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9阅读
  • 36回复

[综合讨论]三段式三折叠设计方案探索(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07

近半年研究3折叠,发现3折叠自行车只是表象,其本质是一个“三段式自行车”。


而这三段式的分割点分别为两个转轴:
其中一个是大梁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转轴,另外一个就是后叉与大梁连接的转轴

就是这两个转轴把一辆3折叠分为三段结构。
其中第1段包括前叉、前轮头管、把横等零件。

第2段就是大梁的后半部分,以及曲柄牙盘、座杆座包等零件。
第3段为后叉以及后轮、飞轮和货架等零件。

这也就是我之前提出过小布三折叠设计的去中心化设计。
小布类三折叠没有一个很明显的核心,这三部分等量齐观,重要性基本相等。

由此理论出发,我最近一直在研究,是不是可以把这三部分分别设计,然后灵活组合,以最大化小布类3折叠的玩法?!


目前刚刚完成了三段式中的第1段的研究。



如图所示,第1段中我把小布原来34的大梁竖管设计为44的更能用规格,这样就可以兼容更多的前叉,包括所有碳纤维前叉,
包括这款个性化的单臂前叉。
然后把大梁转轴连接处的销钉都定制为螺丝结构。这样拿一个内六角就方便组合调换。



如图所示,这是我专门定制的,用来替换原来销钉,方便用户整体更换第1段结构的钛合金对拧螺丝

接下来我更多精力将会放在第3段,也就是后叉后轮货架的整体方案的设计与开发上

因为第1段与第3段都设计好的话,通过两个转轴,就可以与因原版英布或者任何国布相互无缝连接。
极大降低玩家折腾小布的门槛。
对我这一观点,各位高手有何高见,欢迎讨论。

对了,改成44的竖管后,不只解放了前叉,也解放了头管,大行,tern,等所有的第三方头管都可以自由使用



专门为配合Cline,Pline而定制的钛合金折叠盒 ,用一个内六角就能把这整套第一段连接到Cline,Pline上。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3827
金钱
12345
威望
208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0:38
不要忘記中軸位置要改一下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0:49
derek77:不要忘記中軸位置要改一下
 (2025-11-16 20:38) 

不要在意这个细节,我只是放了NEO的示意图,但我聊的内容是其他三折叠的结构,如果是NEO的话,它不是两个转点,而是一个转点与一个转环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25100
金钱
25234
威望
4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前天 21:01
谢谢分享

发帖
25048
金钱
40497
威望
1340
贡献值
9
爱心值
5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昨天 08:14
有没有示意图看看 文字描述没完全看懂

发帖
11627
金钱
10740
威望
750
贡献值
4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昨天 08:27
你没有明白核心逻辑,为了让车子体积小,唯一一个绕不开的零件就是轮组,轮组是不能变小的,第二个逻辑,就是绝大多数用户是不愿意拆前后轮的,所以折叠车体积的极限,就是轮组+前叉,或者轮组+后叉,两者取最大值。

小布的逻辑就是尽量让两个轮组重叠,其他部分全部绕着轮组,这样可以实现最小的体积,其他部件比如大梁前后叉刹车走线,看着很怪,但是所有的设计全部都是服务于这个逻辑,可惜的地方在于大梁拆段采用了横折的方式,会有点影响刚性。

Birdy是前叉后翻,后叉前翻,也是前后轮重合,但是因为大梁没有拆,体积没有小布那么小,优点是没有横折部分,刚性会好,可惜优点被前叉的避震和转点框量吃掉了。

飞鱼算是另辟蹊径,但是飞鱼的大逻辑其实比较接近鸟车,只是前叉的回折方式不一样,飞鱼没有横折部分,而且不像鸟车前叉有避震,所以骑着刚性会好,速度能起来。

Lidrop也是轮组重叠,大梁竖着拆三段来围绕轮组,优点是轮组折叠做到了极致,前后轴重合,而且是305,于是获得了一个相对较小的总体积,缺点在于轴距短,稳定性不如其他几个纵折。

JAVA牺牲折叠体积,来换变速系统,这是另一种解法,不是体积最优解,而是有得有失的其他解,而且大梁横折的部分也保留了,所以刚性不行,加上五通位置不对,所以不适合对速度有要求的玩家。
412,Lidrop,BBB没有A
Life is Short, Play More
微信/QQ:2325693,苏州车友欢迎交流

