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这么一篇新闻
原来以前的人打.炮声响好大啊,现在的人打.炮都没那么大声吧?
炮房街,位于东门外,东西走向,略倾斜。巷子不大,却是东关历史悠久的老街巷之一,相传因为明代街上多开纸炮作坊,故而得名。从民国到解放后,炮房街仍有多家纸炮作坊经营着。在小巷的东段,还坐落着著名的唐代皇家寺院——罔极寺。
因纸炮作坊聚集而得名
炮房街形成于明初,位于当时东郭城的西部北侧。现在是西安城东门外东关正街路北的一条小巷子,巷子的东口和长乐坊、更新街形成一个丁字路口,西段与五道什字南街相交,一直通向环城东路。
炮房街名字乍听上去便觉得很火爆。据《明清西安词典》记载,相传明代炮房街上多开有纸炮作坊,街道便因此得名。不过,炮房街的“火爆”已经是过去的事儿,如今那里虽地处闹市,却略显僻静,以居民区为主,对比昔日,倒有些名不副实了。
追溯炮房街的“火爆”历史,事实上不仅是明代,在其后的清代、民国,直至解放后,纸炮作坊扎堆的景象都始终在炮房街存在着。开在炮房街的纸炮作坊,是过去那种私人的手工制炮作坊。对这些作坊,73岁的老住户王有民先生记忆犹新。王老先生生在炮房街、长在炮房街,对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再熟悉不过。他说,自己小时候,炮房街两侧大都是居民院子,小小的门脸,纸炮作坊就开在其中,这一带共有七八家,并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开来,遍布在整条巷子。这些作坊没有挂什么特别醒目的招牌,也不像现在的商家那样,尽可能多地在门前摆放商品吸引顾客,似乎不用太过宣传,买炮的人自然知道各家的位置。这些作坊售卖的纸炮有小鞭.炮,也有大一些的雷子炮。
纸炮作坊都是手工活儿,生意好时,光靠主家和伙计都忙不过来,于是作坊就把一些简单做炮的活儿分给居民们去做。居民们从作坊拿走的都是些零散的半成品炮,只装了炸.药,裹了红衣,还没穿炮捻子。居民们要做的就是用竹签子往炮里一下一下地穿捻子,然后一个个编成串儿,再盘成盘,一个月下来大概能挣七八元钱。王有民家就干过这营生,不过因为他是男孩,很金贵,家人不许他动手,他只能看着一枚枚小红炮在姐姐的手中变成一串长长的鞭.炮。每次姐姐编完,散炮还总能剩一点儿,家里就留着过年时放的,所以自己家从来不需要买炮。
纸炮作坊发生过爆.炸
这样的火爆营生开在居民区,自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王有民回忆说,大约在1957年左右,巷子西口一家纸炮作坊发生了爆.炸,“当时我正在家门口站着,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声音特别大。刚开始我吓了一跳,知道是做炮的家里爆.炸了,但是没敢过去,等了一会儿才跟着其他人跑过去。等我赶到时,看见巷子里其他纸炮作坊的同行都赶来帮忙了,消防卡车也摇着铃铃开来了。只见院子里面的人们正抱着整捆整捆的炮往水里蘸,以防止再次发生爆.炸。我印象中这次爆.炸都炸伤人了。”
那么纸炮作坊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它的消失又是否和存在安全隐患有关?西安地方志研究者封五昌介绍,安全隐患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实行合作化,小作坊合成了一个炮厂,统一经营。对于炮厂的位置,有的居民说炮房街再往东,八仙庵附近,有的说在炮房街东口路北的庙子巷里。几年后,由于炮房街附近住宅众多,人口密集,炮厂迁到了西郊鱼化寨一带,从此,炮房街附近就再无制炮的历史了。据《西安老街巷》介绍,至文.革前,城外也不做纸炮了,西安市出售的纸炮花火都是从素以做纸炮花火著名的蒲城县或河南运来的。
除了有名的纸炮作坊,采访中,不止一位老住户提到炮房街东口的一个马车店。王有民说,马车店叫张坤车店,位于炮房街路北侧,算是炮房街里相当醒目的门店。以前炮房街往东的长乐坊是进出东关的要道,商号众多,客商云集,张坤车店主要就是为这些来往的人马提供歇脚整顿的机会。
东段坐落罔极寺 西段曾有洪福寺
