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3阅读
  • 33回复

[闲聊]求证下编圈的一些感受,不知正确与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29
初学编圈,时间不长,编的也不多。目前的一些感受。完全是个人经验和感受。但不知道对不对,请大家指点:



(听说放点好看的图才会有人来

都是个人感觉出来的,不知道对不对,还请大家多斧正,有不同意见的欢迎按条目号码进行讨论,也欢迎大家补充完善,一起成长进步:


1、张力平均比偏摆更重要。偏摆0.5mm以内能保持张力均衡的话,应优先让张力均衡。

2、辐条长度计算精度不高。但对后轮来说,驱动侧和非驱动侧辐条的差值精度要求非常高。差值太小会导致两侧张力差极大。

3、辐条如果轻微的过长(1mm左右),可以在辐条帽上加垫圈来缩短辐条有效长度。

4、辐条张力最佳情况是拉断力的60%以内。例如辐条在200kgf拉力下会断裂,那编圈时其张力不应超过120kgf。

5、长期处于高过拉断力60%的工况下,辐条会被永久性拉长变形。可以算作轮组安全隐患。

6、对于非对称轮组,两侧拉力不一致,低拉力一侧张力值不应低于另一侧张力的一半。

7、跳动通常应该在最开始解决。一旦一开始不解决,后期就非常难以处理。

8、辐条轮组无法做到绝对的完美。只能尽可能向完美靠拢。

9、张力过高辐条容易断。但是张力过低辐条同样也容易断。

10、市售的简易张力计基本都缺乏校准,加之仅使用辐条直径等信息做简易判断、张力计本身弹簧会逐渐老化等因素,其误差可能在20%甚至更大。且有寿命限制。

11、因为10的原因,市售的简易张力计可以用作了解轮组中不同辐条张力是否一致。但不宜用来精确了解张力实际值。

12、可以通过大量程弹簧秤→辐条→下挂已知重量的重物办法人为制造辐条张力,然后用简易张力计测量不同挂重后的数值,得到针对该型辐条的校准对照表。

13、可以通过转动轮组时弹拨辐条的办法快速简单了解辐条张力分布情况。张力越高音色越亮,张力越低声音越低沉。

14、非对称轮组根据花鼓设计,可能极难让非动力侧辐条张力达到动力侧的50%以上。补救的办法可以尝试:降低非动力侧交叉数直至0x,非动力侧降低辐条粗细规格,非动力侧减少辐条数,非动力侧辐条帽+垫圈,重做非动力侧辐条(降低长度超过2mm,无法用垫圈弥补的情况下),使用偏心设计的轮圈。

15、14条的情况还有个不算解决办法的办法:放弃轮组居中。容忍轮圈向非动力侧有一定的偏移。

16、非0x情况下,辐条帽从轮圈出来以后会有一定的偏斜。交叉数越多(2x、3x)倾斜越明显。对辐条张力会有不利影响,更容易造成辐条弯曲或断裂。

17、16条的情况可以通过一些办法弥补:轮圈辐条孔铆钉、辐条帽带有球形设计(能容忍一定偏斜)、使用辐条帽垫圈、使用左右偏斜打孔的车圈等。

18、辐条交错互压对于增强轮组稳定性、防止轮组异响有好处,只要条件允许(轮径够大)都应当执行。轮组因为辐条异响,通常都是部分辐条张力偏低造成的。

19、辐条螺纹通常不需要打胶。但编制时最好上油。主要作用是润滑螺纹,避免混淆螺纹阻力和高张力。张力稳定适中的前提下轮组并不需要螺纹胶也不会松脱。

20、张力释放的最佳办法就是路试。而且是有一定强度的路试。比如大负载、搓板路。

21、希望增加轮组耐用性、耐受恶劣工况和张力不均情况最简单的办法是增加辐条数量、改用更宽更厚的外胎。

22、机器编制的商品轮组普遍存在辐条张力不够均匀、甚至个别辐条张力畸高、畸低的问题。但偏摆和跳动通常极小。可能是商品轮组生产倾向不同。

23、轮胎胎压对于辐条张力有一定降低作用。但常见的40-60psi外胎影响不大,90-120psi气压外胎会产生大约不到20kgf的影响。如果在配合高压胎时还希望获得较高张力,轮组设计张力应当适当偏大。但具体大多少目前经验不足,也许可以按照10%左右进行等比例升高?
[ 此帖被通勤车链条短在2025-09-02 16:09重新编辑 ]