发帖
3827
金钱
12345
威望
208
贡献值
0
爱心值
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昨天 09:55
三折最好能前后两个轮位置重叠,类似这两台量。不然增加折叠扣重量,轮子还叉开,我买对折的碳架好了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1627
金钱
10740
威望
750
贡献值
4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昨天 10:13
回 derek77 的帖子
derek77:三折最好能前后两个轮位置重叠,类似这两台量。不然增加折叠扣重量,轮子还叉开,我买对折的碳架好了
[图片] (2025-11-17 09:55) 

前轮后折的难点在于碗组,后轮前折的难点在于五通,各家都在努力尝试,最优解貌似还没出来
412,Lidrop,BBB没有A
Life is Short, Play More
微信/QQ:2325693,苏州车友欢迎交流

发帖
93
金钱
98
威望
1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昨天 10:27
回 derek77 的帖子
derek77:三折最好能前后两个轮位置重叠,类似这两台量。不然增加折叠扣重量,轮子还叉开,我买对折的碳架好了
[图片] (2025-11-17 09:55) 

Caracle一开始很心动,后来去日本的时候看了一趟实车(非常难找,基本没卖的),连卖车的店主打开折叠都非常困难,难度不亚于拆装轮,就放弃了。。

发帖
803
金钱
806
威望
7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昨天 11:13
让ai辅助设计一下

发帖
2747
金钱
2885
威望
1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昨天 12:58
夏雪宜:你没有明白核心逻辑,为了让车子体积小,唯一一个绕不开的零件就是轮组,轮组是不能变小的,第二个逻辑,就是绝大多数用户是不愿意拆前后轮的,所以折叠车体积的极限,就是轮组+前叉,或者轮组+后叉,两者取最大值。
小布的逻辑就是尽量让两个轮组重叠,其他部分全部绕着轮组,这 .. (2025-11-17 08:27) 

而且还有一点,布的原本设计第一用途是地铁公交类通勤,第二是公共交通的n+2远途出行,所以才链子和变速机构都藏在折叠内侧,折叠一方面避免衣物和身体被油污弄脏,一方面锁死的结构很难因意外碰撞到驱动机构导致路上不能骑行,一直用c扣也是为了此时方便拆卸避免损坏。而且猪鼻设计也负担了包和车一起搬运推行,也避免身上杂物的麻烦,可以说从全部设计都是构建在骑行过程中实用和细节上,从用户基本需求反推产生出合适的车辆设计。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2747
金钱
2885
威望
1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昨天 13:00
shy1988:Caracle一开始很心动,后来去日本的时候看了一趟实车(非常难找,基本没卖的),连卖车的店主打开折叠都非常困难,难度不亚于拆装轮,就放弃了。。 (2025-11-17 10:27) 

可以说布的结构无论多少人骂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除了英国产导致的价格外),在折叠外出的实用性方面,就是最均衡的。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2032
金钱
2159
威望
9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昨天 14:01
回 夏雪宜 的帖子
夏雪宜:你没有明白核心逻辑,为了让车子体积小,唯一一个绕不开的零件就是轮组,轮组是不能变小的,第二个逻辑,就是绝大多数用户是不愿意拆前后轮的,所以折叠车体积的极限,就是轮组+前叉,或者轮组+后叉,两者取最大值。
小布的逻辑就是尽量让两个轮组重叠,其他部分全部绕着轮组,这 .. (2025-11-17 08:27) 

非常有道理,三折车刚性、重量比横折车都没优势,体积再没优势真的没有意义。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昨天 14:11
zhouyf911:有没有示意图看看 文字描述没完全看懂[表情]  (2025-11-17 08:14) 

我觉得我描述的还够明白的,那我现在一句话再总结一下:
小布类,三折叠的两个转轴把一辆车分为三段,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
我图中放出的第1张图片就是前段。
所以我把3折叠自行车也叫做3段式自行车。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2032
金钱
2159
威望
9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昨天 14:12
早说过三折车核心就是折叠时缩小五通到后叉的尺寸,所以同轮径折叠尺寸能小于横折车。你这个貌似能用普通变速,但理智的车友为什么不选择也能普通变速,刚性、重量都有优势的横折?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昨天 14:29
夏雪宜:你没有明白核心逻辑,为了让车子体积小,唯一一个绕不开的零件就是轮组,轮组是不能变小的,第二个逻辑,就是绝大多数用户是不愿意拆前后轮的,所以折叠车体积的极限,就是轮组+前叉,或者轮组+后叉,两者取最大值。
小布的逻辑就是尽量让两个轮组重叠,其他部分全部绕着轮组,这 .. (2025-11-17 08:27) 

