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834阅读
  • 60回复

[经验分享]终于解决了V刹啸叫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42
金钱
106
威望
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3-06-28
引用第24楼bingol于2013-06-28 23:40发表的  :
楼主属于纠枉过正
裸版的说法有理,但并不代表唯一正确的理由,你要证明,需要控制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仅仅垫圈顺序不同的前提下一个叫一个不叫,问题是你手工安装怎么保证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我一直就照你认为不叫的装法装的,但一样有叫的时候,是不是我也就因此可以否定你的观点了?

现在换垫片能使啸叫起变化,就证明“垫片与啸叫问题无关”是错的

如果你想以“换垫片有时仍会啸叫”为由否定这一点,你得证明“啸叫只和垫片有关”,这显然不能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3-06-28
引用第25楼zhangt71于2013-06-28 23:42发表的  :
你在改变垫圈位置的时候,必然地就已经改变了原先的刹皮安装位置和角度设定,这是前后变化的根本所在。  

这种说法和“靠调垫圈解决声音问题”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不科学的。
发帖
142
金钱
106
威望
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3-06-29
引用第25楼zhangt71于2013-06-28 23:42发表的  :
  AVID官方的说明书,已经明确指出了垫圈可以有多种组合,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不同宽窄的轮圈、不同V刹基座下实现V刹正确设定的需要,只要能够使刹臂角度正确,各种垫圈组合方式都是正确的。
  共振啸叫的原因有多种,刹皮、轮圈、污染、刹皮安装角度,甚至与V刹本体的结构紧密度都有关系。你在改变垫圈位置的时候,必然地就已经改变了原先的刹皮安装位置和角度设定,这是前后变化的根本所在。
  无论垫圈在内、在外,都会有很多啸叫的情况发生,并不是只要将薄垫圈放在内侧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你的结论站不住脚。不是打嘴炮,要说实践,这里很多人的实践不会比你少!
.......

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并不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这已经说明咱们的理解层次差异了。
你的话里我唯一不同意的改变角度说,前面已经解释过为什么不同意了。(注意,我不是不同意改变角度可以改善啸叫,只是不同意换垫片过程中无意改变了角度这种说法)
至于其它的,我从没对此表示过异议,不必都打出来吧。

发帖
47316
金钱
67730
威望
4799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3-06-29
引用第31楼coolsear于2013-06-28 23:55发表的  :
这种说法和“靠调垫圈解决声音问题”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不科学的。


  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白:并不是因为换了垫片就解决了声音问题,而只是因为刹皮安装位置和角度设定发生了变化。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3-06-29
引用第28楼bingol于2013-06-28 23:53发表的  :
或者换个思路,请楼主看看山地有几个这么装的?那是不是山地就都该啸叫呢

这也不对。假设确实是共振引起,且通过垫片可以调节固有频率,那么不同的V刹,不同的刹皮安装位置等等因素,加上轮圈、刹皮的匹配(振动源)都是是否共振的决定因素。不同的垫片长度,只是其中一环,和其它因素同时符合一定的条件才会引起共振。

发帖
47316
金钱
67730
威望
4799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3-06-29
引用第32楼nicenick于2013-06-29 00:01发表的 :
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并不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这已经说明咱们的理解层次差异了。
你的话里我唯一不同意的改变角度说,前面已经解释过为什么不同意了。(注意,我不是不同意改变角度可以改善啸叫,只是不同意换垫片过程中无意改变了角度这种说法)
至于其它的,我从没对此表示过异议,不必都打出来吧。


  不同意换垫片过程中无意改变了角度这种说法?你前面引用了罗素的名言,那么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一定听说过?我也引用一句名言: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你在拆下刹胶、重新排列垫片组合、又重新安装紧固的过程中,必然地改变了上一次的安装设定,这一点还有异意吗?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3-06-29
引用第33楼zhangt71于2013-06-29 00:02发表的  :
  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白:并不是因为换了垫片就解决了声音问题,而只是因为刹皮安装位置和角度设定发生了变化。

是很明白,但你不能证明这个结论,无法科学的否定这种可能性。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深信而已,“嗯,一定是角度的原因而不是长度的原因”,和楼主没有任何区别。
发帖
142
金钱
106
威望
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3-06-29
垫片改变共振频率,应该纳入V刹啸叫的诸多考虑因素内,我觉得没什么好多说的了,就此别过吧各位。

