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又明了:我老板经常说一句话,这句话我也觉得很有道理:不要怀疑老外的智商
如果你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为什么这么多车厂都不这么设计,难道他们集体智商有问题,还是真理只掌握在你手里?
.......
(2016-07-05 22:12) 
我没怀疑老外在单车上的成就与远见,也见过他们非常激进的车型,
因为是非常知名的品牌,虽然那个完全超越常规概念,但我不觉得他是闹着玩,
他们的确是不断在挑战极限,是否符合UCI的规则,根本不重要,
朋友也不只一次问我,立管的角度极限到底是多少度,
那只有我自己去验证了老外的概念车才能知道,但我没可能去国外,
但我会做出立管角度很接近的试验车,去了解实际效果到底如何,
也曾想过做一个可以调节的,但何不直接去顶峰看看风景如何,
但那样终极挑战的试验车,国内几个人会去做,寥寥无几,
仅仅是羡慕嫉妒恨是很无力的,只有你真正坦然面对设想中的可行性,
与他们已经达到的程度做对比,才能理智的分析是否有可能,
因为有,我才有强烈的欲望想把他变成真实的,
然后才能验证老外是不是只是搞着玩,还是那的确是实际可行的,
我也不只一次与朋友说到国内与国外在设计理念上的差距,
你真的够疯吗?老外会(当然是激进的那种,并不是是个老外都是激进派)!那你呢?
另我并没有想当然,所以你又想错了,
激进的设想,仅靠没有实践的空想是不行的,也是不靠谱的,
必须做足够多非常规情况下会做的试验,才能把想象与实际的距离尽可能拉近,
那样的试验做多了,你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那样你进一步的设想才不会连你自己都觉得不靠谱,
我在习惯了魔刃之后,觉得已经无法满足我对加速性的要求了,
才会想要做更进一步的尝试,如何才能继续超越,我早就不只一次那样做了,
只有不断超越,才能看到未来,曾经你所达到的程度,怎么都只能代表过去,但你更活在未来,
量产必然要考虑普通人接受程度,所以不会做出第一版试验车就猴急着量产,
而是需要不同的人骑过,都觉得可以接受,然后才会考虑量产,
量产当然不会最极限的角度,所以女生骑量产版的魔刃没有异议非常重要,
琶洲展上,那位女生我之前根本不认识,但她骑过魔刃就喜欢上了,这足以说明接受度了,
但我说油漆做的不够好,如果你真的想要,我重做油漆,她说没问题,可以等,但千万别卖给别人,
展会结束一周后她就开车来买走了魔刃,普通女生都可以骑,男生还有什么不可以,
而那时魔刃的立管角度与现在量产的魔刃是完全一致的,
而且那次展会上还有一个老外也骑过魔刃,骑完一个劲的问我多少钱?很强烈的意思立即就要买下,
我说这个还只是试验车,油漆做的不够好,如果你真心想要,我再做新的给你,
他说油漆那点小问题,根本不是问题,继续一个劲的问我多少钱?而且连续问很多次,我也重复了很多次不会卖,
我说不能把有问题的车出售,然后他不再坚持,摇摇头走了,
这也坚定了我努力的方向是对的, 这也促使魔刃量产的实际操作,
[ 此帖被speedattack在2016-07-06 02:0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