你分析的几辆车的取舍得失很到位,我基本同意。其中有几辆的观点甚至完全一致。

但你好像理解偏我发这篇文章的内涵了。我通篇没有说过是为了降低车的体积,可能是我发了一个单前插,误导了你对文意的理解。
我写这篇,是对分析3折叠这种类型的深度探讨。
把三折叠分为三段式。前段、中段和后段。
对三段进行分别的设计。这样就能让3折叠进行模块化的玩法和升级。

重点是在模块化和可玩性高,还有方便用户改造的层面,通篇与体积没有关系。
体积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但我觉得发展到3叠折这种程度的话,体积已经再进化的程度不大,不是主要的探索方向了。
确实如你文中所说的一辆前后轮尽量对叠,其他元素尽量围绕轮组,基本上就可以把折叠体积压榨到极致。而三折叠在这一点上已经做到了。所以在体积上没必要继续探索。
包括我研发出的前段总成系统,包括前叉头管把横把套、刹车、以及大梁前半部分。这部分我就单独摘出来,进行完全独立设计,通过把小布34的大梁竖管改为44的更通用竖管,一下解决了对前叉和头管的适配。
这套总成设计好的话,只要通过大梁销钉转轴就可以直接连接到任何小布或国布的大梁上。
这样极大的降低了玩家玩车的难度。

接下来我会涉及后段的部分。就是后叉、后轮、货架、飞轮等内容。 中段的话我就不设计了,保留各自原来的状态,只要把我的前段和后段放上去,就可以任意组合搭配。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昨天 14:35
夏雪宜:前轮后折的难点在于碗组,后轮前折的难点在于五通,各家都在努力尝试,最优解貌似还没出来 (2025-11-17 10:13) 

同意这一理论。基于这一点,我觉得Java NEO对中轴的解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体积,但是在16寸上牺牲的体积在14寸上的话,反倒很合适。说不定十四寸就是Java NEO这种折法的黄金体积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25048
金钱
40497
威望
1340
贡献值
9
爱心值
54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昨天 14:36
重新看了一遍 ,是二次开发前段和后段?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昨天 14:39
夏雪宜:前轮后折的难点在于碗组,后轮前折的难点在于五通,各家都在努力尝试,最优解貌似还没出来 (2025-11-17 10:13) 

另外NEO这种折法有一个好处就是前后轮虽然错开了一些,但正好让前轮错开了变速,曲柄的阻挡,可以弄的更薄一些。高度也可以降低一些。搞成一个长方形。在薄度上和高度上还正好更符合日常使用。比一个正方形的小布还更适合日常的一些场景,比如说一个28寸的行李箱,你装小布装不进去,得专门配一个方形的大箱子。但NEO就正好,因为它正好是一个长方形的,这一点在便携性上来说,反倒又胜出了一点。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昨天 14:41
derek77:三折最好能前后两个轮位置重叠,类似这两台量。不然增加折叠扣重量,轮子还叉开,我买对折的碳架好了
[图片] (2025-11-17 09:55) 

你说你说的可能是体积,因为折叠方式不影响重量。
基本同意两轮尽量对折的观点。但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未必这样。因为一个折叠车的体积,它是长宽高来决定的,如果尽量对折的话,它也就是折成一个正方形,长和无非就是长和宽是一样的,但它厚度有可能就厚了一些。如果错开一点的话,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正方形,但它反倒有可能在厚度上做的更薄一些,还更符合日常的使用,比如我上图中发出的这个行李箱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昨天 14:43
moelolishana:可以说布的结构无论多少人骂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除了英国产导致的价格外),在折叠外出的实用性方面,就是最均衡的。
 (2025-11-17 13:00) 

我的文章其实也就是基于这一观点而推出的,我认为3折叠在实用性上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设计方式,我就是基于3折叠出发,分为前中后三段来分别设计,进一步增加3折叠的可玩性。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昨天 14:50
hupo:早说过三折车核心就是折叠时缩小五通到后叉的尺寸,所以同轮径折叠尺寸能小于横折车。你这个貌似能用普通变速,但理智的车友为什么不选择也能普通变速,刚性、重量都有优势的横折? (2025-11-17 14:12) 

你可能也是受夏版主的误导了,我通篇没有说体积的问题。我是准备重构3折叠。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昨天 14:53
zhouyf911:重新看了一遍 ,是二次开发前段和后段? (2025-11-17 14:36) 