发帖
7754
金钱
28723
威望
414
贡献值
0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1:48
一看到图就不想看字了仰望技术牛人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当神装的配置只能骑出猪一样的速度,那还追求个毛线神装!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1:51
回 清静毋为 的帖子
清静毋为:一看到图就不想看字了[图片]仰望技术牛人
 (2025-09-02 11:48) 

我这感觉顶多算个入门,离牛远着咧

不过看来放个好看图会有人来这事儿是靠谱的哈哈哈

发帖
22358
金钱
40090
威望
655
贡献值
3
爱心值
14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前天 15:56
初学者有这么多感受,很不错了

发帖
5841
金钱
6120
威望
46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前天 16:07
好家伙这是博士水平了。
2、3所说辐条长短影响这么大吗。
我理解的是辐条深入的比条帽螺纹短不好,也就是长度还够不到车圈,对强度有影响。但如果辐条长出条帽1、2毫米,没影响吧?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4002
金钱
8705
威望
134
贡献值
1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前天 16:15
厉害厉害,当年编完圈真没这么多感悟,完全就是手感+工具就是上功夫
Giant OCR→Merida Mirage→Merida X-Fit→Giant TCR C→Giant TCR ADV→HI-LIGHT Ti→Specialized A1→Giant XTC C→ZGL 275→Colnago Bititan→Dahon P8→Lynskey Helix PRO 26→SantaCruz Superlight→Birdy 3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前天 16:24
回 简单又明了 的帖子
简单又明了:初学者有这么多感受,很不错了 (2025-09-02 15:56) 

都是个人感觉也不知道对不对。请大佬们多指点哇。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前天 16:24
回 mountainstem 的帖子
mountainstem:好家伙这是博士水平了。
2、3所说辐条长短影响这么大吗。
我理解的是辐条深入的比条帽螺纹短不好,也就是长度还够不到车圈,对强度有影响。但如果辐条长出条帽1、2毫米,没影响吧?
 (2025-09-02 16:07) 

大家交流提高嘛

2表达的意思主要是针对外变后轮来的。因为非动力侧辐条如果长度充足,很容易出现你把动力侧平均拉到120kgf,非动力侧只有20、30kgf的惨状。骑起来软软的非动力侧辐条相互摩擦,响的一个酸爽。这时候我通常用的处理办法上面有列举。

说很敏感的原因就是有时候出现这种情况,仅仅是通过一个垫圈(理论上垫圈才1mm不到)降低了非动力侧辐条有效长度,就能让张力有较明显的回复。当然也可能只是因为长度卡在临界值上。我编太少了,这点还缺乏经验。

你说的问题我理解是螺纹应该拧多深的问题。我觉着只要辐条帽只要完整吃到螺纹就不会有啥。后面多出一点无所谓。如果是双层圈,厚度通常比较宽裕,就算凸出一点后面也还有胎垫挡着,应该没啥影响。但旋进太深+辐条偏角太大,会不会导致辐条帽的外侧破裂应该值得注意……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前天 16:30
回 岳阳8602 的帖子
岳阳8602:厉害厉害,当年编完圈真没这么多感悟,完全就是手感+工具就是上功夫 (2025-09-02 16:15) 

我这情况有点特殊,上来就编了个wl / wr差距极大的奇葩玩意儿(开档115mm花鼓10速……)。不得不返工多次+各种查资料、想办法,趁机也和大家多交流

发帖
24375
金钱
24509
威望
4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前天 17:55
图片的召唤力

发帖
5841
金钱
6120
威望
46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前天 18:54
通勤车链条短:[表情]大家交流提高嘛
2表达的意思主要是针对外变后轮来的。因为非动力侧辐条如果长度充足,很容易出现你把动力侧平均拉到120kgf,非动力侧只有20、30kgf的惨状。骑起来软软的非动力侧辐条相互摩擦,响的一个酸爽。这时候我通常用的处理办法上面有列举。
....... (2025-09-02 16:24) 

后轮有个问题看你也提到,不过没太看明白怎么解决。
我车坐在车座上后轮往非驱动侧闸皮方向贴近。圈经过了正心弓找中心,和张力矫正基本均衡了,在台上很正,装在车上人不坐上也很正,但人坐上就会往非驱动侧偏。
这种有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202
金钱
2191
威望
128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昨天 00:32
此贴留言者万事大吉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459
金钱
278
威望
4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昨天 02:11
19、我有时会在车圈和条帽接触的地方点油,好拧。
      但是螺纹有必要么?那里摩擦力大才好吧?

