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心里是一个结,每一想起,千头万绪反复纠缠,却又剪不断理还乱。
传闻已久的通知终于下来了,至迟到这个月底,要全部完成大拆迁和安置。据说按照规划,村子整体拆掉以后,这里将变成高铁车站和配套的功能服务区。大部分乡亲们都已经搬离,再过几天,以姓氏得名的三个小队,也将彻底消失在挖掘机的轰鸣声里。
这是村子彻底消失前的最后一场社戏。

袁团长扮演的翩翩公子一出场就赢得了满堂喝彩。
这个剧团名叫“扬州市小天扬剧团”,就用的是“省扬出来“的袁团长自己的名字。江淮沪上,扬剧作为一个地方剧种,曾经兴盛一时,然而时代变迁,这些地方小剧种的衰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本来就来源于民间,于是,又回归了民间。

王大叔早早的就搬来了家里的条凳,占了一个好地儿,这时候,舞台也还刚刚搭好,还正在布景调灯光装音响。
戏团演出不是常常有的事情,村里有了红白事,才会花钱请剧团来演上一晚,剧目往往只能是半本。
老乡们倒不太关心会不会全本演完,只要在这一晚,看到自己喜欢的”角儿“就够了。
有没有”名角“,是民间剧团要不要得起价钱的要素之一。

搭台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虽说是民间演出,比不上那些大剧院,可是准备工作却也一点马虎不得:灯光、布景、音响、安全……每一样都要小心谨慎。此刻他们是工人,待会儿开演,他们就是跑龙套的衙役、愚顽的农夫、贵公子的跟班、恶霸的DA手……演完了,他们又是装卸工、司机、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