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15阅读
  • 18回复

国产700c外胎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5
金钱
38
威望
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5-02-16
1、各位国产700C外胎有什么好的牌子规格推荐的吗?
2、看到各位大神都是进口胎,难道国产真这么差吗。
发帖
25
金钱
38
威望
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2-16
求扫盲,求不同见解。
发帖
2370
金钱
26335
威望
107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2-16
建大还可以吧,屌丝没用过进口货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发帖
6996
金钱
38427
威望
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02-16
帮顶顶

发帖
47347
金钱
67829
威望
4807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2-16
  国产公路车胎只注重皮实耐用,并不会把最好的橡胶、最好的编织层材料用在自行车胎上,所以几乎没有高性能的车胎。建大公路胎能用,如此而已,与进口高端车胎的性能差距不小!

发帖
3470
金钱
3894
威望
427
贡献值
1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2-16
回 zhangt71 的帖子
zhangt71:  国产公路车胎只注重皮实耐用,并不会把最好的橡胶、最好的编织层材料用在自行车胎上,所以几乎没有高性能的车胎。建大公路胎能用,如此而已,与进口高端车胎的性能差距不小! (2015-02-16 11:18) 

学习了,不过有一个问题,开口胎和管胎差在哪里?哪一个好用呢?
告别机动;足踏单车!

发帖
47347
金钱
67829
威望
4807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2-16
回 孤独狼 的帖子
孤独狼:
学习了,不过有一个问题,开口胎和管胎差在哪里?哪一个好用呢?



  简单说,开口胎是靠车圈的唇边压住胎边,可承受胎压有限,胎压通常不能高于120PSI,对车圈强度有要求、也导致车圈重量增加。另一个问题是开口胎由独立的内、外胎组合而成,在实际骑行中存在着内、外胎之间的摩擦、微量移位问题。

  管胎是直接粘附在无唇边的车圈上,内、外胎一体式结构,避免了开口胎的上述缺陷。管胎通常最大承压都在130PSI以上,更高的胎压更有利于减小路阻。

  纯性能而言,当然是管胎有绝对优势。但是管胎不象开口胎那样容易修补,外出骑行中一旦遇上扎胎基本就只好歇菜。
1条评分金钱+1
felix_zlj 金钱 +1 张老师回答耐心  看一次感动一次 2015-02-16
发帖
25
金钱
38
威望
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2-16
回 zhangt71 的帖子
zhangt71:  国产公路车胎只注重皮实耐用,并不会把最好的橡胶、最好的编织层材料用在自行车胎上,所以几乎没有高性能的车胎。建大公路胎能用,如此而已,与进口高端车胎的性能差距不小! (2015-02-16 11:18) 

看到正新的风神系列如何,我感觉还不错啊,60TPI应该不错吧

发帖
3470
金钱
3894
威望
427
贡献值
1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02-16
回 zhangt71 的帖子
zhangt71:  简单说,开口胎是靠车圈的唇边压住胎边,可承受胎压有限,胎压通常不能高于120PSI,对车圈强度有要求、也导致车圈重量增加。另一个问题是开口胎由独立的内、外胎组合而成,在实际骑行中存在着内、外胎之间的摩擦、微量移位问题。
....... (2015-02-16 11:43) 

嗯,解释很细致。谢谢。
准备上一套700x23c的碳轮组,一直在开口和管胎之间纠结。看了你的教诲明确管胎轮组将为首选。
告别机动;足踏单车!

发帖
9968
金钱
4958
威望
142
贡献值
1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5-02-16
我补充一下 一个看预算 我刚组了1万的车  骑行强度不大 轮胎不会换得很快 这时候就买个进口胎什么的

若是组了5000车 上个实惠的外胎 国产是个好选择  其实吧都能用看预算  区别的话  我等菜鸟其实除了称一称  基本也不太感觉得出  多半是心理

发帖
47347
金钱
67829
威望
4807
贡献值
22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5-02-16
回 lockesun 的帖子
lockesun:看到正新的风神系列如何,我感觉还不错啊,60TPI应该不错吧 (2015-02-16 13:51) 

  TPI是threads per inch的缩写,每英寸编织物线数,指的是车胎内嵌编织物的密度。6TPI是相当一般的了,稍好的公路车胎都在120TPI以上、甚至300多TPI。

