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编这几个轮的经验(拆拆装装编了有5、6次,期间后轮还拉断辐条,只得重新购买),论坛大佬有句话诚不欺我:
一杯茶一根烟,一调就是一整天。
理解并熟练掌握编法要领后基本十几分钟就能编好轮组。真就是一拧螺丝(辐条帽)工作而已。但编好后,调整轮组才是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且我还没有什么专业工具。真*只有一个辐条扳手。好在是编的车轮就是用在自己的车架上。那车架就是最好的调圈台了。于是土法调圈台再次上岗:
确保轮轴固定到位而且定死。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叉间距,计算居中位置,在一侧做好扎带标记。这样一次性就能完成偏摆、跳动和正心居中三项调整。
这个过程敲出来看字非常简单。原理大家都比我经验丰富。但真的非常耗时,而且极端需要经验。对初期的新手来说尚未掌握轮组调整的诀窍,前后两个轮组调整耗时总计超过了20个小时。其中前轮结构简单且完全对称,用时较少。后轮用时非常多。
调整过程中,辐条张力的大小基本靠把OCR的轮子放在旁边,手捏辐条来“测”。对于没有工具的人,最难的是保持辐条张力足够平均,好在网络教程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办法:靠听。拨动轮子后用撬胎棒一路叮叮当当的敲过去,然后发挥玩音游的特长吧。
于是在调整张力差不多→修正偏摆→再修正张力→又修正偏摆的过程中,渡过了愉快的(?)中秋假期。
调整过程中按照教程指引,还进行了两次路试。每次10公里左右。其中有次路试还恰逢本地77几位车友小聚,凑个热闹一起遛了会儿车。跟着一位大腿一路猛骑到35+。然而大腿骑的还是折叠小轮,而且气都不带喘。果然体能还要多训练啊。
但好在教程都非常有用。路试后再调整,偏摆变化会极速下降。两次路试后基本不再产生较大变化。应该是进入了稳定阶段。但新手头次编的玩意儿具体能用多久还有待考验。另一个副效果是调整太多次,辐条帽看起来都很破旧了。完全不像新轮组。
本环节的经验:
辐条扳手一定要买质量较好的。否则在大扭力时极容易搞花辐条帽。而且废手。
教程多数会提到编轮时要给辐条螺纹上润滑油。请照做。
公园教程的小工具特别实用,在此也安利大家:牙千小竹棒剪掉尖头用来装辐条帽。方便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