对,这次理解到位了。已经前半段我开发完成,就是图2所示,我这个结构可以直接对接到任何小布的Cline,Pline上。无缝切换。
我单独卖这部分结构,有小布,用户想改装的可以直接来找我。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昨天 14:59
zhouyf911:重新看了一遍 ,是二次开发前段和后段? (2025-11-17 14:36) 

为什么只开发前段和后段呢?因为我发现中段没必要重新开发,已经很完美。
最关键的是中段是一个自行车品牌的唯一承载体 ,你把中段也重新设计了之后,那就完全是一辆新车了。失去了原来的品牌。一般国布倒无所谓,但是小布的话确实有点亏。因为小布的品牌价值现在确实还挺大。
就比如一辆小布。基本上每个玩家都在改,改多改少的问题,你把其他任何部分都改了都没事儿,其他人看上去还觉得是一辆小布,只要小布的大梁后半部分还在。
但是如果你把大梁后半段也改换了,那就没有任何人会认为这是一辆小布。小布的品牌价值也就直接消失了。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1627
金钱
10740
威望
750
贡献值
4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昨天 15:21
回 波链云骑 的帖子
波链云骑:为什么只开发前段和后段呢?因为我发现中段没必要重新开发,已经很完美。
最关键的是中段是一个自行车品牌的唯一承载体 ,你把中段也重新设计了之后,那就完全是一辆新车了。失去了原来的品牌。一般国布倒无所谓,但是小布的话确实有点亏。因为小布的品牌价值现在确实还挺大。
就 .. (2025-11-17 14:59) 

你想多了,各家有各家的护城河,从设计上就不会让你轻易地混用,然后就算是能装上,各种尺寸也会不合理,是个玩具,但是不好骑,还伤身体。
412,Lidrop,BBB没有A
Life is Short, Play More
微信/QQ:2325693,苏州车友欢迎交流

发帖
50
金钱
60
威望
1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昨天 15:40
回 moelolishana 的帖子
moelolishana:可以说布的结构无论多少人骂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除了英国产导致的价格外),在折叠外出的实用性方面,就是最均衡的。
 (2025-11-17 13:00) 

单存从便携性上看确实小布更合理。人家本来也不是为了长途骑行设计的。只不过价格不亲民,在国内能花万元以上买这个车有几个是为了坐地铁和公交的的。所以价格2000元是合适的价格,期待国布做的越来越好,真正成为实用的短途代步工具。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昨天 16:18
夏雪宜:你想多了,各家有各家的护城河,从设计上就不会让你轻易地混用,然后就算是能装上,各种尺寸也会不合理,是个玩具,但是不好骑,还伤身体。 (2025-11-17 15:21) 

这个问题的话,那就是实践中的问题,在理论上我的想法是可行的

无非就是各种适配打磨,说不定我的前半段做出来比原来的前半段还更优。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1627
金钱
10740
威望
750
贡献值
4
爱心值
2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昨天 16:31
回 波链云骑 的帖子
波链云骑:这个问题的话,那就是实践中的问题,在理论上我的想法是可行的
无非就是各种适配打磨,说不定我的前半段做出来比原来的前半段还更优。
 (2025-11-17 16:18) 

这种事情我经常做,但我不会推荐别人这样做,成本和时间,安全性和可靠性,都不行
412,Lidrop,BBB没有A
Life is Short, Play More
微信/QQ:2325693,苏州车友欢迎交流

发帖
175
金钱
172
威望
2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昨天 16:47
夏雪宜:这种事情我经常做,但我不会推荐别人这样做,成本和时间,安全性和可靠性,都不行 (2025-11-17 16:31) 

是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确实不推荐这样。
我目前这套方案这种玩法,也就是面向在77上的各种深度老鸟玩家。
也只有这样的老鸟玩家,我才放心让搞我这套

内容来自手机客户端


发帖
1133
金钱
1257
威望
5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昨天 17:30
回 hupo 的帖子
hupo:非常有道理,三折车刚性、重量比横折车都没优势,体积再没优势真的没有意义。 (2025-11-17 14:01) 

体积、重量、刚性只是一方面 功能设计才是三折的优势 我也是从横折转到三折的  而且是从11.5公斤横折转到几乎同样重量的国布上的  链条和后拨折叠后在内侧防脏   折叠后不加货架和挡泥板  加个防散就可以推行  座管拉高还不用弯腰  折叠后单手抬车比横折更轻松  三折抓大梁用手臂力量  重心就在大梁下面  横折单手只能提坐垫后端  用手指力量  几乎单手走不了几步  还甩啊甩的  虽然重量一样但我从未长时间单手提横折  却可以单手提同样重量的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