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环法,当时的参赛选手还未佩戴专业骑行手套与百年前美国篮球鞋从运动鞋概念里清晰地划分出来一样,骑行手套作为骑行装备的细分专业产品,也使得车友将其作为与骑行服、骑行头盔一样重要的地位。骑行手套为骑车人员专用手套,根据不同类型自行车,可分为山地车手套、公路车手套以及速降型手套,另外有一些品牌推出的专门针对极限运动设计的手套,不管是从身体的安全度还是从骑行的舒服度上,都有这样的必要性。根据时令季节,有半指和全指之分。手掌部位做加厚处理,根据定位和适应情况不同,掌心垫所用的材质也各有差别,例如公路车掌心垫明显比山地车手套的薄很多。如果你的车把是平把,不戴专业手套抓握平把,压力直接传达到主控拇指、食指、中指及一部分无名指的正中神经,造成手麻、手指疼痛、无力,医学上称为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长期压迫正中神经,会导致拇指、食指、中指的感觉丧失,肌肉萎缩,手部神经疼放射至肩肘关节。如果你使用弯把,不戴专业骑行手套握弯把或手变位置均会压迫、过度延伸尺骨神经,引起尺骨神经病变(Ulnar neuropathy)。尺骨神经控制人的无名指和小指,短期压迫会使无名指或小指发生麻痹、无力的状况;长期压迫会使无名指及小指失去知觉,无法完成正常的指部卷曲动作,尤其以小拇指最为严重。只要是运动自行车,腕关节都是紧张负荷状态,由于骑行者采用了不同于休闲骑车的坐姿和握把方式,这就让腕关节长期处于非正常的紧张状态,其对神经和肌腱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终身性的。骑行手套的特殊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缓解对腕关节的压迫,将其与普通手套背面朝下平铺后进行对比,你会发现它的正面不是平的而是上翘的,这恰恰与骑行者握把的姿势是吻合的。由此可见,只要是由手把持的两个轮子运动,对于双手的保护仅次于脑部。一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意外,在双手着地时,能够有效防止擦伤、割破双手。
手套的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
车友对骑行手套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手套自身功能层面,其实在正确的认知里,骑行手套具备主动安全以及被动安全两方面(这听起来是不是像沃尔沃汽车的安全功能介绍?)防摔车保护。翻车时,骑手经常会用手掌先接触地面以使身体缓慢着陆,如果没有手套进行减震,这样的动作容易使手掌被磨破并严重损害关节部位。避震功能。掌心垫加厚处理,减轻对双手的冲击力。防滑功能。掌心以及手指背一般都有滴胶,有的采用具有一定阻尼的超纤布,能都起到防滑功能。如今不少品牌在手套上增加了反光条/反光涂层,在夜间骑行时对面来车或者侧方来车时,能够有效提醒对方。吸汗、透气与防滑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自行车处于高速运动状态时,骑手对自行车的操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上功夫,若未佩戴手套,双手出汗难受是其次,出汗导致的滑动存在不安全因素。难以想象在没有佩戴手套情况下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在选材和细节上的考量,都体现在骑行运动状态下双手及人的感受环境应对。莱卡面料因其对肢体伸展自如而毫无压迫感,被广泛用于手套的背面以及指插材料上,具备很好的吸湿排汗透气性。手套掌部应该全衬防滑耐磨的防滑胶粒革材料或者真皮材料,能增加摩擦力和附着力,手套应该伸缩自如并紧贴手部让手指运用自如,能增加摩擦力附着力。目前主流的掌心垫材质为SBR或GEL(更高规格),能有效吸收车把传来的震动和冲击。手套腕部应有弹性收紧设计,手套腕口部还应加长设计。手指弯曲处采用织物面料,符合ren ti工程学的手指部弯曲设计,这样的设计增强了手指的灵活性,同时也具备了透气功能。山地车手套以吸震为主,衬垫处较厚,在手背部分加防护材质,减少摔伤或摩擦时造成手部的伤害。公路车手套强调轻便,衬垫处叫薄,同时注意防滑设计。值得一提的是,给小朋友选购手套,除了尺寸合适外,通常不需要太多吸震等功能性,而以强调防滑安全性为主。防滑以及图案的针对性设计,是儿童手套的最大特征,除了头盔,手套很可能是跟车子一起出街时间最久的产品了。随着近几年国内自行车运动的兴盛,车友可以选择到的骑行手套也越来越丰富,它能够在城市平坦的路上让你双手更加舒适,也能应付郊外各种不平坦的路。
回顾专业骑行手套的发展历史,从顶级赛事到大众普及化,这或许是自行车运动作为一项大众运动最具魅力的写照之一吧。最后提醒一下各位车友:老司机都戴套!
内容来自iPhone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