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问题来了,第一 既然是tt坐管角度,直接改小立管角度就行,为什么要把立管做成个折弯的。真正的tt后叉会有那个类似折弯的结构为的是隐藏夹器,贴近后轮,较少风阻。魔刃的那个异形立管离后轮好远。
第二,所谓高踩踏效率,的确是这样,但这样的踩踏角度同样使车手更易于肌肉疲劳,这就是为什么大组赛不用tt的角度,这一点算不上创新吧,只是其他小径更多是按照大组赛的角度设计的。
第三,既然是定位TT,减少风阻自然是个卖点,这一车的圆管焊接,会更加较少风阻?个人觉得小径减少风阻更多是噱头,数据显示超过35后风阻才是更大的敌人,试问有几个骑451能上35匀速。但既然是TT的卖点,可能铝管异形管,肌肉架更加有卖相。
第四,问一个很俗的问题,这个架子不算叉多重。
提问讨论完毕,绝无撕逼干仗之心,只是单纯的讨论,如果影响了你的销售,请站内告诉我,立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