发帖
47316
金钱
67730
威望
4799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3-06-29
引用第28楼bingol于2013-06-28 23:53发表的 :
或者换个思路,请楼主看看山地有几个这么装的?那是不是山地就都该啸叫呢


  手头恰好有一个极端的例子,证明垫片的内外厚薄并不是产生啸叫的必然原因:



  我这台鸟车前些天换了轮组,LP的轮圈较原先的DA16窄很多,于是把V刹上的厚薄垫片调换了顺序,改成厚垫片在内、薄垫片在外,安装后发现即使这样刹胶角度仍不够理想,于是又在内侧厚垫片上额外增加了两个薄垫片。。。目的无它,就是为了实现正确的刹臂角度。

  --无论是之前的外厚内薄、现在的内厚外薄,均从无啸叫异响的情况发生。

发帖
47316
金钱
67730
威望
4799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3-06-29
引用第37楼nicenick于2013-06-29 00:13发表的  :
垫片改变共振频率,应该纳入V刹啸叫的诸多考虑因素内,我觉得没什么好多说的了,就此别过吧各位。


  那么再换一种假设:如果我在保持原来垫片位置的前提下,通过重新安装刹胶而解决了啸叫异响的问题,那又当如何?
发帖
1226
金钱
901
威望
12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3-06-29
20寸的车的话是没错的,对于14or16寸的车的确是要垫圈互换,角度就不会张得这么开
20寸你也这个角度装下试试就知道内缩的多明显
裸板支持的也只是SD3的缺点,并不是说明这个问题。
垫圈只是为了改变刹臂的角度
[ 此帖被叉烧在2013-06-29 01:21重新编辑 ]
还是骑车好玩,折叠车群368871610

发帖
47316
金钱
67730
威望
4799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3-06-29
回 37楼(nicenick) 的帖子
  前面说这么多,其实真正想说的就一点:通过改换垫片顺序位置来消除异响的方法,从出发点说就是错误的!

  刹胶上的厚薄垫片应该怎样设定,只取决于V刹的安装环境,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保持刹臂处于正确的角度,这才是垫片设定的唯一依据。

  至于啸叫异响的问题,实际情况比较复杂,有许多种可能性,在各款不同V刹、不同刹胶、不同轮圈等有不同的可能性,逐一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就是了,小事一桩。你的问题就在于过分的主观性,以个例代替了共性,先就定下调子,只有自己的办法是正确的,别人的都是错误的、是打嘴炮,殊不知别人的办法也同样是来自于实践、也同样曾被实践验证为正确。

发帖
12382
金钱
13223
威望
531
贡献值
4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3-06-29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把啸叫调没了,而在于把啸叫调出来…,谁有本事再现啸叫,他的话就有说服力。
1条评分威望+1
150448215 威望 +1 此话有理 2014-08-08

发帖
12382
金钱
13223
威望
531
贡献值
4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3-06-29
擦,刚才哥做了个非常无聊的实验,添一下自己的中指,然后用其摩擦各种物体,包括台面玻璃,实木家具,自行车架,乃至车圈刹车边,惊讶地发现这些被摩擦的对象都会轻而易举地的发出吱吱声…
如果这个实验的原理与啸叫相同,那么基本上可以排除长度和频率作为啸叫产生的主因这种可能,因为发出声响的要么是我的中指,要么是车圈,和刹臂垫圈无关。

好了,我现在要去像老大解释下我没有神经病了…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3-06-29
引用第43楼yikki于2013-06-29 02:45发表的  :
擦,刚才哥做了个非常无聊的实验,添一下自己的中指,然后用其摩擦各种物体,包括台面玻璃,实木家具,自行车架,乃至车圈刹车边,惊讶地发现这些被摩擦的对象都会轻而易举地的发出吱吱声…
如果这个实验的原理与啸叫相同,那么基本上可以排除长度和频率作为啸叫产生的主因这种可能,因为发出声响的要么是我的中指,要么是车圈,和刹臂垫圈无关。
好了,我现在要去像老大解释下我没有神经病了…

