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654阅读
  • 76回复

[16寸]陰雨天通勤車 Ori Mi8 平價小改+幾何修正+1000k/5000k使用評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413
金钱
6268
威望
115
贡献值
0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4-05-01
感觉楼主和张老师一样都很专业,本人新手表示看不懂。不过我看包括张老师和楼主,折叠车都有大行、ORI、鸟车,两位大师对于KHS似乎并没有什么评论,这是为什么呢啊?

发帖
12948
金钱
12949
威望
1157
贡献值
16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4-05-01
回 zhangt71 的帖子
zhangt71:  归结起来,ORI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五通高度,二是头管设定,三是座管角度。五通高度和座管角度,都需要修改车架的整体几何来实现,这个问题,其实我曾与ORI官方有过沟通,也得到认同,但改不改则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头管,外型另类就不去说了,主要是影响到使用调 .. (2014-04-30 18:53) 

其实关于头管设定,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调整下面把立的角度。实际上,运动系的AR和CR车型都是前倾头管了,只不过配件并没有单独销售

说起来以前我不觉得ORI座舱小,毕竟62CM的距离也OK了,结果骑了一段时间的53.5+9+8的公路之后再骑ORI,就觉得有点短了
ORI交流群:312718762

发帖
47861
金钱
69371
威望
4863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4-05-01
  ORI之所以不容易被接受,很大程度的原因就是那根倒L型头管的外型,而这根头管又确实是其折叠功能的需要。是否可以改个思路,用鸟车头管的左侧翻折方式去处理,似乎有可能使问题简化。不知道工厂在这方面有没有考虑过。。。还有,目前ORI折叠后,头管折叠扣高高突起,导致在我的雨燕后备厢中摆不下去,而鸟车则无此这个问题,当时也令人挺纠结的。
发帖
10
金钱
10
威望
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4-05-01
喜欢ori的前叉折叠
发帖
101
金钱
229
威望
6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4-05-01
回 iiiox 的帖子
iiiox:對,基礎面來說橫向就是黃金三角,不過還有把橫/Q-factor(曲柄對距)等縱向面問題,以及很多其它細節~
至於頸部痠疼部份,我不知你的個人身體狀況,體能,是否受過傷,更不用提你的身材細部條件等等,不但無法提供具體說明,連概括性的回答可能都是郎中所為之事。
....... (2014-05-01 01:49) 

感谢指点 我也觉得是因为手把的问题肩部肌肉紧张导致的颈部肌肉疲劳,不过求教伟大的度娘说,这是因为骑行是上身的某些不常使用的肌肉群开始发力,属于短时间的不适应,坚持骑行就会有改善,我深以为然,果然办公室族群问题多多啊

发帖
4669
金钱
5872
威望
1318
贡献值
18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4-05-01
iiiox  對折疊車,有獨道的見解,之前轉帖過一篇文。
史说折迭车
http://www.77bike.com/bbs/read.php?tid=106246
即出自他之手。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4-05-01
回 Yu蚊子飞飞 的帖子
Yu蚊子飞飞:还是没有那个水平去欣赏ORI........... (2014-05-01 02:09) 

除了幾何之外,ori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極醜的外型....

美醜價值各人標準不一,這毋須多談,要談的是整體造型的「完成度」。

上市之初,不管是原廠,還是被部份車友封為brompton killer的ori車,究竟信心是打哪兒來的?
相較於brompton連前後夾器、煞把、曲柄、護盤等等等這種細節零組件,都要搞出特有規格型號來成就,整車風格完成度之高,不管從哪個角度,那個細節,一看就是bromtom....

ori?? 不管摺疊前叉有多強,不管延伸龍頭有多神,不能車架強度都多高,外型就是一整個土炮,毫無整體感可言。除了原設計classic外型上仍有獨立性格,後來的metro系列surpaz系列簡直是大雜燴(surpaz甚至連摺疊效能及大慣性龍頭都打了折扣,越改越差),試想拿掉延伸龍頭,m系列是什麼?小小鳥?surpaz又是什麼?小mu?

