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950阅读
  • 158回复

太平洋的车,最有名是birdy 鸟车,最看好的却是reach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47316
金钱
67730
威望
4799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1-08-06
引用第29楼coolsear于2011-08-06 23:12发表的 :
结构只影响行程轨迹和反馈曲线,并不能把一个实实在在的力消于无形。
比如普通山地前叉的行程轨迹是直线,反馈曲线也比较线性。而reach、birdy的行程是一个圆弧,反馈曲线也不线性。


对,当然不可能将一种力量凭空消于无型,只是改变了行程轨迹,因此在急刹时不会象传统避震前叉那样对车手产生明显的点头效应。
发帖
635
金钱
441
威望
4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1-08-06
真没认为reach比birdy好看。。。
很遗憾不能手写~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1-08-06
引用第30楼zhangt71于2011-08-06 23:22发表的  :
对,当然不可能将一种力量凭空消于无型,只是改变了行程轨迹,因此在急刹时不会象传统避震前叉那样对车手产生明显的点头效应。


reach的硬度和行程,想点头都难。就像birdy换个200的弹簧,也不怎么点头,难道birdy的前叉也是专门设计的杠杆结构防止点头?

当然,如果这么说,reach前叉的连杆结构,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避震变硬,行程变小,同时摆脱活塞式前叉的复杂结构。由于避震变硬,行程变小,刹车的时候不太点头,也算是连杆结构的间接贡献吧。

发帖
47316
金钱
67730
威望
4799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1-08-06
REACH的实际使用时间不太长,对其前叉的印象不深。。。不过BIRDY的前叉即使不用硬弹簧,在急刹时也不会产生明显的点头效应,这一点在下山的过程中比较给人以安全感!

这种连杆式避震,在行程上做不长,难以适应真正的越野用途,但在小轮折叠自行车上还是蛮适用的。只要需要付出重量上的代价,还有就是结构变得繁复。。。太平洋公司似乎特别钟爱这一类复杂结构的产品。

发帖
1276
金钱
1361
威望
129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1-08-06
引用第25楼coolsear于2011-08-06 23:03发表的 :
这就奇怪了,reach的前叉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行程连杆设计,连太平洋自己都没有把它当做卖点来宣传,怎么lz比太平洋更了解reach似的。
但凡有前避震,刹车都会点头,程度不同罢了。刹车时肯定会形成避震行程方向上的分力,这是力学规律,具体的机构根本不用去看的,统统都是一个系统而已。
硬要说reach不点头,废话,前避震又硬行程又小,当然不点头啦[表情]



太平洋在台湾主推的是reach,只是大陆市场的没有做好,都偏向于鸟车代表太平洋。

至于reach前叉为什么刹车不会点头,和避震的软硬无关,另有道理。建议静心看看reach的实车或照片,按您的能力应该能马上明白。

张老师说的在点子上了,reach的前叉结构和鸟车不同,原理也不同。
旧的已过去,新的自然来!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1-08-06
行程轨迹的方向,可以看到,其实reach和传统避震没什么区别的~~~只是行程小了很多。

发帖
1276
金钱
1361
威望
129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1-08-06
引用第35楼coolsear于2011-08-06 23:48发表的  :
行程轨迹的方向,可以看到,其实reach和传统避震没什么区别的~~~只是行程小了很多。
[图片]  


请仔细看刹车的位置,就能知道为什么刹车越紧,越不会低头。

小轮竞速车的避震不是传统意义上避震,操控上是感觉不到避震的存在。但是能抵消微小的颠簸,使轮胎更好的贴地,提高骑行效率。
小轮车提速快但是容易颠簸,公路车提速慢但是大轮不容易颠簸。
颠簸会严重影响轮胎的抓地性。
旧的已过去,新的自然来!
发帖
19
金钱
7
威望
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1-08-07
回 36楼(Anddy) 的帖子
靠刹车形成三角形,刹车不会刹爆掉啊。。。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1-08-07
没看出来~~
发帖
19
金钱
7
威望
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1-08-07
回 38楼(coolsear) 的帖子
好像刹车一用,避震的四边形就不能活动了。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1-08-07
Re:回 38楼(coolsear) 的帖子
引用第39楼linxixixixi于2011-08-07 00:31发表的 回 38楼(coolsear) 的帖子 :
好像刹车一用,避震的四边形就不能活动了。

