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小小意見供參考.....
就是因為不是牛腿,更需良好的齒/速比搭配。
個人是肉腿,自身經驗就不著墨了,看看別人怎麼說吧~
多數自行車踩踏效率科學研究指出:
- 90-100轉/分,是「高功率」騎乘的最適轉頻,意味著有能力長時間用90/100轉,持續高功率應付不同地形的牛腿,能夠獲得最佳效率。
- 60-70轉/分,則是「低功率」騎乘的最佳迴轉速/踏頻,換句話說,不穿鎖鞋拉不高踏頻,低負荷長時間騎乘的話,60-70轉反而能產生最佳騎乘效率
既然多數人都不是牛腿,無法長時常維持高功率高踏顪,那回頭看看60-70轉究竟是什麼速度吧~
以p8為例,齒比52/11,60轉來看:
52/11*1490mm(約)*60*60,得到25.4km/h的騎乘速度(非均速,只是巡航速而已,非交管條件下,百K均速恐怕只有20km/h上下)............!!!!!
長下坡就不提了,坡度極小的緩下坡,大順風,集團騎車等等條件下,406小徑+52/11齒比低功60轉騎乘的速度,新算是新人,「巡航時」應該也不會太重腳 (非起步、加速等大扭力狀態下)。
相反的,如果是高功高效100轉的時速,52/11 的p8就會產生42.3km/h的速度,有能力長時間長距離100轉應付多重地型的車友,42.3km/h的巡航速不間斷,恐怕也不是沒有概念亂改車的新人,就算是給個單速車,一樣可以攻克多數山路~
簡言之,齒/數比單純換算,無法全面反應出實際上路的狀況,管它牛不牛腿,多點餘裕是好事一件,不只對人,對變速系統而言,也是如此,長時間使用極端檔位只會加速耗損!
關於最佳效率踏頻的研究,網路上不少資料可查,隨手丟一個上來供大家參考~
http://adventure.howstuffworks.com/outdoor-activities/triathlons/training/cycling-cadence1.htm[ 此帖被iiiox在2014-05-04 08:5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