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n:还有链条越短发力效率越高的理论,以及这个发力效率理论,可有什么实验证实?不算太远的传动距离,链轮中心距差50毫米,对传动效率有多大影响?后轮重量分配差一些,又对加速效率有多大影响?
(2016-07-01 19:26) 
链条越短,的确加速性越强,这可以从412上得到验证,
412立管角度连山地车都不如,才71度,但他的加速性却很强,
这完全得益于他340mm的传动距(后花鼓中心到中轴中心的距离),
对于单速,的确可以尽可能缩短传动距以提升加速性,但变速车就不能那样干了,
最基本的链条运转顺畅程度还是需要的,而且飞轮片数越多,传动距也必然越长,
虽然683是我设计的,但那只是个没有研发完成的车就猴急着被量产了,
而8片飞轮,传动距怎么都要390mm,而对于必然要升级到10片,11片飞轮的车友而言,405mm传动距是必须的,
但那时我没有决策权,所以无法改变,所以我只能辞职,
而现在我是在没有薪水,没有领导管理的情况下真正的自主研发,所以才能真正破解车架几何,
才能搞出真正成熟的车型,才能按自己对单车的理解去量产我设计的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