延伸龍頭,歪脖子,鵝頸,L型頭管,不管怎麼稱呼它,的確是ori車外觀上最常為人垢病之處,問題是.....小布的U把,甚至是精品等級的AM車「V型把立」,拿來土炮裝在外型普遍叫好的prp,能看嗎?這就是「完成度」!! 有趣的是,小布的U把和AM的V把立,機能上都可以取代,別的不說,小布原廠也提供直把及8字把(糊蝶把/P把);反觀ori,兼具摺疊,騎乘調性優勢的延伸龍頭,不只機械意義可說是全車最精華之一,外型識別性更是突出,兩面刃的突出....處理的好,以延伸龍頭為基調,每個細節視覺統一化,全車塑造出雋永外型;處理不好,土炮思維硬上,就是歪脖子,就是醜,就是怪,就是欣賞不來,ori,是後者。

ori原廠事實上也看到了,所以搞了一個surpaz的短版延伸龍頭,還是歪脖子,不! 不只是歪脖子,摺疊後車把外突不平整,操控穩定優勢降低,幾何部份更是毫無建樹,和349ori的最後終何沒啥兩樣(這短版貨,台灣有得買)....ori原廠的確是看到了,卻走了一條墮落之路。

[ 此帖被iiiox在2014-05-02 00:02重新编辑 ]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4-05-01
回 blaze1117 的帖子
blaze1117:看起來落差真的很大,身材不好的人應該沒辦法,光肚子就卡住了,XD! (2014-05-01 02:09) 

哈哈,雖然已是中年大叔,我的確是沒啥肚子~

事實上,以我的騎乘習慣,幾何相對接近公路車的panto騎起來,比起ori/birdy這種小不拉嘰的小車,實在是舒服太多了~
有些風景,一定得走過才能體會,少數幾位時速永遠15, 20km/h的車友,大談車架鋼性意義不大,沒有長時間騎乘合理尺寸的一般通規大車,談再多車架幾何,一樣是夏蟲語冰~

對了,blaze兄,你的psl到手了嗎?期待你的分享文囉~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4-05-01
回 乱世摆渡 的帖子
乱世摆渡:其实我一直想买楼主这个座管,轻量而且钛色不易磨花,但是真担心后飘改天平之后,身子会缩得更厉害,头管角度又没法调,要是有其他品牌的替换头管,兼顾完美折叠就爽歪歪了。 (2014-05-01 03:48) 

就算用offset 0的天秤座管 + 座弓偏前甜蜜點偏後的座墊,用來調整有效立管角度,
就算是有多角度延伸龍頭/把立可選,用來調整車把位置,拉長座艙空間,
ori一樣存在其它的幾何問題:FC太短!

FC指的是front to center,就是前輪軸心到BB中心的水平長度,超短FC的ori,一旦車把大幅前推,勢將造成前後配重嚴重失衡的問題,這部份細節,有機會我會在沙發樓補文說明~

ori的舊款349,一度採用「雙肩鎖入式」前叉,其雙肩部份為獨立組件,換句話說,ori本來有機會成為單一尺寸摺疊車中,幾何調整性能最強,適用範圍最大的車種。透過加長雙肩長度,就可以有效加長FC,而且轉頭摺疊之優勢,摺後一樣不增加體積,在足夠長度的FC前提下,前移的車把,加大的座艙才有實質意義。

結果咧?ori原廠,把雙肩鎖入式前叉改掉了........ori官方人員曾自豪地表示,他們家的車大小改款不斷,我只想問,你們在改什麼?自己清楚嗎?還是只是被人牽著鼻子走?哈~

[ 此帖被iiiox在2014-05-02 00:50重新编辑 ]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4-05-01
回 误讲得 的帖子
误讲得:强烈建议精华!!!!
车虽然奇葩但那个头管真的很有特色!这车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但还没足够的时间让他像小布那样进化,是否有后继之力推动他的进化也成了现在的瓶颈我觉得。。。
其实我比较喜欢14寸那小车多一些,真可爱。。。
....... (2014-05-01 05:40) 

感謝你的認同!!
我喜歡這句話;「但還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像小布那樣進化」!
可惜的是,從C系列到M系列到Surpaz系列,時間走了一些,也退化了不少...

這車,購入之前就熟知其缺點,購入之後,我依然期待,有個完整「進化」的ori,再來買一台!


