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63阅读
  • 11回复

[综合讨论]关于大行p8坐管下方开裂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3
金钱
176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突然看见关于坐管套夹下方开裂的帖子http://bbs.77bike.com/read.php?tid=7185  ,感到很吃惊。很多车友也对原因做了分析,众说纷纭。我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原因有三:
1,裂缝处受到坐管杠杆的拉力
2,坐管夹经常松开和夹紧。断裂位置金属活动是有一定的幅度的,每次松开和夹紧相当于往两个方向弯折裂缝处的金属片,当次数累积到一定的程度,金属的延性就会达到上限,开裂难免。
3,结合以上分析,倘若该处设计不合理,造成坐管杠杆受力点位置在车后叉焊点之上而直接作用于坐管夹后壁,裂缝位置就会受到拉力,在弯折达到一定次数之后该处金属疲劳延性消失,无法抗击拉力,裂缝随之产生


解决的办法如下:
第一,把与后叉接触部分的坐管套筒内壁增厚,做成稍微的适当凸起的一小片,使得坐管杠杆作用力直接作用于更加结实的车后叉而非坐管套筒后壁,使得开裂处受到的拉力得到有效化解。
第二,适当增加坐管套筒活动部分金属的韧性,避免使用脆性过大延性过小的金属制造车架,而多采用铝合金等等延性大于刚性的金属,同时,把坐管套做得更加贴合坐杆减小金属弯折幅度,这样就能大大改善金属疲劳,增加使用次数


如果厂家按照这样的办法进行设计车架,那么就不会有这么多车友反映开裂的问题了


[ 此帖被嫪毐在2014-11-23 12:59重新编辑 ]

发帖
6925
金钱
9754
威望
-4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11-23
沙发。
发帖
1834
金钱
2055
威望
76
贡献值
0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11-23
座杆夹头的厚度完全可以设计的更贴身,管内径可能有35左右,实际上座杆33.9,不要变径套再加厚1毫米没问题,而且大行之类的车架大梁太低,导致座杆抽出过高,杠杆结构过长,重力被放大的比率更大
不过开裂的最关键还是重量过大,锁紧不足,局部受力变大
发帖
183
金钱
176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11-23
回 macos 的帖子
macos:座杆夹头的厚度完全可以设计的更贴身,管内径可能有35左右,实际上座杆33.9,不要变径套再加厚1毫米没问题,而且大行之类的车架大梁太低,导致座杆抽出过高,杠杆结构过长,重力被放大的比率更大
不过开裂的最关键还是重量过大,锁紧不足,局部受力变大
 (2014-11-23 11:55) 

p8的座杆有多长?
发帖
1834
金钱
2055
威望
76
贡献值
0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11-23
回 嫪毐 的帖子
嫪毐:p8的座杆有多长? (2014-11-23 12:25) 

俺量量……全长64,158身高拔出31,不含座垫高
发帖
183
金钱
176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4-11-23
回 macos 的帖子
macos:俺量量……全长64,158身高拔出31,不含座垫高 (2014-11-23 12:29) 

全长54不含坐垫高,拔出26到33都可以。不管身高如何,坐杆长度已经足够,不会是问题。而人的重量如果不超过载荷上限,不应该成为开裂的根源。受力不合理以及延性不足才是根源
发帖
259
金钱
298
威望
4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11-23
我的也是,现在暂时在坐管套处加了一块可乐灌铝皮,减少弯埑效应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发帖
259
金钱
298
威望
4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4-11-23
其实这里设计有问题,开槽应该是在后面会好些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发帖
183
金钱
176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4-11-23
回 呆若木鸡 的帖子
呆若木鸡:我的也是,现在暂时在坐管套处加了一块可乐灌铝皮,减少弯埑效应
 (2014-11-23 13:09) 

在座管套内壁后侧,也就是车后叉焊点对应位置加一块,略紧即可。切记不可把增厚片放在焊点位置之上!!!
发帖
1834
金钱
2055
威望
76
贡献值
0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4-11-23
回 嫪毐 的帖子
嫪毐:全长54不含坐垫高,拔出26到33都可以。不管身高如何,坐杆长度已经足够,不会是问题。而人的重量如果不超过载荷上限,不应该成为开裂的根源。受力不合理以及延性不足才是根源 (2014-11-23 12:45) 

比起公路山地就露出很多了,放大效果更明显,如果他有一次没夹紧,力会承受到大梁焊接位以上也就是夹头位置,这类管夹都是要无缝隙无旷量才能保证稳固性,而这个位置还用变径套转了一下更要拉紧
发帖
183
金钱
176
威望
5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4-11-23
回 macos 的帖子
macos:座杆夹头的厚度完全可以设计的更贴身,管内径可能有35左右,实际上座杆33.9,不要变径套再加厚1毫米没问题,而且大行之类的车架大梁太低,导致座杆抽出过高,杠杆结构过长,重力被放大的比率更大
不过开裂的最关键还是重量过大,锁紧不足,局部受力变大
 (2014-11-23 11:55) 

“开裂的最关键还是重量过大,锁紧不足,局部受力变大”——关键还是旷量过大,局部金属活动量大,容易引起应力集中,金属疲劳,延性耗尽。所以在筒内壁后叉焊点处增加易拉罐垫片(可以适当往下和往上延长)减少旷量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发帖
6996
金钱
41482
威望
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4-11-23
还真没遇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