发帖
1180
金钱
1413
威望
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5-02-16
建大正新算不上正宗国产品牌。
发帖
25
金钱
38
威望
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5-02-16
回 felix_zlj 的帖子
felix_zlj:我补充一下 一个看预算 我刚组了1万的车  骑行强度不大 轮胎不会换得很快 这时候就买个进口胎什么的
若是组了5000车 上个实惠的外胎 国产是个好选择  其实吧都能用看预算  区别的话  我等菜鸟其实除了称一称  基本也不太感觉 .. (2015-02-16 13:56) 

还是不太明白,这个胎到底差在哪,看朋友的马牌、维多利亚、米其林都经常出问题。
所以想说其实差距真的不大。

发帖
9968
金钱
4958
威望
142
贡献值
1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5-02-17
回 lockesun 的帖子
lockesun:还是不太明白,这个胎到底差在哪,看朋友的马牌、维多利亚、米其林都经常出问题。
所以想说其实差距真的不大。 (2015-02-16 16:52) 

单纯数据来说 织物密度 重量呗
外观上 逼格打标
使用上路感有差 这跟橡胶材质工艺有关
建大为例  我对他印象不错 给我实惠耐用的感觉  但是么就跟整体预算有关
然后就是也许用过了多种胎  会发现自己要什么

发帖
1180
金钱
1413
威望
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5-02-17
台湾品牌建大和正新也有高端产品。
发帖
25
金钱
38
威望
5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5-02-20
回 felix_zlj 的帖子
felix_zlj:单纯数据来说 织物密度 重量呗
外观上 逼格打标
使用上路感有差 这跟橡胶材质工艺有关
建大为例  我对他印象不错 给我实惠耐用的感觉  但是么就跟整体预算有关
....... (2015-02-17 11:49) 

我感觉100多的胎也蛮耐用的,有必要上3、400的进口胎吗?

发帖
9968
金钱
4958
威望
142
贡献值
1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5-02-20
回 lockesun 的帖子
lockesun:我感觉100多的胎也蛮耐用的,有必要上3、400的进口胎吗? (2015-02-20 19:11) 

我用的是100多的马牌 慈溪工厂代工 我算他是国外牌子吧...
相对的是100以下的建大 朝阳...

发帖
1180
金钱
1413
威望
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5-02-21
回 lockesun 的帖子
lockesun:我感觉100多的胎也蛮耐用的,有必要上3、400的进口胎吗? (2015-02-20 19:11) 

高价胎很重要是轻量化。

发帖
4155
金钱
3633
威望
265
贡献值
7
爱心值
14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5-02-22
回 lockesun 的帖子
lockesun:我感觉100多的胎也蛮耐用的,有必要上3、400的进口胎吗? (2015-02-20 19:11)

进口胎其实并不贵。

比如我装车常用的马牌,不折叠的一车份150,折叠的一车份200出头。

giant大量使用的michelin dynamic和维多利亚的rubino的一款外胎。那个一车份150就可以搞定,但是真的好很多。

他们对比50一车份的国产正新和kenda来说,效果好的多。比如100多的国产正新和建大来说,性能差不多,但是牌子更响亮。

这个世界的定价原因,起码有3种逻辑:

1. 我产量小,我销量小,我质量也很好,我要盈利。必须要卖很高的价格。比如xx,就不点名了。

2. 我质量上乘,我产量也很大,因为我的品牌原因,我销量也很大,但是为了和其他的竞争对手竞争,我必须要在价格上比对方有优势。比如xx。

3.  我质量一般,我产量大,要想销量大,我价格就得低,比如xxx。

所以,现在能买到的很多进口牌子的轮胎,价格并不比国产贵多少。

甚至上面的策略,你可以在一个牌子中见到,他会出高中低档不同的型号,我上面举的例子,用于同一个品牌也很正常。

有些东西贵,不一定是因为好,也许是因为销量小,或者是中间环节太多。比如你说的那些300-400的轮胎,有的是因为环节太多了。
有些东西,便宜,不一定是不好,是因为销量大,市场推广成本低,工业化大生产导致成本减低很多,比如gi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