发帖
6331
金钱
6202
威望
227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4-05-02
已經感受到後續無力了。。。是設計者換了人還是。。。不得而知。。。

只是既然玩了,真心希望LZ能把這車的細節改善得盡善美吧,期待ING。。。呵呵

再頂
人人都是井底之蛙,区别在于井口直径大小的不同而已
发帖
495
金钱
279
威望
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4-05-02
回 iiiox 的帖子
iiiox:就算用offset 0的天秤座管 + 座弓偏前甜蜜點偏後的座墊,用來調整有效立管角度,
就算是有多角度延伸龍頭/把立可選,用來調整車把位置,拉長座艙空間,
ori一樣存在其它的幾何問題:FC太短!
....... (2014-05-01 23:53) 

说得很有道理,我骑过小布再骑ori就感觉前轮好像挺靠后的,速度快了不够安稳,原来是这个原因。

发帖
12948
金钱
12949
威望
1157
贡献值
16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4-05-02
回 iiiox 的帖子
iiiox:就算用offset 0的天秤座管 + 座弓偏前甜蜜點偏後的座墊,用來調整有效立管角度,
就算是有多角度延伸龍頭/把立可選,用來調整車把位置,拉長座艙空間,
ori一樣存在其它的幾何問題:FC太短!
....... (2014-05-01 23:53)

前叉的改动是因为以前的独立管前叉在骑行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的有位移,导致折叠时前轮出入不顺,所以才会改为现在的一体式

你的思路是从专业车手角度出发,完全没有问题。。。但是ORI是一辆面向普通人的休闲代步车,厂家作为一家企业而不是车友俱乐部,重点关注的是外观涂装、易用性以及最重要的成本利润等问题,对于那估计不到百分之一的专业消费者需要的几何修正,厂家显然不会花巨大的成本去改动车架设计
ORI交流群:312718762

发帖
16368
金钱
17259
威望
493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4-05-03
   这个车不好看啊,在深圳嘉年华试骑过,头管很灵活,其实经常骑折叠车的人都不会感觉车把过于灵活,只有不经常骑折叠车的人才会有这个感觉。相当于又来一次第一次骑折叠车的感觉。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4-05-03
回 fxwdl 的帖子
fxwdl:感觉楼主和张老师一样都很专业,本人新手表示看不懂。不过我看包括张老师和楼主,折叠车都有大行、ORI、鸟车,两位大师对于KHS似乎并没有什么评论,这是为什么呢啊?[表情]  (2014-05-01 06:45) 

小摺我主要用於夏天通勤,台灣夏天多雨,重點都放在鋁車上~

KHS T2/T3搭載雙盤甚至是三盤的先驅,幾年前在台灣一度是小摺競速神車,車主無數,用車評價網路上很多很多,我本身沒有買KHS的車,其車好壞無法深談,僅淺談於幾項表面事項供參考:

- 印象所及應該是首部搭載雙盤/三盤的市售小摺
- 後三角(立管)很長,車把外摺,因此摺後體積大
- 座桿直通五通型式,摺疊時長座桿壓不到底,摺後無座桿當支架,重心偏一側,易倒 (註:改善長豎管/頭管的鋼性不足,早期t3豎管只有抽拔式可選,鋼性自然較好,摺疊手續雖繁複,但反而較無摺後重心傾倒問題)
- 軟尾巴(後優力膠),吸震不回彈,加上鉻鉬鋼架,長下叉,搭配小輪徑輪組的天生硬調,是好物
- 車架本身並無轉點,避震行程形變量全數由彈性相對較佳的鉻鉬鋼架吸收,優點無疑是路感佳,缺點則是避震應力累積,似乎易導致車架摺疊處受損
- 幾何,有效座艙空間偏小,立管角度也偏小,但通規把立可以隨意更換長度/角度


其它細節,不妨就近移步至大好人版主的 「你会是我的平衡点么?~陪伴我两年的KHS F20R」 http://www.77bike.com/bbs/read.php?tid=122037


[ 此帖被iiiox在2014-05-03 16:18重新编辑 ]

