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328阅读
  • 39回复

[综合讨论]请教轮组幅条编法对性能的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4669
金钱
5872
威望
1318
贡献值
18
爱心值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目前常见的20寸轮组,前轮多半直拉;后轮左侧直拉,右侧交叉。
请问各位前辈,若是前后轮组全部采交叉编法。
对骑感及性能有何影响?

另外交叉編法又有0x , 1x , 2x,對性能又有何影響。
[ 此帖被bingol在2013-10-20 10:02重新编辑 ]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29
全交叉应该会Q些

发帖
4669
金钱
5872
威望
1318
贡献值
18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1-29
引用第1楼coolsear于2009-11-29 21:51发表的  :
全交叉应该会Q些


這樣的話,鋁車架的輪組用此種編法,應該可以提高些許舒適度。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1-29
一切都是应该,没有在同一辆车上实际对比过~~
发帖
1287
金钱
899
威望
10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1-29
技术含量有点高 只有飘过

发帖
1967
金钱
2093
威望
9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1-29
辐条越直,轮组刚性越强,弹性越小,但要求辐条强度越高,也就是强度越低。
辐条越斜......。
后轮组右侧因为驱动,一般不适合直拉。

辐条拉力越大,轮组刚性越强,弹性越小,但要求辐条强度越高,也就是强度越低。
辐条拉力越小......。
发帖
263
金钱
944
威望
1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1-30
引用第5楼hupo于2009-11-29 23:31发表的  :
辐条越直,轮组刚性越强,弹性越小,但要求辐条强度越高,也就是强度越低。
辐条越斜......。
后轮组右侧因为驱动,一般不适合直拉。
辐条拉力越大,轮组刚性越强,弹性越小,但要求辐条强度越高,也就是强度越低。
.......

详细!学习了!!!
哥们我火了!!!
哥们我真的火了~!!!
TL:13795453843
发帖
15
金钱
16
威望
2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1-30
     
发帖
1014
金钱
966
威望
84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1-30
交叉强度更高 重量更重 很多年前都是交叉的 03年起前面直拉的多了 但后面还是双花 04年后面开始一边直拉一边编花 直拉原因同样是为了减轻重量和省料 另一边编花是因为飞轮那边受力 如果后面另一边是碟刹那就都编花了

发帖
30017
金钱
83055
威望
3442
贡献值
250
爱心值
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1-30
打个比方,头发越短就越扎手,说明越短就越硬,长发飘飘就很柔软

辐条也是一样

交叉的越厉害,每根辐条的长度就越长,直拉(放射)编法是辐条最短的

根据头发理论,越短的辐条会越硬,刚性会更佳,所以公路车这种需要高刚性的车种,辐条能直拉就直拉

刚性的对立面就是弹性

辐条越硬就越缺乏弹性,所以山地车这种需要一定缓冲的车种,大多采用交叉编法来获得些许弹性

至于折叠车,本身就不是追求极限性能的竞技车种,刚性或弹性差那么一点,好那么一点,根本无所谓

当然追求和谐的话~偏公路性质的折叠可以采用公路轮组编法,偏山地的同理

如果换个角度,从偷轻思考,直拉条是最短的,也就是最轻的,玩轻量化的能直拉就直拉吧

发帖
4832
金钱
136033
威望
485
贡献值
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1-30

棘轮侧 直拉的

发帖
30017
金钱
83055
威望
3442
贡献值
250
爱心值
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11-30
shimano驱动测交叉在左边是个另类

因为shimano号称它的花鼓外壳足够硬,可以高效异地传递扭力

发帖
30017
金钱
83055
威望
3442
贡献值
250
爱心值
4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11-30
mavic 顶级的山地轮组,cross max slr也是采用飞轮侧直拉

原因比较曲折...

发帖
4832
金钱
136033
威望
485
贡献值
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11-30

发帖
1945
金钱
1302
威望
134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11-30
好几个牌子的轮组,后轮都是飞轮侧直拉的,貌似扶轮也是的~~~~
LD说要412,全改……
发帖
369
金钱
1
威望
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11-30
前轮开花~~~~~~~~~~~
发帖
1475
金钱
0
威望
159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11-30
全交叉的话,只有一点不好,就是辐条容易金属疲劳,断的频率多点。

菜车都是全交叉编的,工厂这样做,可以减少辐条规格,省钱又快!
马路大脸猫
--- 喜欢晃悠在马路上的,一只执着的大脸猫

发帖
4669
金钱
5872
威望
1318
贡献值
18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11-30
星芒輪組的後輪,兩側都是交叉的,也沒見斷過,應該是3抽鋼絲的強度高吧!
发帖
1475
金钱
0
威望
159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11-30
引用第17楼harvey.hung于2009-11-30 17:13发表的  :
星芒輪組的後輪,兩側都是交叉的,也沒見斷過,應該是3抽鋼絲的強度高吧!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嘛,那么少的辐条在后轮,还搞直拉?  用不上劲的!

后轮搞直拉是在交叉辐条足够的情况下,才搞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金属疲劳程度,减少断条几率。
但一定是在力度足够情况下,这个是要首先保证的!
马路大脸猫
--- 喜欢晃悠在马路上的,一只执着的大脸猫
发帖
531
金钱
501
威望
5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12-01
跟着学学.还是玩标准编法
发帖
13
金钱
13
威望
2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12-02
说不通啊,花鼓的刚度越高,两侧受力的差别越小,辐条的编法就越没必要不一致
发帖
1654
金钱
1800
威望
1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12-02
看标题就知道是技术贴,进来一看果然是。
又学到知识了,77确实如本本中的51NB一样是个技术论坛,我喜欢!
发帖
1278
金钱
1277
威望
1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12-03
这么说像小轮车的轮经都这么小,20以下,所以其实交叉和直拉的差异也就变小了,而且轮经的变小,导致辐条变短,本身就加大了整体轮组的刚性性,看完此帖明白了许多,各位专业人士深入浅出的讲解,实在收益匪浅

发帖
1892
金钱
1353
威望
24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12-03
哦哦,获益良多,多谢各位高手
其实星芒轮组这么少辐条,那是什么辐条啊,因为本人90KG,用星芒轮组的
发帖
2813
金钱
2604
威望
285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12-03
恩,进来好好地学习了一下,谢谢各位~~~~

不过我还是送车行吧,自己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发帖
20
金钱
25
威望
2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12-03
看了,多少还是明白些道道!
发帖
67
金钱
67
威望
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3-10-19
学习了,,,,,,,,高深 没有试过

发帖
2394
金钱
3924
威望
94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4-04-21
又学习了,,,

发帖
2394
金钱
3924
威望
94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4-04-21
我还见过麻花编法,不知道这编法偏硬还是偏软 反正我没试验过
发帖
154
金钱
53
威望
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4-04-21
牛叉的麻花,表示只见过图了,不过采用高刚性的辐条及编法,骑行的力传递感觉是有所差异的
当然不会十分明显
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