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flayer:1,这里可以召唤小裸,让他讲讲机械结构。我个人粗浅的认知,铰链转点之所以可以转动,是因为有间隙,有间隙那就影响力传导。合适否转动毫无联系。
2,软性材质避震就不谈了,弟中弟。手动锁死连接看似好一点,只是好一点,间隙还是存在。不信就多看看锁死位置的磨损。
3,构架几 ..
(2023-09-13 18:55)
工科生,研究生帮导师一起探索过避震座杆(Canyon的VCLS 是他的专利卖给Canyon:他是这样说的
)
下面是我的观点(只有定性分析,定量数据现在没有。。。):
1. 如果是从骑行省力/提高功率的目标来讨论刚性,那最利于省力的刚性,并不是越大越好,
原因如下:大部分人骑行的路面是有坑洼(场地自行车除外),坑洼会对于车轮会有与骑行方向相反的冲击力,如果是纯刚性体,那将会把这些力都原原本本传递到车上,阻碍车辆骑行,如果有办法能够减弱刚性,吸收这些阻力,实际上会提升骑行效率,但是你肯定会说,刚性差了,那也会泄力啊;
2. 那么什么样才是最省力的“刚性”呢? 应该是能够减少 骑行者将生物能传递到自行车转换为机械能 过程的损耗 (这个需要刚性强),同时吸收骑行过程中坑洼阻力对于自行车动能的损耗(这个需要适当减弱刚性);
那既要加强又要减弱?这不是矛盾吗?不是的,学过材料的同学应该知道各向异性,就是在不同方向上材料的特性是 不一样的,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车架的不同方向上实现不同的刚性,以达到上述目的,这也是为什么碳纤维(根据纤维排布和纤维材料实现各向异性)车架如此流行。但如果是传统金属材料,各向异性的特性明显不如纤维材料,所以就需要从结构上去分析;
但是大家都没有车厂的数模和CAE,台架数据,我咋知道哪个好呢,所以我相信从有经验的车友的骑行感受,也能给出一个判断,以往去做一个详细的定量分析就像写论文一样,咱们没有设备,没有材料,没有测量标准,很难做的非常完备。
上述就一点自己的想法,欢迎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