也可能因为你的手指可以轻易被你的大脑精确控制以合适的压力、角度及速度划过,适配发声物体的频率。
[ 此帖被coolsear在2013-06-29 05:24重新编辑 ]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3-06-29
Re:回 37楼(nicenick) 的帖子
引用第41楼zhangt71于2013-06-29 01:14发表的 回 37楼(nicenick) 的帖子 :
  前面说这么多,其实真正想说的就一点:通过改换垫片顺序位置来消除异响的方法,从出发点说就是错误的!
  刹胶上的厚薄垫片应该怎样设定,只取决于V刹的安装环境,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保持刹臂处于正确的角度,这才是垫片设定的唯一依据。
  至于啸叫异响的问题,实际情况比较复杂,有许多种可能性,在各款不同V刹、不同刹胶、不同轮圈等有不同的可能性,逐一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就是了,小事一桩。你的问题就在于过分的主观性,以个例代替了共性,先就定下调子,只有自己的办法是正确的,别人的都是错误的、是打嘴炮,殊不知别人的办法也同样是来自于实践、也同样曾被实践验证为正确。

你前一半说得很对。垫片的位置取决于V刹的正确角度,而不该单纯为了消声而换垫片的位置。

但你后一半说得不对。楼主没有说别人的方法不正确,而是在批判毫无根据的否定垫片位置和声音的内在联系的这种行为。这种否定从出发点说就是错误的,没有任何科学的态度,而且逻辑上也讲不通,过分主观性,先就定下调子,只有自己的办法是正确的,别人的都是错误的。为什么不能批判?所以楼主批判你们和你们批判楼主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我想说,这两者其实是本质不同的!楼主并没有说你们的方法不对,也并没有说他的方法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一定得他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只是想说他这个方法也成功消声了,而你们却纷纷毫无根据的说楼主的方法不对,消不了声,消声是其它原因凑巧,但唯一的根据只是主观经验而非客观科学。所以讲理的话,楼主有理,他其实没说错什么话,你们却无理,你们说的明显有问题。
[ 此帖被coolsear在2013-06-29 05:24重新编辑 ]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3-06-29
作为一个在这个问题上彻彻底底的中立者,我觉得很奇怪的是一个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实验或逻辑论证才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能轻轻易易的把它否决掉还觉得理所当然。顺便赞一下43楼,至少进行了额外的探索而不是盲目下判断。

发帖
47316
金钱
67730
威望
4799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3-06-29
回 45楼(coolsear) 的帖子
  你这只不过是在和稀泥。

  关键在于,楼主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本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并且楼主此贴并不仅仅是证明自己的方法可行,还引申并支持到另一个相关的贴--同样基于对垫片使用的错误认识,之后又将所有的不同意见一律定义为“胡乱打嘴炮”、“恶习”,你觉得还有什么可说的?

发帖
12382
金钱
13223
威望
531
贡献值
4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3-06-29
啸叫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汽车皮带传动,制动也会产生啸叫,篮球鞋与潮湿的光滑地板极易发出啸叫音,所以我觉得啸叫对震动载体的固有频率不敏感,是摩擦状态极度变化的表象。

我的车手变配中臂+ks,调校的状态算较好的,在实际骑行中急刹无啸叫。但如果空载不做人,向前施力缓慢推行的同时极缓慢轻柔的握前轮制动手柄刹车,在临近前轮抱死的状态下也很容易发出类似啸叫的声响,同时手柄感受到来自车体的明显震动。

发帖
5170
金钱
7956
威望
383
贡献值
4
爱心值
4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13-06-29
回 46楼(coolsear) 的帖子
你说的正是我想对楼主说的
他根本什么都证明不了,倒是开始说别人打嘴炮,恶习了,那他不是恶习?
前面我完全就是在模仿楼主的逻辑而已,其实我们都连毛也证明不了,说它对说它不对都站不住脚,我觉得楼主不过是从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路,可有尽头?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13-06-29
Re:回 45楼(coolsear) 的帖子
引用第47楼zhangt71于2013-06-29 07:52发表的 回 45楼(coolsear) 的帖子 :
  你这只不过是在和稀泥。
  关键在于,楼主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本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并且楼主此贴并不仅仅是证明自己的方法可行,还引申并支持到另一个相关的贴--同样基于对垫片使用的错误认识,之后又将所有的不同意见一律定义为“胡乱打嘴炮”、“恶习”,你觉得还有什么可说的?