不是。lz是指的另外一个力矩。

发帖
47316
金钱
67730
威望
4799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1-08-07
  REACH的前后避震设计,不仅带来良好的贴地性,同时也使它具有相当好的道路适应性--不挑路,基本上是条路都能跑起来,似乎比较适合于国内很多道路状况。但这车的重心设置有些偏高,另外重量上没什么优势,当时借了朋友的车骑了一段时间,差点把它拿下,主要就这两点不太爽。至于折叠功能么,基本上可以无视。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1-08-07
reach确实很好,不过觉得对与reach本身的定位来讲,避震带来的好处相比重量的损失有点得不偿失,避震结构有点太繁杂了。

其实我个人最欣赏的缓冲设计还是KHS的软尾巴~~~

发帖
1276
金钱
1361
威望
129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1-08-07
reach的前避震复杂结构,在重量上做出了一点牺牲。

换来了更好的贴地性,抓地效率的提高,足够弥补重量上的损失。

一辆大改后reach整车重量也能控制在8公斤以下。

reach2007年推出的时候,包揽了台湾二铁三铁小轮车9个冠军。二铁三铁是和公路车一起比赛的。
[ 此帖被Anddy在2011-08-07 08:11重新编辑 ]
旧的已过去,新的自然来!

发帖
1276
金钱
1361
威望
129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1-08-07
Re:回 38楼(coolsear) 的帖子
引用第39楼linxixixixi于2011-08-07 00:31发表的 回 38楼(coolsear) 的帖子 :
好像刹车一用,避震的四边形就不能活动了。



 
旧的已过去,新的自然来!

发帖
1276
金钱
1361
威望
129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1-08-07
Reach 抗合金车架的组车


旧的已过去,新的自然来!

发帖
2335
金钱
2546
威望
302
贡献值
10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1-08-07
其中有几个比赛是女子,太平洋请了实力较强的专业选手,选手实力强恐怕对成绩贡献更大。

Reach确实是林总的最爱,他在电视访谈里面也提到过。Reach的推出,跟太平洋在生产Airnimal,Gaap等类似拆解车方面积累的经验也不无关系。

不过,消费者最买账的还是Birdy。这也不能怪Reach不好,拆解车的市场本不如折叠车大。

引用第43楼Anddy于2011-08-07 08:05发表的  :
reach的前避震复杂结构,在重量上做出了一点牺牲。
换来了更好的贴地性,抓地效率的提高,足够弥补重量上的损失。
一辆大改后reach整车重量也能控制在8公斤以下。
.......


发帖
1276
金钱
1361
威望
129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1-08-07
Airnimal,Gaap等

好像是太平洋ODM的,连设计带加工。

所有二铁三铁,会有女子组比赛,当然也是女选手参赛,九个第一也不单单说明车手实力强。

正如 funder 所说,消费者还是最认可birdy,造型独特,大梁无折叠,德国血统。
[ 此帖被Anddy在2011-08-07 10:08重新编辑 ]
旧的已过去,新的自然来!

发帖
2335
金钱
2546
威望
302
贡献值
10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1-08-07
关于这个Reach车架,台湾有位车友的分析还是比较有深度的,他对车进行的大改,原帖贴在mobile01,但已经被删除,副本可以在http://pop.pcpop.com/0/?MainUrl=http://pop.pcpop.com/100223/5989450.html&referrer=
看到。

摘录:“6. 关於车架 -- 85~95分
这个车架号称可以提供碳纤维路感但不损耗能量
(原厂:搭配PU材质的前後避震,模拟Carbon车架的路感,同时达到避震的效果,但完全不降低骑乘的效率。)
其实在我这几个月的测试之下
证明了这是广告 也是神话.... (车后李筱瑜个人认为觉得是靠腿力 跟这车架没关系)
因为这台车我在平地怎麽骑
最高极速始终无法突破我当时欧噜噜的极速
虽然在均速的表现是差不多
但在高回转极速之下(还有爬坡更明显)
这台车会吃掉踩踏的力量(虽然装了避震魔神FOX RP23 比PU避震更能减少损耗)
(前叉会吃掉很多力量 我觉得还是过软 曾经想换PU 但是规格太特殊而作罢)

所以这台车可以提供你公路车的快感 登山车的舒适感
但....还是会吃掉你的力量..

