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诋毁和黑啊,我跟汽车行业真是八竿子打不着,个人对安全性相对较差的供能模式比较担忧而已
musk在入股的时候,最初的创始人已经和电控厂商ac propulsion合作了(电控系统总该算电动车的核心之一吧,特斯拉也是采用的拿来主义,严格来说他更像是在做二次开发和软件开发啊),2004年他只用了区区630万美元的代价便获取了公司的完整控制权,之后却因为创始人之一的Eberhard对roadster成本控制不力将他赶走,然后依然不得不对以10万预定的客户涨价到11万出售却仍然要承担初期1w的亏损,这些如果不是依靠他的强大的营销能力跟公关能力,都很难让他度过难关(30多人退订的同时被另一波人吃了螃蟹).如果要说他做了什么,他是一个不错的管理者跟营销大师,个人很难认同他作为创始人的身份,这个你可以根据宣传表达不同的意见,但我相信认识到这全部事实后很多的创业者也会这样认为-如同自己的孩子因为无力抚养被人抢走一样,虽然他拯救了特斯拉,但实在无法认同他是创始人的说法,非要这么说的话我也坚持认为只有spaceX勉强能算
18650也许是我们意见分歧的焦点,我认可在他这种方案选择之下做的不错,这一点我之前说了,但我也阐明了我认为的相应缺陷-高能量密度的弊端一定是相对更低的安全性,至少目前这种技术条件下是这样的,任何了解电池技术的人都不能否认这一点吧?所以续航自然是优势,同时相对的安全隐患也是必然的(分布式的方案加大了这种问题的概率),通过了后排双儿童安全座椅的测试并不能说明他的安全性就是经得起考验的,作为车辆载具,我倾向于更久的实际使用时间考验-因为它的面向对象离日常家用还是有距离的,所以目前我只能说它这样的电池分配方式在理论上有更多的隐患暴露点,而我同时也无法证明什么.
你可以认为我的观点老旧,因为确实如此:我始终认为电动车或者新能源汽车在现有的储能技术条件下用这样的技术路径来实现是一种倒退-能达到使用目标,但不是实用目标.当然,先使用后实用是很多新事物的必然规律,我也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更关心后面那一部分.
充电换电的模式之争很早就有了,他的灵活策略使他在美国的先发优势确实很难一时间超越,但是这些优势是否能最终让它达到成功,更多的取决于规模-现在的规模远远无法达到这一目标(深圳公交的换电模式就是需要规模支持的).看过段永平的文章可以看到即便在它有着先发优势的服务领域,也并不完美.更何况依赖碳排放的补贴始终不是它生存的长期途径-不盈利一切都是未知啊.
从莲花的底盘换到马六设计师的设计,加上AC的电控,台湾富力的电机,和日本的18650,最后在钢铁侠身上被完美演绎成了现在的model s,实在没法让有点geek倾向的人认可他的工作是多么的开创性-尤其是很多技术门槛都远低于内燃机的相关领域,他最大的成功是做了别人不敢做或不愿做的事并成功的出售了它们.但2.5T自重的锂离子底盘电车我实在不能想象世界上只有一家企业能用它在高动力自重比的交流电机上实现500k的续航,这与我有限的相关知识相去甚远.也许你也可以试着相信一下其它厂商由于安全或者充放电控制复杂的原因不愿意选择这种方案?
(特斯拉的交流电机动力自重比接近5的样子,比亚迪的永磁直流电机约3.5吧,自重2.4T的e6续航也有300了,虽然一个白富美一个大屌丝,其它配置也没法比,但单讲续航,个人认为在同样储能方案的情况下,无法相信没有第二家可以做到)
至于抱大腿,实在没法认同啊,原因前面讲了,奔驰入股相当程度上是因为musk成功的在8周内改装了一辆smart出来,again,他成功的完成了本次营销,宝马和奥迪的不以为然我能理解为不屑这样的合作吗?丰田的入股也是有背景的,它的一条线在入股之前就被收了,很早就有过接洽,后来入股了接近10%,现在呢?2.8%?为什么?它选择了不一样的技术路径而已-氢能源.现在说锂电方案超过氢能源方案也很难有定论吧?
说来有点屌丝心态,比较看好更接地气的方案厂商.确实特斯拉够酷,就连生产线都很牛,但毕竟奔驰"发明"了量产内燃机汽车,但把汽车卖成家用品的是福特(奔驰倒是一直都很高大上,福特倒是日子不好过,说起来好像这句话在支持裸板呢...逻辑有点乱了啊><)但是在创业者这个角度上似乎又很难坚持市场论了-似乎比较geek一点的人更在意是谁做了原始工作而不是谁提供了优良的管理?还是对"万恶的资本家"有点嫉妒啊...总之有点主观有点以偏概全,一家之言,吐了就快了
裸板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