欢,但它有很多身材高挑的妹纸,所以我有时喜欢看它胡编乱造、大堆妹纸上场的戏。它的《游园惊梦》又是另一种味道
http://me.cztv.com/video-1939707.html 这是不少人喜欢上昆曲的起源——80年代王祖贤、宫泽理惠主演的电影《游园惊梦》,包括我,这是我结巴截取放到网上的一支曲子《步步娇》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nwubuz6d_I/ 【步步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家班演出形式,注意乐队的位置。
2001年电影《游园惊梦》拍摄时,得到苏州昆剧院的大力协助,派出一队名为”小兰花班“的戏校学员参演,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日后为昆曲的复兴作出了很大贡献,包括沈丰英、俞玖林、吕佳等名伶。我将下面这个视频在微博哎特给吕佳后,钩起她很多回忆,向我介绍了当年的演出者名单,沈丰英在这个视频中演出陈妙常,而吕佳本人则出演小青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aIDhzilMNw/ 对比视频中的小姑娘,再对比现在,真心体会到时光的流逝……
古代士大夫在家里听戏的则是这样子的,新版《红楼梦》争议很多,但其原汁原味地反映了昆曲的演出形态,这点也非常值得肯定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ygxVyk6Fe4 ————————————《玉簪记》分界线————————————————
昆曲一般以“折”为单位欣赏,但我因为自小看粤剧的原因,也比较喜欢情节完整的整本大戏,而昆曲最著名的剧目,除了《牡丹亭》《长生殿》这种大片级别的整本大戏之外,还有相对小一点的《玉簪记》《雷峰塔》等,每部戏的折数少一点,情节人物简单,十分适合入门者看。
明代戏曲作家、著名藏书家高濂的《玉簪记》,被誉为传统的十大喜剧之一。高濂的《玉簪记》是写女尼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爱情故事:南宋初年,开封府丞陈家闺秀陈娇莲为避靖康之乱,随母逃难流落入金陵城外女贞观皈依法门为尼,法名妙常。青年书生潘必正因其姑母法成是女贞观主,应试落第,不愿回乡,也寄寓观内。潘必正见陈妙常,惊其艳丽而生情,经茶叙、琴挑、偷诗等一番进攻,终于私合。而陈妙常也不顾礼教和佛法的束缚与潘必正相爱并结为连理。
其中《琴挑》《偷诗》《秋江》是核心的几折
《琴挑》说的是潘必正借谈论琴艺挑逗陈妙常的事,欲言又止、“眉来眼去20分钟”的谈情情节十分符合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音乐文辞都非常典雅优美。《琴挑》里的《朝元歌》是我最爱的曲子之一,而且听这曲必须得化妆有表演才好,表演者罗晨雪、翁佳慧是非常不错的青年演员,人漂亮加唱得好、表演得好,我个人不喜欢男旦、女小生,但翁佳慧是个例外,这折《琴挑》我长年放在手机里,有机会就会取出来听听。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yODU5Mjg0.html 陈:长清短清,那管人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云掩柴门,钟儿磬儿在枕上听。柏子座中焚,梅花帐绝尘。
潘:好个冰清玉润!
陈:果然是冰清玉润,长长短短,有谁评论?!怕谁评论?!