发帖
6004
金钱
10005
威望
92
贡献值
0
爱心值
2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昨天 09:07
编10只圈和编1000只圈的感受是不会相同的,当然编的越多反而是越对这技术尊重。
骑久了就发现身边的风景很美很好,江浙沪叠车友会 QQ群号:108077256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昨天 14:41
回 mountainstem 的帖子
mountainstem:后轮有个问题看你也提到,不过没太看明白怎么解决。
我车坐在车座上后轮往非驱动侧闸皮方向贴近。圈经过了正心弓找中心,和张力矫正基本均衡了,在台上很正,装在车上人不坐上也很正,但人坐上就会往非驱动侧偏。
这种有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2025-09-02 18:54) 

这种情况你让我处理,我可能优先考虑是否轮组整体辐条张力都偏低了。有试过全辐条收紧吗?

能想到的另个可能是负载真的超重。我目前经验是至少28条14G(2.0mm)以上辐条才能确保在应对100多公斤负载时万无一失。当然这个感觉受限于个人技术水平,应该不止这么大。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昨天 14:48
回 acnt477 的帖子
acnt477:19、我有时会在车圈和条帽接触的地方点油,好拧。
      但是螺纹有必要么?那里摩擦力大才好吧? (2025-09-03 02:11) 

螺纹上油这个我挺有感触。因为我一开始看的教程没提过这一点。但实际操作时候受限于辐条帽和辐条螺纹的开槽情况,其实旋转并不流畅。

第二次组装时候看了另一个教程(公园的)有提到这部分问题,手边刚好又有链条油便试了下。确实调整阶段手感上有较大提升,明显顺滑很多,可以找到那种“只凭螺纹旋转阻力就能大致知道拉力强不强”的感觉。

当然也有个可能是我用的辐条不算好。前期我大多数时间在用国产小厂辐条,连条带帽几毛一根,辐条螺纹头部甚至硌手。做工和DT\SWISS之类肯定无法相比。

发帖
5041
金钱
5487
威望
395
贡献值
0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昨天 17:50
wow,能总结怎么多条,lz真用心了啊,
写下自己的意见,调正圆和偏摆比张力重要,张力超过一定值后再增大也不提高轮组刚性,不对称两侧辐条张力之比几乎是定值,辐条长度不需要很精确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昨天 18:08
回 jamo01 的帖子
jamo01:wow,能总结怎么多条,lz真用心了啊,
写下自己的意见,调正圆和偏摆比张力重要,张力超过一定值后再增大也不提高轮组刚性,不对称两侧辐条张力之比几乎是定值,辐条长度不需要很精确
 (2025-09-03 17:50) 

哇欢迎有不同意见可以探讨哇。

我其实觉着张力平衡应该比偏摆和正圆重要。能平衡张力的话我是可以接受轻微偏摆跳动的

不过目前没想到有什么办法可以有效的验证这两个取向哪个比较好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昨天 18:19
回 jamo01 的帖子
jamo01:wow,能总结怎么多条,lz真用心了啊,
写下自己的意见,调正圆和偏摆比张力重要,张力超过一定值后再增大也不提高轮组刚性,不对称两侧辐条张力之比几乎是定值,辐条长度不需要很精确
 (2025-09-03 17:50) 

不对称两侧辐条张力之比几乎是定值这个我也有同感。似乎这个比值能做到多大,只和花鼓几何有关系。但能否达到这个最大值就和实际编制和零件尺寸有关系了。

发帖
459
金钱
278
威望
4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昨天 22:28
回 通勤车链条短 的帖子
通勤车链条短:螺纹上油这个我挺有感触。因为我一开始看的教程没提过这一点。但实际操作时候受限于辐条帽和辐条螺纹的开槽情况,其实旋转并不流畅。
第二次组装时候看了另一个教程(公园的)有提到这部分问题,手边刚好又有链条油便试了下。确实调整阶段手感上有较大提升,明显顺滑很多,可以 .. (2025-09-03 14:48) 

