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这个id都好陌生。好吧,开篇时我应该作一下自我介绍,虽然我从08年开始玩车,09年注册论坛之后就一直潜水。因为比较懒,所以都很少会在论坛上发帖,于是乎很多时候连自己以前的车都记得不太清楚,想起来难免会有点失落,觉得时间偷走了些什么。现在,鉴于77bike毒人自毒的精神,加上新车下地的原因,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是时候发帖记录一下改车和心路的历程了。
从08年开始我就接触了折叠车,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当时上大学的时候(自曝年龄层了),原本在家带回学校上下课用的单车(当然是菜车)被偷了,所以就想买一辆车来代步。原本在街上普通车铺以几百块就能解决的问题,被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变得无限无限复杂化了---不甘于平凡。好吧,这就是开端。于是,就开始做市场调查了。对于对单车完全没有概念的我来说,要如何去选择一辆适合自己的单车同时又符合“不凡”这个想法的确是老鼠拉龟---无从入手。最简单的就是上网,于是就开始百度+淘宝的形式。最终,发现了折叠车,并且迅速中毒了。最后,也在机缘巧合之下买下了musl。自此,就踏上了不归路。
musl不得不否认是在当时来讲一辆比较完美的原厂车,这当然也基于它比较高的价格。不过,当时是以比较优惠的价格购入的,所以性价比也蛮高。的确,对于单车一无所知的我来讲,原装车是一位很好的老师。通过一年的熟悉,慢慢开始对它的性能和不足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于是就开始自己动手改装了。也是因为改装的需要从而发现了okbike以及77bike两个论坛的,自从也就开始了另一番玩车的热情。而后也就经历了brompton、birdy、tyrell、tikit,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改车的理念,毒特。
见车如见人,我想就是毒特的最深层意义吧。如何能令人过目不忘需要花不少的心思,从车架的选择、零件的搭配以及配色都需要不少的功夫。同时,一辆怎样的车才是适合自己的,这也需要一定时间、玩车经历才能沉淀出来。玩车不是简单的零件堆砌,不是只烧钱,不是攀比,更多地我觉得堆砌的是心思,烧的是时间,比较的是理念。所以,每一次欣赏一辆单车,我更多的是留意观察揣摩车主改装背后的意义,并不会说,这里为什么不用更好、更贵、更轻的零件?
也许,话太多了,但这就是我玩车这些年来的感想。
说罢,改装这台prp的确用了很多时间,现在还没有达到最终状态,希望最后搞好之后我还记得补充到这帖上。
开始接触bikefriday是在tikit的时候,当时为了tikit是不计千辛万苦联系bikefriday、托朋友再美国收货后寄回,现在想起也不禁佩服自己当时的毅力。
玩tikit的时候,带着它出去旅行,的确很方便,但是因为当时tikit的配置也挺高的,所以带出去旅行折旧太快了,心理始终难受。于是,就想着将平时在市区夜游或者近郊骑行跟外出旅行用车分开,这样也应该挺符合经济效益的(纯粹自我安慰)。而前者用车不需要顾虑太多的便携因素,但是在必要时还是能折叠一下的最为理想,于是prp就成为了我的最终选择。
有了上次自己定制tikit的经验,这次prp的定制可谓驾轻就熟。而且bikefriday这次也挺给力的,从确定好订单之后到单车到我手中只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没有太多的意外,甚是庆幸。除了升级四钉一体鹅颈、King碗组之外,整车到手都是最低配置,所有东西拆出来应该都卖不了1000块...这次订的是m码车架+6cm的鹅颈,等效的saddle to bar距离是63cm左右,坐垫弯把高度差在6cm左右,在市区骑行就让自己舒服一点吧...颜色也不甘于平凡,定制了树莓渐变黑。
整车回来的样子
然后就是套件的考虑了,在tikit的时候做了尝试螃蟹的人,用了6770电子变速。感觉电子变速用过就回不了头了,而且shimano在6770以后(即除7970外)的电子变速套件之间能兼容,也能通过刷机升级电变系统、设置自定义变速等功能,玩味十足,所以这次再多的重量也忍了,搞回一套9070的电子部分。
在7970不支持刷机、6770只能10速、6870遥遥无期的情况下,选择9070似乎是最佳的选择了。虽然说cp的eps也是一个选择,不过不能刷机,电池像饭盒一样大的情况下,不考虑eps也是理所当然的。况且cp赖以自豪的机关枪功能,在shimano的努力下也能在di2上面实现了,而且能够通过刷机来定义长按一下跳多少飞,跳一飞的的快慢也能选择,这么赤裸裸的优势也很难说服我不用di2。
因为上di2的决心,所以在定制车架的时候就已经预留了di2的电池和集线器的位置了。但是电线的铺排跟走位也是要自己花不少的心思,如何能令走线美观些,如何不影响折叠,这些也不可忽视。
只买电子部分的原因就是觉得9000系列的牙盘银色部分太多了,况且夹器方面有更好的选择(这只是当时天真的想法),所以未免折腾而走的曲线救国路线。
选择了rotor 3d+和osymertic的搭配,3d+ 在铝质曲柄当中的设计以及强度来说应该是无出其右了,粗壮的30轴心,曲柄的空心设计,cnc切割、涂装等都看来是这次装车的不二之选。
盘片用了它的死对头osymertic的确是耐人寻味的,之前用过roror的q-ring椭圆盘,觉得大腿没有那么容易酸,而且椭圆盘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持,所以这次用椭圆盘也是理所当然的(请停止关于椭圆盘功效的讨论吧...觉得好就好,不好就不好,没有必要用自己的一套来强奸别人的认识)。从外文网的第三方测评来看,在相同蹬踏力量下osymertic的理论输出功率比rotor的q-ring高出不少,因此,我也信了,而且osymertic在国内也比较少见,权当增加我玩车理念---“毒特”体现的一个筹码吧。不过,单从物理数据上看,osymertic都有一定的重量优势,13版的130bcd,52-42t盘来看只有145g重量,对于类似的盘片来说应该算得上是轻量级了。
bb的话只用了rotor的钢轴承版本的bsa30,对于市区骑行的我来说,除了电子称上的差别之外,并分别不出钢轴承和陶瓷轴承的骑行差别。所以就此作罢。
[ 此帖被兜巴聲在2014-02-17 09:5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