现在炮房街里最有名的就是坐落在东段的唐代皇家寺院罔极寺。罔极寺,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太平公主为其母武则天祈福而建。寺名取《诗经》“欲报以德,昊天罔极”之意。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名兴唐寺。后又恢复原名。寺内有著名画家吴道子等所绘壁画。到武宗毁佛,寺院缩小,殿宇一空。至明清,均有修葺。寺院建筑布局严谨,山门内韦驮殿、金刚殿、大雄宝殿、卧佛殿依次排列,寺内石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罔极寺有名,众所周知,却很少有人知道巷子里曾经还有过一座洪福寺。能说出洪福寺的,基本都是炮房街一带的老户。90岁的杨爱老太太便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洪福寺位于巷子西段路北,规模不大,比较简陋,她1951年搬来时寺已经很破旧了。对于洪福寺清晰一些的记录,我们只能从《西安老街巷》里了解到:清末到抗战前,洪福寺的香火已不旺,僧人也不多。解放前,寺庙已经很破烂了,大跃进时修补了庙房,在里边办起了小的民办工厂。后来又修了许多平房,建立了社办工厂。大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寺庙被拆除。
消失了的董家什字
东西走向的炮房街,虽然全长只有四五百米,算不上是条大路,却与多条巷子交会。和炮房街相交的巷子都较小,有的依旧存在,有的消失在近些年来的改造中。这些巷子有庙子巷、仁和巷、官店巷、董家什字等,在炮房街南北两侧都有分布。
从炮房街东口走进,不几步,路北先有一条小巷,就是庙子巷。过去的庙子巷是7字型,先往北一段,再向西折。而现在,西边的一段已经被高楼占据,只能一直往北通到五道什字东街了。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低洼改造之前,庙子巷口的紧西边有一个大坑,被居民们称为齐家坑。杨爱老太太说,大坑是过去老百姓为了盖房子,挖土烧砖形成的。坑有好几米深,坑底常年积水。在靠北边二层台沿儿上挖着几口窑洞,住着一些穷人家。杨爱老太太现在所住的楼房,就是在齐家坑的旧址上盖起来的。
走过炮房街和庙子巷的交会口继续往西,路南出现一条巷子,称为仁和巷。查询资料可以发现,仁和巷原本应写作人和巷。据《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介绍,相传巷里住有寇、陈两家,两家诉讼不息,后来经过调解,得以和睦相处,所以巷子因此得名人和巷。“人和巷”三字在嘉庆《咸宁县志·东郭图》、《明清西安词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碑林区地名图》里,均可查到。人和巷也是明清时期东郭城留下来的一条老巷,南北走向。形成之初,巷子北起炮房街,南端不通。1966年,人和巷改为更生街,1972年归并炮房街,1981年恢复原名。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不通的南头被打通,直接连至东关正街。现在巷内有居民住宅和一些商户。目前小巷被居民写为仁和巷,巷内的宣传板也写作了仁和巷。
再顺着炮房街往西走,路南还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与仁和巷平行,过去叫做官店巷,可以通到东关正街。说是巷子,其实现在的官店巷看上去更像一条通道,夹杂在高楼、围墙之中,所以采访中从那里过去的人们已很难有能叫出它名字的。据封五昌老先生介绍,官店巷最南段原来特别狭窄,仅能够一人通行,如果碰上两个人相对而行,就需要互相让一下,侧身走过,所以那段窄仄的路又被居民形象地叫做肋子缝。
在官店巷北口的对面,就到了五道什字南街,新拓宽的南街也是这一带最宽敞的道路。以前,今五道什字南街与炮房街交会口的路西还有一处地名,叫做董家巷或董家什字。董家巷在光绪十九年《清西安府图》中有标注,后一直沿用到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1971年开始先后在东关长乐坊煤店、五道什字煤店工作的管女士还清晰地记得董家什字。她说,因为在煤店工作,所以对周边的地点都很熟悉,当时那片儿还叫董家巷、董家什字,给那里住的居民开煤票时,上面就写个“董”字来代表。等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董家什字的地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查询那时的《碑林区地名图》已经没有标注,曾经的董家什字和北边的五道什字南街合并,统称为五道什字南街了。
文/记者 薛雯
(你发布的内容包含敏感词“打.炮,鞭.炮,炸.药,爆.炸,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