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逊洗过的天空,阳光表现得热情,我跟着老伯,爬上了海珠桥。

尝试一下黑卡的全景拍摄,还没掌握要诀,成像有点虚,这是珠江。

一艘游船拖着白浪,从脚下开过。
给奥迪来一张,不善保养,奥迪日渐呈现出奥拓的本色。

海珠桥,2013年翻修一新。
近几年,不少人选择在海珠桥的桥架上上演跳桥秀,于是现在安排有保安驻点巡查,不是你想跳就能跳了。

天真热呀,脑门上搭块湿毛巾,委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八九十年代,横跨珠江河南北的桥非常少,好像只有这一座?
所以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出现了异常壮观的自行车流,海珠桥见证着这一幕。
后面的雕塑就是立此存照。
在桥上,盲拍来往的人,其实挺好玩的。
老头后边这块雕塑,说的是解放军来了,国军逃走前把海珠桥给炸毁了,那是1949年。

珠江两岸很多酒吧夜总会,这是紧贴着大桥边上的一个夜总会的涂鸦墙。

江边,一个看报的老人,享受着若有若无的江风。

海珠广场,一直是老人和无聊人士的游乐场。
近十年,因为围蔽施工,海珠广场活动空间大受影响,于是怨声四起。

一哥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人在车在”。

玻璃幕墙,反照出海珠广场的全貌。广场中间矗立的是潘鹤年的雕塑作品---解放广州。

万福路,红色的基督教教主堂。1985年,恢复宗教活动。

万福路骑楼街。
想象着文革时到处挂大标语的模样,
又以及八十年代初,到处挂着那种手绘大广告牌的样子,应该都蛮特别的。

----那就发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