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车要从车架开始 那么改车的思路就要以车架特性为起点了
这个架子买之前就在网上和别人口中听到过各种各样的消息:
1,做工好 质量稳定
2,高速状态蛮稳定
3,头管比较硬 但是有异响概率较大
4,重
入手之后我发现这些多少都有些道理 但是我最关心的还是车架本身的几何问题
几何问题以当时我的理解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一来是座舱空间 也就是把横到坐垫的距离 这一点好在khs可以自由的更换把立 问题不大 大不了多买几个把立挨个试
二来是坐管角度 这个非常关键 直接影响到能否获得合理的蹬踏角度 直接影响骑行的效率与舒适度 我专门量了一下khs官方图片的角度 发现是70度左右 比常见的73度小了不少 心里咯噔一下 这也让未来的坐管和坐垫选择要倍加小心 引用一张原装图片
三来是五通高度和三轴间距比例等 这一点khs当时一直备受好评 就不用担心了
所以怎样获得一个几何上舒适的khs 就是第一道难题了 跟70的坐管角度作斗争!
思路无非就是以下几个
1,后轮换451 修正角度 (毙掉,不和谐 后叉不支持 而且抬高五通)
2,用铣刀铣掉车架头管下方的部分(补强片下方大约有1cm的空间)从而修正角度(毙掉 操作不可逆 强度有损 而且会一定程度影响前叉角度 而且对于角度修正效应微乎其微)
3,其他维持原装 挑选合适的前飘坐管或者可以把坐垫装的比较靠前的天平坐管(似乎可行 刷淘宝去~)
由于已经对tune speedneedle情有独钟 所以挑选的坐管必须得是上下锁紧
由于我极为讨厌变径套 更喜欢粗一点的坐管 可以在相同材料下提高刚性 所以需要29.2口径的坐管
由于要修正坐管角度 所以要选择前飘或者天平头坐管
这三个条件一加持 坐管就很(mei)好(de)选(xuan)了。。。。
这个便宜的坐管就成了几乎唯一的选择,这个坐管的天平头不会向后延伸, 所以可以把坐垫装的很靠前 装车一试 曲柄放平的时候我膝盖前段正好超过脚踏轴心不到10mm 恰在shimano推荐的坐垫set back位置 缘分啊~~
这里多说两句,其实碳轨坐垫不太适合用超轻天平头 因为有掰弯坐轨的力矩 安全其实有些隐患 而且由于碳轨的弹性 经常会前后移动
这种上下对齐锁紧的坐管夹紧结构才是tune坐垫最佳拍档 夹紧后纹丝不动~
买回来之后发现重量实在略重 以前用的超粗超长的saso碳杆才280多g,这么细的坐管就超过300g了 情何以堪
所以赶紧买两个dahon钛圆柱锁死螺丝换上 长度居然刚刚好~ 坐管最下方也学着高级坐管来一刀~ 最终重量也就这样了~~
原装坐管夹也太重 买个屌丝锁死款 奖励一颗钛螺丝~~
轮组经历了好几个版本
圈却没有变过 除了没有用过的碳刀之外 铝框里面 xr240是我心中性能车目前最优解 靠谱的重量 靠谱的强度 配合马牌或者松下都可以轻松徒手拆装外胎 压根不用翘胎棒。。。
之前花鼓用了很长时间的久欲171+172的组合 说实话非常的靠谱 非常的省心 过了磨合期之后也非常的润 花鼓几何也不错 但是就是重量稍微重了点
后来看到dati r1问世了 还没见过论坛有人尝鲜 我就先吃了个螃蟹 还是比较满意的~~
辐条的话也用过几个版本 以前是前轮psr 1.5变径条 后轮驱动侧2.0 pillar 非驱动侧sapim laser 用了近两年之后觉得想尝试一下扁条了~~
所以就有了目前的轮组 前轮20线的pillar 1420 后轮驱动侧12根1420 非驱动侧sapim laser~~
重量我已经比较满意了~~风阻我比较迟钝感受不到区别 不过润度更上了一层楼~~
对于外胎 也就经历过两个方案 马牌GP和松下 minits lite pt
前者算是1.0的外胎里路感最好的了吧 唯一的缺点算是侧壁比较脆弱 我手上的GP都是死在侧面被小石子之类的划伤 所以骑烂路的时候就特别的不省心
后者速度比前者确实要差一截 但是胎宽了之后气压也降低了 所以路感更Q一点 而且可以减少11T飞轮的使用频率 而且顺便减重了~~
内胎么就是老一套 世文SV6A 68g的重量 超低的价格 很知足了 就没再考虑 松下超轻内胎~~
[ 此帖被dahaoren在2014-03-22 23:1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