不安装的情况下,辐条和帽能顺利拧在一起,螺纹就没啥问题。

见过用低强度螺纹胶预涂辐条的,是怕时间长了振松。不敢上油也是担心这点。

有时张力大的时候,条帽和车圈的摩擦会大的出声。
我觉得这部分的摩擦力小了是没关系的,所以会涂点油。




对了,关于应力释放,看见有用锤子砸,用脚踩的,我有时干脆用两手把辐条往中间挤
不过新编的过一阵怎么都要再调一下。

发帖
10302
金钱
9630
威望
686
贡献值
8
爱心值
1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1小时前
基本都赞同,我也是刚接触编轮一年的新人。
5,我记得不锈钢条到某个值开始就会形变,不用很大力。
6,保守了 至少65%
8,引用 光光车 的话“妥协的艺术”
14,圈硬这事儿就好解决。我给人编过AT25(估计假货),广东某卖家还不服,和我对着录video,证明自己产品没问题,到最后 张力他只敢发驱动侧,(他那个圈一开始拉紧的时候就左右摆,正经的龙,那会儿我就觉得不对,然后全都放松,慢慢调的)
17,铆钉孔的圈 会限制辐条角度。
19,握手,某个老师傅 一直不打油,说害怕后期松脱,我跟他说一定要打,然后我说我编的暂时没发现松的,后面侧他编的轮组,驱动侧90....
22,厂家对外宣传肯定是精度,张力这东西挺耗神。
23,差不多是这样的。
我多加几条:
1,低端圈,往往没有合格的热处理,在这上面追求精度和张力就是痴人说梦,做起来就是杯水车薪,90公斤 双0.3交货...
2,拿不准的跳编一定要画CAD。
3,辐条买错了,别凑合。(我好几次 计算什么都对,就是测量时候看尺子看错数字)
4,不可怜穷人。
5,廉价轮组不值得重新编。
6,小轮车 辐条角度大过天。
暂时想起来这么多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16小时前
回 acnt477 的帖子
acnt477:不安装的情况下,辐条和帽能顺利拧在一起,螺纹就没啥问题。
见过用低强度螺纹胶预涂辐条的,是怕时间长了振松。不敢上油也是担心这点。
....... (2025-09-03 22:28) 

原来有这种考虑在里面……倒是没想过震动导致松脱这层。之前看spaim有防松脱辐条帽不知道是不是在预防你说这个情况。

应力释放我感觉就是得骑。手挤脚踩都不如推出去搓板路上骑3公里。

新编的目前感觉是骑、调,至少需要1-2次调整,随后会趋于稳定状态。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15小时前
回 mindflayer 的帖子
mindflayer:基本都赞同,我也是刚接触编轮一年的新人。
5,我记得不锈钢条到某个值开始就会形变,不用很大力。
6,保守了 至少65%
8,引用 光光车 的话“妥协的艺术”
14,圈硬这事儿就好解决。我给人编过AT25(估计假货),广东某卖家还不服,和我对着录video,证明自己产品没问题,到最后  .. (2025-09-04 03:12) 

感谢大佬回复了好多啊。学到啦!

5、看来有必要继续研究目前常见的碳钢和不锈钢两种辐条有无力学上的细微差异。

6、水平不精啊哈哈哈。我一般感觉到一半就满足了。看来远不止。

14、等于左右张力比例这事儿其实也和圈的素质有关?圈越硬越好的意思?

17、铆钉不能解决角度问题,反而会帮倒忙。这个我倒是真没想到。之前用的某款铆钉圈开孔似乎比非铆钉圈还略大,我的辐条帽放进去甚至可以自由的转转角度,给我造成了铆钉更能适应多角度的误解。感谢纠正。

发帖
10302
金钱
9630
威望
686
贡献值
8
爱心值
1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12小时前
回 通勤车链条短 的帖子
通勤车链条短:感谢大佬回复了好多啊。学到啦!
5、看来有必要继续研究目前常见的碳钢和不锈钢两种辐条有无力学上的细微差异。
....... (2025-09-04 09:09)

14,我给老车友编的 36孔 太阳圈 559,搭配shimano花鼓, 驱动侧 读数29附近 即120,非驱动 读数26-27附近 即80-90。
我自编鸟车轮 用WTB 很快就上张力 ,而且特别好调节,反倒是软的圈,上精度上张力如同上青天。
17,我编小轮客户提供铆钉圈,我翻过车,因为辐条角度不够,只能改编法。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11小时前
回 mindflayer 的帖子
mindflayer:14,我给老车友编的 36孔 太阳圈 559,搭配shimano花鼓, 驱动侧 读数29附近 即120,非驱动 读数26-27附近 即80-90。
我自编鸟车轮 用WTB 很快就上张力 ,而且特别好调节,反倒是软的圈,上精度上张力如同上青天。
17,我编小轮客户提供铆钉圈,我翻过车,因为辐条角度不够,只能 .. (2025-09-04 12:03) 

14、这个可否也提供下花鼓的wl、wr数值?想验证下这个比例是否和花鼓几何关联最大。之前我第一个轮子就是地狱难度,115开档10速外变,wl=35.7,wr=12.5。wr看起来似乎还有12.5但实际上编出来辐条几乎垂直于地面,以至于后拨摆臂都能和辐条打架。当时把动力侧拉到120后,非动力侧维持轮组居中的张力……无法测量。因为张力计的表格上没那么小的数。后来动力侧换用了13G辐条,拉力全部上了150+,非动力侧才勉强有50(基本也是张力计对照表的最小值)。