发帖
11497
金钱
15838
威望
896
贡献值
3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4-05-03
好文^_^
不过关于ori 高速下稳定的表现 我觉得根源还是在于碗组所在的立管角度极小造成的
这个角度小 可以尽可能的压榨小轮径带来的trail偏小的问题 是在轮径固定(出于折叠体积考虑) 前叉rake(出于舒适度考虑)固定之后 最简单粗暴的用来增加trail的办法
当然带来的问题就是头管后倾 严重 座舱空间太小 所以需要前倾头管(或者是等效的前伸式ori歪脖子设计) 当然这样子带来的等效把立的加长也会让操控稳定性提升
两相加持 高速稳定的ori就不难理解了
1条评分金钱+1
iiiox 金钱 +1 讚!! 所見略同! 2014-05-03
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4-05-03
回 harvey.hung 的帖子
harvey.hung:iiiox  對折疊車,有獨道的見解,之前轉帖過一篇文。
史说折迭车
http://www.77bike.com/bbs/read.php?tid=106246
即出自他之手。 (2014-05-01 19:37) 

啊~~~~
那個只是拾人牙慧,下雨天沒車騎,怒譯一下貼在自己FB的東東,後來才轉去01的...@_@||

真正大隱隱於市的高人太多了,harvey兄就是其中之一啊!!!!
[ 此帖被iiiox在2014-05-03 12:04重新编辑 ]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4-05-03
回 sz_jerry 的帖子
sz_jerry:   这个车不好看啊,在深圳嘉年华试骑过,头管很灵活,其实经常骑折叠车的人都不会感觉车把过于灵活,只有不经常骑折叠车的人才会有这个感觉。相当于又来一次第一次骑折叠车的感觉。 (2014-05-03 09:03) 

應該是文字敘述的差異,ori的車把調性確實與一般小車不同,但一般來說「大慣性」的表現,似乎較少用靈活稱之,印象中反倒是「延遲」、「不靈活」、「起步會晃」、「像登山車」等描述比較常見~~~ ^^

-------------------------------------------------
另外,再次端正一下視聽:
1. 406ori的豎管,並無法有效加大座艙空間,事實上,高低差不計的情形下,長力臂的349ori豎管,裁短後反而可以獲得最大空間。
2. 使用者不一定要了解單車幾何,但「使用經驗」人人都有,相對於普遍被車友接受的主流車種dahon, brompton, birdy, bikefriday, khs, oyama等不勝枚舉,市場規模多多少少證明,適用ori幾何的用戶數之少,恐怕撐不起這個品牌的存續。
3. 以市場面來說,ori之所以需要調整幾何,並非為了滿足少數所謂專業車友,要爭取的,是擺在眼前,習慣於市場主流競品幾何的廣大車友。

发帖
1041
金钱
3166
威望
83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4-05-03
Stan的钛坐管感觉如何?

发帖
47861
金钱
69371
威望
4863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14-05-03
回 harvey.hung 的帖子
harvey.hung:iiiox  對折疊車,有獨道的見解,之前轉帖過一篇文。
史说折迭车
http://www.77bike.com/bbs/read.php?tid=106246
即出自他之手。 (2014-05-01 19:37) 

原来如此。。。之前没留意呢!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14-05-03
回 dahaoren 的帖子
dahaoren:
好文^_^
不过关于ori 高速下稳定的表现 我觉得根源还是在于碗组所在的立管角度极小造成的
这个角度小 可以尽可能的压榨小轮径带来的trail偏小的问题 是在轮径固定(出于折叠体积考虑) 前叉rake(出于舒适度考虑)固定之后 最简单粗暴的用来增加trail的办法
当然带来的问题就是头管后倾 严重 座舱空间太小 所以需要前倾头管(或者是等效的前伸式ori歪脖子设计) 当然这样子带来的等效把立的加长也会让操控稳定性提升
两相加持 高速稳定的ori就不难理解了
.......

也因此,小頭管角短實體上管的ori,需要延伸龍頭來加長虛擬reach,來獲得相對合理的有效座艙空間!