这叫和稀泥??明明是个在座的所有有人都无法证明的问题,对不能证明的事情持保留态度的叫和稀泥?

垫圈该怎用和垫圈能不能对声音产生影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论点好吗?逻辑上毫无联系。如果你们说垫圈不该那么用当然没错。但你们说声音一定和垫圈无关,那就不对了,论据呢??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13-06-29
这年头,不站队就是和稀泥?其实我还自以为跟"科学态度"站一队呢。。。。。哎,伤心了。

发帖
29671
金钱
82694
威望
3413
贡献值
248
爱心值
4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13-06-29
我最近也在研究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13-06-29
Re:回 46楼(coolsear) 的帖子
引用第49楼bingol于2013-06-29 09:35发表的 回 46楼(coolsear) 的帖子 :
你说的正是我想对楼主说的
他根本什么都证明不了,倒是开始说别人打嘴炮,恶习了,那他不是恶习?
前面我完全就是在模仿楼主的逻辑而已,其实我们都连毛也证明不了,说它对说它不对都站不住脚,我觉得楼主不过是从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这个问题很简单,啥菜都不会做就不能评价大厨的手艺吗?"打嘴炮"、"恶习"有没有说错,不在于楼主能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在于被喷"打嘴炮"、"恶习"的人的观点有没有说错。所以这个问题明显是100步笑50步,而非50步笑100步。当然,楼主一来就这么说,表达方式很有问题,但和观点的对错无关。
发帖
2887
金钱
2110
威望
234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13-06-29
通过某种调整再把声音弄出来是最有力的凭据,lz在改变垫片的同时还不可避免的带来其它改变,比如刹车块角度,v刹弹簧的张力,弹簧杆和v刹臂接触的行程等,刚好解决了问题。马上断言一定是垫片"错误"有点欠说服力。
再考虑极端一点,如果之前刹车快沾水了,这个必然响,我经历过,而在换垫片的过程中水干了,也许即使不换垫片也不响了呢,呵呵

发帖
5170
金钱
7956
威望
383
贡献值
4
爱心值
4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13-06-29
是这么回事
路,可有尽头?

发帖
11588
金钱
10933
威望
405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13-06-29
反正哥是根据每部车的设定,不偏移不啸叫就行,有什么好嘈的!
屎弗痕!斋折腾!心中有貂!话知你嚣!

发帖
29671
金钱
82694
威望
3413
贡献值
248
爱心值
4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13-06-29
我最近研究了一下v刹叫嚣的问题,心得如下

有水肯定响,比如我412从空调房拿出来,车圈上必然会有水气,这个时候刹车肯定会叫两声。过几分钟就一点不叫了

另一种常见问题是刹车没调好,比如左右刹车皮和圈的距离不等,导致一边碰到圈的时候,另一边还没碰,就会有响声

有一种狗血情况,就是刹车皮左右都调对称了,但是慢慢捏紧刹把,会发现是一侧的刹车皮先贴近圈,然后另一侧才开始动
这种基本无解,只能换v刹,或者看本帖最后一句话。

如果前面说的状态都没有,刹车很高级,调的也很完美,但就是v刹叫嚣(后v刹一般没有叫声)
这个时候就跟刹车皮形状关系很大,传统的山地刹车皮,前短后长结构,这种用在小轮上很容易叫嚣。
dahon原装的刹车皮都是这种前后等长的。虽然劣质低端,但就是没声音。
理论上分析,大概是因为刹车尾部太长,又只是部分接触车圈,导致产生刹车共振,引起巨响。
如果换成那种前后一样长的,就立刻没声了。比如彦豪代工lp的那种短臂v的刹车壳就是这种。

如果一切一切努力都没效果的时候,建议换ashima的刹车块。包治百病。

发帖
12382
金钱
13223
威望
531
贡献值
4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13-06-29
碟刹会不会叫
发帖
11
金钱
12
威望
2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13-06-29
我换了SD7以后为什么感觉后面两边角度不一样。后面把一个垫片拿掉看过去看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