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473阅读
  • 41回复

[经验分享]给Y架的小梁加垫片改善刚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48697
金钱
71655
威望
4974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3-08-21
回 28楼(落星) 的帖子
04款HSL、还有20周年纪念版,车首部位都偏软。。。并不是头管软,而是车架主梁与立管结合部位的支撑刚性不足。

风行的YA1818,虽然仍有细节上的不够完善,却在车首刚性方面有了明显改善,摇车时的感受与YA883差别明显。
发帖
2438
金钱
2204
威望
1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3-08-21
回 30楼(zhangt71) 的帖子
用了碳叉是不是更惨?

发帖
48697
金钱
71655
威望
4974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3-08-21
Re:回 30楼(zhangt71) 的帖子
引用第31楼lading04于2013-08-21 22:16发表的 回 30楼(zhangt71) 的帖子 :
用了碳叉是不是更惨?


原因应该在车架本身,与碳叉没什么关系吧。
发帖
2438
金钱
2204
威望
18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3-08-21
回 32楼(zhangt71) 的帖子
算是设计小缺憾了。
发帖
87
金钱
93
威望
1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3-08-21
最简单的办法,用钢丝+胶皮做垫片,钢丝越细越好,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应该不错。其实1mm厚度的胶皮就够了,由于有钢丝扣住,胶皮掉不出来,不用担心钢丝磨损结合面,因为它会陷进胶皮里。目前使用已近一年,效果良好。
见下图:




1条评分
落星 金钱 +2 好方法,赞一个! 2013-08-22
发帖
704
金钱
794
威望
71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3-08-22
引用第34楼淡淡de无聊于2013-08-21 23:23发表的  :
最简单的办法,用钢丝+胶皮做垫片,钢丝越细越好,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应该不错。其实1mm厚度的胶皮就够了,由于有钢丝扣住,胶皮掉不出来,不用担心钢丝磨损结合面,因为它会陷进胶皮里。目前使用已近一年,效果良好。
见下图:
[图片]
[图片]
.......


好主意!
发帖
578
金钱
572
威望
2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3-08-22
这个结构本身不是可以调节的么?在焊接的时候应该都配对好了吧

怎么有那么多需要补强的



发帖
1936
金钱
2064
威望
9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3-08-22
引用第28楼落星于2013-08-21 21:44发表的  :
04款的不是有牙的吗?我感觉05后才开始软的啊,我原来那台HXX配合有牙头管硬的1B

是有牙的,比较细,可能是上管连接处有塑料套比较软。
总体看大行头管铰链都不大,尤其老款调节处还有塑料垫片。
和大梁折叠扣一样,越大连接面积越大,刚性也好。



发帖
1936
金钱
2064
威望
9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3-08-22
Re:回 28楼(落星) 的帖子
引用第30楼zhangt71于2013-08-21 22:01发表的 回 28楼(落星) 的帖子 :
04款HSL、还有20周年纪念版,车首部位都偏软。。。并不是头管软,而是车架主梁与立管结合部位的支撑刚性不足。
风行的YA1818,虽然仍有细节上的不够完善,却在车首刚性方面有了明显改善,摇车时的感受与YA883差别明显。

开始我也觉得车首部分软可能是主梁和立管的结合刚性不足。但仔细分析:首先这部分是焊接的,而头管是铰链连接的;其次结合面积差两倍左右;另外车架是7005,而头管估计是6系的。

尤其前两个原因,导致车首软还是头管问题,后来我换了捷安特的一款头管,(铰链宽630毫米,比p8大梁的铰链还宽,大行的头管铰链还不足500)。
刚性立刻改善,只不过看起来比较粗壮。
发帖
146
金钱
139
威望
1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3-08-22
要强度,最终还是得走纵折线路。
玩过小折,才更加热爱上单车。
发帖
85
金钱
82
威望
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3-09-03
一头雾水。。。。
发帖
128
金钱
71
威望
10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3-09-04
学习了,回去我也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