基本上,為了維持摺後要小,展開時座艙空間要大這個兩難題 ,一般縱摺車都會被迫採取不同因應策略:
- brompton:三摺,除了後縱摺之外,車架大樑(上管)也做了摺疊盒,除此之外,更提供不同角度/長度豎管供選
- birdy:提供五種不同長度/角度龍頭豎管供選,車架本體則無其它解決方案,因此相較之下摺後較大
- ori:「延伸龍頭」,摺後時向後轉縮小體積,展開時延伸龍頭就變成有效上管的延伸,加大有效座艙空間



也因此,更叫人不解的是,過度向內傾鈄的龍頭豎管,造成車把實際位置嚴重內縮,換句話說,延伸龍頭在有限的上管長度下,加大了座艙空間,但角度朝內的龍頭豎管,又把座艙空間吃掉了。
-------------------------------------------------
事實上,349ori現行車把位置,還是會有適用的車友。不過,如同brompton, birdy一樣,如果ori原廠也提供不同角度(甚至是長度)的延伸龍頭選購,在合理的前後配重範圍內,只需將現有延伸龍頭的前端焊接角度改變,甚至不需花錢開模,就可以有效改變座艙大小,落實延伸龍頭的實質意義。


--------------------------------
另外,補上一張關於ori的基礎幾何概略圖,供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

註:以下說明為個人理解,若有誤請指正~

a, reach:BB中心與頭管中心的水平距離;有別於一般上管長度標示法,reach的數值不會受到立管角度差異的影響,對毫米必爭的公路車fitting來說,以reach為基準判別可用座艙大小更為可靠。

b, stack:BB中心與車把垂直距離;有別於一般頭管高度標示法,stack的數值不會受到BB高度差異的影響,相對能夠反應出真正高低差的數值。

c, extended top tube:延伸上管長;這是ori車種特有的項目,透過延伸龍頭虛擬出更大的有效上管長。

d, top tube length:上管長;實體上管長用來計算水平車架有其fitting意義,但只要是非水平上管的車架,一律以虛擬上管長(virtual top tube)視之,也就是立管中心到頭管中心的水平距離。注意,虛擬上管長會因為立管角度差異這個變數,尤其是立管角度五花八門的小摺,產生最終座艙空間大小的巨大誤差。

e, effective seat tube angle:有效座/立管角;有別於一般座管直達五通的標準車架,部份小摺的座管設計於五通之前/後,以利於摺疊時座管能縮到最小,因此立管角度會隨著座管拉長長度而改變,故以「有效」立管角稱之。簡言之,位於五通後方,座管拉越高有效立管角越大(如ori),反之就越小(如giant 7s)。注意,立管角度影響實際座艙大小甚鉅,ori的上管,甚至是延伸上管看起來車子好像不小,實質上,用已排除的變因的reach來看,ori是台小得可憐的車。

f, crank length:曲柄長度;雖然曲柄長度主要依據個別車友大小腿長決定,但輕齒比的小摺卻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內,透過曲柄長度來局部修正fitting設定基礎之seatback,越短的曲柄相對需要越大的seatback,以取得最適踩踏點。

g, bb height:BB高度;BB高度雖不影響騎乘幾何,卻對車架幾何有莫大影響,相同騎乘幾何條件下,BB高度越低理論上越穩定,有利於高速及過彎。反之,BB越高穿越性就越好調性越靈活,「潦溪」用的登山車特別適合。只是...16吋(349)的ori,五通這麼高的意義何在?除了「市場最大化」,供個別車主換到185mm甚至更長的曲柄,車架都吃得下,除了這個原因,只能說是為了後輪縱摺功能,而失去騎乘考量的結果。

h, wheelbase:前後輪軸距;軸距越長理論上越穩定,越短理論上越靈活,BMX等做招車軸距通常短上不少,小摺車軸距則是五花八門,不過輪徑小又要弄出夠用的座艙之故,軸距多數不會太小,大一點的甚至有驚人的118mm之譜(如gaap street和tyrell部份車種)。

i, front to center:前輪軸到BB水平距離;由於摺後要小的需求,加上多數摺車皆為單一尺寸之故,許多摺疊車容易產生「過度加大座艙=重心過度前傾」的問題,座艙加大的空間限制頗大。

j, head tube angle:頭管角度;決定行車調性的另一個關鍵性因素,不同的頭管角度會造成不同的前叉角度,不同軸距(甚至會改變實際座艙大小),trail更受其直接影響,部份車友,尤其是作招友,甚至會購買可調角度的頭碗來修正頭管角度,以改變操控調性。

