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回广州到埗两日
思索如何着手分享这段收获
·
还是从Gio的专业—设计 讲起
“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也可以做很好”
“我好歹也是上海优秀青年建筑设计师好吗”
·
新转子空间在同济校门外,和内里集共同选址于一座白色的三层独栋
转子办公室位于一楼小院,接待办公室设置于三楼
这栋楼的独特之处,是夹层两百多平的仓库。
·
“这处空间呈现了一种低调而考究的办公环境氛围,简单来说是一种有机现代主义与质感亲和力的综合感受。几个特征:
“显性收纳”美学:利用ESU的开放格展示设计书籍/摆件,将收纳转化为空间装饰;
材质碰撞公式:40%温润木质(书架、百叶及家具)+30%金属(家具及办公桌椅腿架)+15%绿植+15%织物,塑造视觉舒适度。
另外,现代设计感家具的有机曲线,中和了办公空间的机械感,绿植的介入使空间压力值(NASA标准)降低;整体空间并没有刻意追求惊艳效果,而是通过材质、形态与相对较暗光影的细腻把控,让经典设计、自然元素与日常工作需求和谐统一”
·
木,主毯,金属/木色,蓝色,黑色
Dyson DC52/DC59吸尘器(他说裸露管径和内部涡旋的尺度,非常像AM桁架的aerospace管,Mr戴森不愧是博士的头号粉丝)
IQAir净化器(独特的塔式结构滤网入风量大且静音)
带激光雷达,能实现风追人或避人的三菱雾峰空调
Royal lighting的三个半球吊灯仿似火箭底部的助推器
雾化玻璃,软木墙面,百叶窗
等等,都非常考究
清单见后(建议放大细看)
·
而一楼是一个宽近4米进深25米的空间(很适合我这种猫人)
数辆严选的Moulton当代经典之作,内嵌式悬挂于墙上柱间
通过地毯,绿植,岛台,趟门形成功能分区
场景化的灯光组合匹配不同的工作/生活需求
这里同样有多个可圈可点的选品:
隐藏式的偏轴门
与画作呼应的门厅地毯
王主任的单车工坊/璐的陶艺花园
六边形的餐桌,多人聚餐也可轻松夹菜&交谈
装有一体吊顶膜灯,可化作无影摄影棚的独立工作间
木地板更是缅甸柚木老料
·
“灯光最佳的状态,就是让人忘记它的存在”
“所有设计除了满足最基础的功能性外,就是比审美”
更多细节,有缘到访再听主人诠释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