《偷诗》也是非常经典的一折。说的是陈妙常怀春之际写下情诗,然后睡着了,刚好潘必正来访,发现了情诗,于是有恃无恐,调戏也好,挑逗也好,最后拉着她拜天地、入“洞房”的故事。陈妙常也从《琴挑》时的假撇清,《问病》时的欲说还休,到《偷诗》就心甘情愿投怀送抱了。
同样也是罗晨雪、翁佳慧演出的《偷诗》,同样长年放在手机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8UjCf4yG0Xs/ ————————————《雷峰塔》分界线————————————————
所以有剧种都有白蛇传,而且百看不厌。早期的白蛇传有多个版本,但清代剧作家方成培写的版本实在
太好了,于是将故事情节固化了下来,此后世间的白蛇传,均以方氏《雷峰塔》为宗。
主体剧情简介 · · · · · ·
在峨眉山修行千年的白蛇化身白素贞,在青儿的陪伴下,同游西湖。时值清明,西湖上下起了萧萧春雨
。她们正在为难之际,一叶轻舟向她们划来,船上的年轻人许仙邀请二人搭乘。白氏和许仙一见钟情,
并且约定许仙将于次日到她们住所来取回借给她们的雨伞。翌日许仙如约来到白氏家。白氏倾心于许仙
,小青促成了她们的婚姻。
金山寺的僧人法海得知白氏下凡与许仙成婚,为了拆散她们,并有意接近许仙。法海对许仙说,你被妖
魔缠身,端午前后须多加小心。端阳节来临,青儿认为自己道行不深而躲避至附近山中。一无所知的许
仙带着雄黄酒回来,劝白氏饮酒。白氏告诉许仙自己已有身孕不便饮酒。白氏再三推辞不得,勉强饮下
三杯雄黄酒后现出了白蛇之身。许仙受惊致死。白氏为了搭救许仙,前往昆仑山灵芝仙草。
昆仑山的灵芝仙草由鹤童和鹿童共同守护。白氏肯求鹤童和鹿童,但不得应允,终于发生冲突。最后被
白氏的真情而感动的昆仑山主南极仙翁,将仙草赐予白氏。灵芝仙草搭救了许仙,法海再次出现,告知
许仙蛇妖将夺其性命,许仙心怀疑惑,随法海至金山寺。
白氏与青儿同往金山寺,向法海恳求送还许仙。法海无动于衷,并招来护法神收伏白氏。被法海激怒的
白氏召集水族与之争战,顿水满金山。最终怀有身孕的白氏,借水遁逃而去。白氏与青儿逃至西湖岸边
。两人在断桥暂歇。恰巧借助小和尚逃出金山寺的许仙也在逃往临安的路上,在断桥与白氏、青儿相遇
。见到许仙,青儿在气愤之下欲杀许仙,白氏一边劝阻,一边难以原谅许仙薄情。许仙下跪求饶,白氏
最终原谅了他,青儿亦不忍下此毒手。 三人尽释前嫌、和睦如初。
间中穿的《盗库银》说的是:许白决定开药店,但因为“资金”问题,于是小青带着五鬼前往钱塘县的
银库盗取银两,这是一批著名的武戏。《合钵》说的就是法海请来天神将白蛇收于钵中,然后镇压在雷
峰塔下。另外还有许白的孩子许士林劈开雷峰塔救母的事。
《断桥》是白蛇传中最感人的一折,这个版本是比较经典及传统的,由上海昆剧团两位名伶张军、余彬
出演,特别推荐其中的《金络索》一段(视频21分33秒开始):
曾同鸾凤衾,指望交鸳颈。
不记得当时曾结三生证,如今负此情。
反背前盟,你听信谗言忒硬心。
追思此事真堪恨。
不觉心儿气满襟。
你真薄幸。
你缘何屡屡起狼心。
啊呀害得我几丧残生,进退无门。
怎不教人恨。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jc_cshyiSk/ 由于白蛇传的故事太美,因此各剧团也不断推出新版本,苏州昆剧院的新版《白蛇传》个人觉得还行,
虽然文辞不够典雅优美,但时代总在改变的,现在已经不是那个读三字经启蒙的时代了
这段《玉芙蓉》感觉音乐效果挺好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VvPMj6Tc4M/ _______专业与业余的分界线______________
以上都属于“伶工”,也就是专业演员的东西,跟单车一样,专业玩的常常就流于低端了,自古以来昆曲都是业余玩家才高B格。业余玩家由于条件所限,加上没有演戏的基本功,所以就纯演唱(也包含创作)为主,因此业余玩家们被称为“曲家”,曲家还为自已玩搞了些高大上的理由,前辈曲家王欣甫有段话很典型:“学昆曲可以识字,博学,养性。昆曲最讲究四声,读书时每有念讹的字,可以在学曲时纠正过来。昆曲语言包涵最广,不论圣贤语,豪杰语,佛教、道教语,市井语,无不可以入曲。书本上读不到的均可在曲中得之。学曲要慢条斯理,循序渐进,一步急躁不得。对于少年人性情的陶养更有极大的帮助。”
曲家学习唱曲往往也是组成个PARTY(曲社),一起跟着老师或前辈学,叫“拍曲”。练习完善(称为“治曲”)的目标是“字清、板正、腔纯”,对字音准确的追求达到了极致,所以造诣高的曲家,多也通晓音韵学。这是知名曲家刘昂的一支《玉簪记。琴挑》,发音很讲究,当然昆曲字音跟所谓的“大明国子监官音”之类不能等同,虽然两者或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PPT也是刘昂讲课的PPT截图。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FZ6lZLY8p4/ [ 此帖被bigerg在2015-12-20 15:5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