k, trail:軌跡量;延頭管中心,順其角度向下至地面為A點,前輪軸垂直至地面為B點,AB兩點水平距離即為軌跡量,trail對於行車調性影響直接,理論上越長行車越穩,操控反應相對越遲頓。在固定的頭管角度下,trail值主要取決於不同off-set(補償值)的前叉。

l, seatback:座墊後移量;BB中心與座墊鼻端的水平距離,其實這個項一般只能粗估,因為不同廠牌、型號座墊甜蜜點,座弓位置,鼻端長度各不相同,因此seatback值會因不同座墊這個變因而改變。相對可靠的測量方式,一般來說,需以腳掌姆指球對準踏板軸心,屁股坐到座墊甜蜜點為主。

m, effective stem length:有效龍頭長度;有別於一般車種的實體龍頭,摺車為了摺後體積,多數會採取「龍頭豎管」的型式,一來補足合理所需stack,再來也可以透過不同角度,虛擬出有效龍頭。在重心合理範圍下,理論上龍頭越長,轉向力距越長,行車操控上就越穩定。

发帖
47861
金钱
69371
威望
4863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14-05-03
回 warpblade 的帖子
warpblade:
前叉的改动是因为以前的独立管前叉在骑行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的有位移,导致折叠时前轮出入不顺,所以才会改为现在的一体式
你的思路是从专业车手角度出发,完全没有问题。。。但是ORI是一辆面向普通人的休闲代步车,厂家作为一家企业而不是车友俱乐部,重点关注的是外观涂装、易用性以及最重要的成本利润等问题,对于那估计不到百分之一的专业消费者需要的几何修正,厂家显然不会花巨大的成本去改动车架设计


  关于产品定位的问题:ORI折叠车进入市场已经不少年头了,实际销售情况的表现究竟如何?用户接受度究竟怎样呢?造成现状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不知厂家是否有认真思考过?

  正因为产品需要面对广大的消费者群体,所以在人体工学这种与骑乘体验直接相关的基本层面,更应该高度重视。。。人体工学理念会直接体现在车架的几何设计中,具体到某款车上,好就是“好不好骑”。正如楼主所说的,普通车友、消费者未必会去关心什么几何设计,但是好不好骑的体验却是人人都会有的。我们在这里并非站在专业车手的角度,而正是以普通骑乘者的角度谈论几何问题。譬如说到五通偏高问题,使得整体骑乘重心提升、风阻更大、高速过弯不稳等等,这些是竞技层面的因素,但它同时也使得骑乘者停车、上车都更加不方便,这个因素足够大众化了吧?说得浅白一点,就是在人性化方面做得不够。

  再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折叠头管的外型,如果象鸟车头管那样简单化处理,或许值得尝试一下。

发帖
12948
金钱
12949
威望
1157
贡献值
16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14-05-03
回 zhangt71 的帖子
zhangt71:  关于产品定位的问题:ORI折叠车进入市场已经不少年头了,实际销售情况的表现究竟如何?用户接受度究竟怎样呢?造成现状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不知厂家是否有认真思考过?
  正因为产品需要面对广大的消费者群体,所以在人体工学这种与骑乘体验直接相关的基本层面,更 .. (2014-05-03 12:29) 

ORI的前叉折叠方式导致不能使用鸟车那样的头管,放不下去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看,如果改动车架设计,要涉及到大量的设计开发费用,然后模具、工艺的修改,还要照顾到折叠效果,这个成本投入是非常大的。那么修改后能提升多大的销量呢?多出来的利润是否能够弥补投入的成本?如果不能,那显然不会去更改

这是企业的思维方式,跟普通车友完全不一样的。除非是有市场调查标明,像张老师你这样“因为ORI几何不好所以暂时不买,修改后会考虑入手”的车友数量很庞大,厂家才可能会去改动。可是实际上呢?放眼77,对于ORI几何不满的车友貌似就这么两三个,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价格、外观等其他因素不考虑购买ORI,所以即使ORI修改了车架几何,对于销量的提升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iiiox同学提出的修改把立焊接角度的方法是最有可能的改动措施,实际上这个地方我已经像厂家反应过了。
ORI交流群:312718762

