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第一篇
”郑伯克段于鄢“,
郑武公与申侯之女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也就是后来的郑庄公,也算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霸主了。还有个小儿子共叔段。武姜生大儿子时不太顺利,半夜睡着睡着突然惊醒了然后产下一子,生的时候是脚先出来的(好像一般都是头先出来的吧。),那临盆肯定是很痛苦的,于是武姜心里犯怵,取其名为寤生,而且从此这个大儿子一直不讨母亲喜欢,母爱专注于小儿子共书段身上(其实本身小儿子共书段也是长得非常俊),并屡次向郑武公吹枕边风要立小儿子为王位继承人,英明的郑武公当然不会听取。于是寤生与母亲和弟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得不到母爱的寤生心里的仇恨与日俱增。即位后的寤生对其弟与母采取的是政治诱杀的手段。 把“京”作为叔段的封地,称叔段为“京城”大叔。大夫祭足劝阻庄公,庄公不听。后来叔段壮大实力,公子吕等大夫也劝阻庄公。庄公向他们表示,即使叔段有发动叛乱的实力,但多行不义,不得民心的话,不必担忧,但庄公已经设计好对付叔段的战略。前722年,太叔段勾结武姜发动叛乱,庄公立刻发兵攻打段的根据地“京”城,将之打败。后来共叔段流亡共国。郑庄公把母亲驱逐在颍,立誓不到黄泉(阴间)永不再相见。一年后庄公感到后悔,颍地受封人颍考叔使用“双关同义”的策略,向庄公进谏。庄公于是掘地至黄色泉水(地下水),挖隧道和母亲相见。
皇后因为宠爱小儿子而险些引起政变的事情似乎一直在上演,宫廷的斗争历来都是极其残酷的。如西汉文帝的老婆窦太后(汉武帝的祖母,也是个牛逼人物),育有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汉景帝即位后,窦太后不仅为梁王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屡次跟刘启提出要立刘武为嗣。而刘启在与梁王和窦太后进行的一次欢愉的家宴后竟然也脱口而出:“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汉景帝心里因为母爱失衡已经对母亲和弟弟很有抵触情绪,当然不可能把皇位传给梁王。但梁王心里狂喜,从此陷入了对权利和皇位的狂热追逐中。其实这本没有什么不对,梁王始终都没有明显的叛变的迹象,在平定七国之乱时还立了不小的功劳,只能说生不逢时,景帝也算是位明君,他没有任何机会,最好郁闷而终。来世千万别生在皇家了。
发现太长了,还是来扯一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历史好了,那个时代很精彩。
[ 此帖被hengyuntayue在2014-10-11 14:1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