但后来用了久裕172花鼓,wl=36.8,wr=17.1,两侧辐条规格一致,这次动力侧120时非动力侧很容易就拉到60+了,轮子还是很居中。手里还有一个地狱难度的花鼓也是120开档,11速,wr测量是个个位数(虽说动力侧法兰做了放大)……太过极端以至于我一直没敢下手。

17、小轮确实角度问题更严重。这么看,严重建议小轮的轮圈应当普及左右打孔,甚至普及偏心轮圈。而不是做匀孔。

发帖
10302
金钱
9630
威望
686
贡献值
8
爱心值
1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11小时前
回 通勤车链条短 的帖子
通勤车链条短:14、这个可否也提供下花鼓的wl、wr数值?想验证下这个比例是否和花鼓几何关联最大。之前我第一个轮子就是地狱难度,115开档10速外变,wl=35.7,wr=12.5。wr看起来似乎还有12.5但实际上编出来辐条几乎垂直于地面,以至于后拨摆臂都能和辐条打架。当时把动力侧拉到120后,非动力侧 .. (2025-09-04 13:16) 

14,这个559 是26寸山地,和小轮没关系。shimano的圆孔花鼓几何都差不多。
10速塔基就多宽了,115编这个不科学,几乎会编成锅盖,这活儿别接。小轮的花鼓需要重新设定,你可以参考 小布那种重新设计的外变,WL非少少,然后5速塔基 115就够了,最多7速。
17,小轮多出点儿宽圈比什么都强。而且小轮其实不太适合传统32 -36孔的3X编法,最好是24-28的2X,甚至20孔的 后轮1X(我那个鸟车1X 实测非常好用。)小轮选花鼓尽量WL小,能有多小就多小。

发帖
10302
金钱
9630
威望
686
贡献值
8
爱心值
1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11小时前
回 通勤车链条短 的帖子
通勤车链条短:14、这个可否也提供下花鼓的wl、wr数值?想验证下这个比例是否和花鼓几何关联最大。之前我第一个轮子就是地狱难度,115开档10速外变,wl=35.7,wr=12.5。wr看起来似乎还有12.5但实际上编出来辐条几乎垂直于地面,以至于后拨摆臂都能和辐条打架。当时把动力侧拉到120后,非动力侧 .. (2025-09-04 13:16) 

115编 10速塔基,刚刚找个花鼓量了一下,抛开WL不谈,塔基到右法兰 怎么说也有45mm了,
115/2-45=12.5,如果是普通编法,辐条由外往内,WR值绝对小于10,也就意味着你在圈正上方都看不到这根辐条。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11小时前
回 mindflayer 的帖子
mindflayer:14,这个559 是26寸山地,和小轮没关系。shimano的圆孔花鼓几何都差不多。
10速塔基就多宽了,115编这个不科学,几乎会编成锅盖,这活儿别接。小轮的花鼓需要重新设定,你可以参考 小布那种重新设计的外变,WL非少少,然后5速塔基 115就够了,最多7速。
17,小轮多出点儿宽圈比什 .. (2025-09-04 13:33) 

学到了。感谢!

看来要注意的地方还多着咧。越看越感觉知道的少

发帖
1959
金钱
2150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10小时前
回 mindflayer 的帖子
mindflayer:115编 10速塔基,刚刚找个花鼓量了一下,抛开WL不谈,塔基到右法兰 怎么说也有45mm了,
115/2-45=12.5,如果是普通编法,辐条由外往内,WR值绝对小于10,也就意味着你在圈正上方都看不到这根辐条。 (2025-09-04 13:43) 

是的。几何非常极端。

这花鼓估计也是某种魔改产品。不是正规厂家卖的

发帖
459
金钱
278
威望
4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8小时前
回 mindflayer 的帖子
mindflayer:14,我给老车友编的 36孔 太阳圈 559,搭配shimano花鼓, 驱动侧 读数29附近 即120,非驱动 读数26-27附近 即80-90。
我自编鸟车轮 用WTB 很快就上张力 ,而且特别好调节,反倒是软的圈,上精度上张力如同上青天。
17,我编小轮客户提供铆钉圈,我翻过车,因为辐条角度不够,只能 .. (2025-09-04 12:03) 

好像(记不清了) 哪个辐条大厂宣传有特殊的条帽技术,能增加偏离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