发帖
12458
金钱
73148
威望
2279
贡献值
10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14-05-03
第一次觉得ori不那么难看了,哈哈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14-05-04
回 yytomato 的帖子
yytomato:Stan的钛坐管感觉如何? (2014-05-03 11:27) 

筒狀包裝很好,價錢也不貴,但管壁很薄,軟軟的,易刮花。相對的,車把就比較厚,也比較不易刮花~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14-05-04
回 azuretears 的帖子
azuretears:第一次觉得ori不那么难看了,哈哈 (2014-05-03 20:26) 

哈哈哈,我該說,這是整篇文,看到最最最令心開心的讚美嗎~~~~~~XDDD!!!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14-08-01
新增1000k & 5000k小評價於沙發樓~

发帖
12948
金钱
12949
威望
1157
贡献值
16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14-08-01
坐杆夹异响从来没遇到过。。。双层坐杆夹很稳定

主要的异响来自于折叠扣,前后折叠扣都要小心调教一下锁紧力度和润滑,松了有框量,紧了就容易响

另外前面一个主要的异响是内外层前叉的接合面,这里需要加润滑以及注意前快拆的锁紧力度
ORI交流群:312718762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14-08-01
回 warpblade 的帖子
warpblade:坐杆夹异响从来没遇到过。。。双层坐杆夹很稳定
主要的异响来自于折叠扣,前后折叠扣都要小心调教一下锁紧力度和润滑,松了有框量,紧了就容易响
另外前面一个主要的异响是内外层前叉的接合面,这里需要加润滑以及注意前快拆的锁紧力度 (2014-08-01 23:03) 

我的朋友也跟著買了一台m9,一樣有座管束異音的問題.....

我的朋友只有輕度休閒騎 >> 初步排除使用強度的問題
我的朋友使用原廠座管 >> 初步排除使用客製鈦座管問題
我的朋友已回店做過異音排除 >> 初步排除鎖固力道等技術操作問題
註:不排除拿到兩台"人品車",哈哈~

那是設計上的問題嗎?
349ori的雙層座管束,基本上是轉接座的型式,下方「套筒」型式雖不見於一般座管夾,部份摺疊車的龍頭豎管/頭管卻有採用,如台灣頗為知名的irland 7代,以及德國縱摺車berns等。berns少見不說,我所接觸的irland七代,摺疊豎管/頭管常有異音問題,也稍嫌軟了一點(框量),解決方式也是塗厚油+鎖緊一點。究其因,應該是因為套筒深度不足所致。換句話說,我無法咬定349ori座管束一定有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上述的irland 7不管是接合型式(淺套筒),以及延伸症狀(異音/軟),甚至是排除方案(上厚油+鎖緊),都和349 ori一致,差別在於摺疊豎管沒有拉抽 刮傷問題而已。

註:除了座管束,其它轉點等異音問題不難處理,倒是ori這車關節多相對複雜,騎乘不平路面時的共震聲比較多,難免~

補充:有相同問題的朋友,真要解決這個問題,改雙快拆似乎還是有機會.....
1. 找隻行程較長的快拆柄(如mr. control的,行程超過兩圈螺牙) 註:除了行程要夠長,螺桿長度要足,快拆柄需有"平頭"墊片,同時達到這三個條件才有機會 (77前輩有推薦的嗎?)
2. ori座管束下方螺孔車掉螺牙 (螺牙會限制快拆柄方向)
快拆行程足,鎖固力道自然夠,鬆開時也夠鬆,不致於磨花座管。奇怪的是,早期ori一般座管束型式會下滑,長行程快拆柄沒用嗎?為何原廠要改成「轉接座」的型式?轉接座這玩意兒,一般來說是在既有基礎下,節省成本解決問題的妥協方案,不是什麼非用不可的好物,為何原廠捨簡單便宜的長行程快拆柄,選擇重本開模生產這轉接座?不解~
[ 此帖被iiiox在2014-08-02 00:59重新编辑 ]
发帖
622
金钱
765
威望
6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14-08-02
補些照片,都是手機通勤隨手拍的,畫質請擔待~
又是大太陽,又是刮大風,又是下大雨,這個包,那個袋,全摺,半摺,展開....日復一日,來來回回,是阿斗車ori mi8的生活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