不过...以小径车来说
我觉得会是最好骑的小径车前三名
但其他两名我还找不到对手就是了.....”

发帖
1276
金钱
1361
威望
129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11-08-07
非常专业的体验心得

新款REACH分为公路款和山地款

公路款前叉的PU避震有改良,希望有车的车友可以评测一下。
旧的已过去,新的自然来!
发帖
310
金钱
225
威望
1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11-08-07
这种后避震结构,不是为了更好的后轮贴地,而是为了能让pp舒服一点而已吧

刹车点不点头,关键还是看避震的行程和软硬,和结构没什么关系。

如果前避震不缓冲一些惯性,最后就是靠骑行者身体的重心前移来抵消,同样的车用硬叉会比用软叉更容易翘尾就是这个道理啊。

发帖
1276
金钱
1361
威望
129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11-08-07
楼上要加强学习哦
旧的已过去,新的自然来!
发帖
2422
金钱
2282
威望
21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11-08-07
  为什么我觉得还不如java好看呢。。。看着太繁琐了。。。。。。。。鸟还是很好看的。

发帖
6451
金钱
9894
威望
450
贡献值
2
爱心值
15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11-08-07
引用第35楼coolsear于2011-08-06 23:48发表的  :
行程轨迹的方向,可以看到,其实reach和传统避震没什么区别的~~~只是行程小了很多。
[图片]  


非也非也。。。行程固然是小了点,本身设计确实还是有点意思的 在你的图上又加了几个箭头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11-08-07
ls图明显画错了~~~蓝色箭头的方向大概在轮圈切线方向上的,也就是那个短绿色箭头其实就是蓝色箭头,基本不会有沿着长杆方向上的分力~~~
(并且还会产生一个反向的小力矩)

硬生生把蓝色箭头斜向下以便画出两个分力就不对了~~

PS:本以为lz也是这个意思,不过看了39楼和44楼,ms lz还没有理解到这个程度上。
[ 此帖被coolsear在2011-08-07 23:18重新编辑 ]

发帖
47316
金钱
67730
威望
4799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11-08-07
  53楼的图看着有点乱啊。。。

  大致的情况,39楼已经说到了一些。

  简单用文字表述,可能是这样:

  当前轮自由滚动时,通过前叉四边形的变形,提供上下浮动的避震效应,对地面的起伏作出响应;

  当前轮在骑行中制动时,一方面由于惯往作用,形成对前叉的下压态势,试图让前叉的四边形作出响应;而另一方面,向前滚动的车圈被安装在四边形前叉后部的夹器咬住,形成一种反向力,使这个四边形的无法作出变形--最终结果是两种力量相互抵制,使得这个避震前叉在制动过程中变成了硬叉,如此避免了点头效应的产生。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11-08-07
引用第55楼zhangt71于2011-08-07 23:15发表的  :
最终结果是两种力量相互抵制

关键就在于这两个力是不能互相抵消的~~~甚至不能形成一个比例关系可以”有效的部分抵消“。

发帖
47316
金钱
67730
威望
4799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11-08-07
制作力量限制了前叉四边形的变形,使前叉无法下沉,如此避免点头现象,这个应该还是容易理解的么。

发帖
20077
金钱
7446
威望
1929
贡献值
29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11-08-07
引用第57楼zhangt71于2011-08-07 23:35发表的  :
制作力量限制了前叉四边形的变形,使前叉无法下沉,如此避免点头现象,这个应该还是容易理解的么。

53楼的图其实是比较清楚的,绿色和粉色两组力。当然需要修正一下的是斜向下的绿色的力不存在。
然后再来看,这个刹车力到底能不能”限制前叉四边形的变形,使前叉无法下沉“~~~
发帖
858
金钱
695
威望
67
贡献值
7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11-08-07
学到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