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937阅读
  • 49回复

[综合讨论]Rotor Power/INpower 功率计的参考功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74
金钱
405
威望
9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6-04-20
接着刘版的提示又把ROTOR的整个功率计系列捋了一遍,顺便更正前文。这家西班牙公司的功率计迭代大概是这样,2014年发售第一款名为POWER的双边功率计,接着把POWER一分为二成POWER LT及POWER LT-R的单边产品降价卖。2015年4月发布INPOWER左腿功率计,至今年4月发布名为2INPOWER的双边功率计。从第一款双边,拆成单边,再开发新的单边,又拼成了双边,这个产品迭代绕了一圈又回来了,这前后有哪些设计改变?先从第一款POWER说起。



第一款POWER双边功率计,这套硬件方案跟Stages相近,属于Crankarm-base的功率计。左右两个曲柄上都有一个黑黑存放电池和计算器,7055铝合金曲柄中的镂空管内贴有对称应变计,技术上可以拆成两个独立系统。于是有了阉割版的POWER LT及LT-R。



在INPOWER的设计里,ROTOR放弃自家专利,使用一种叫轴芯式的设计(AXLE-BASE)。一般认为认为这个好处是把原来突出在外的黑盒子收入中轴腔内,只保留ANT天线部分外露,更加安全可靠。但这种设计与ROTOR宣称的无需二次校正和不受温度影响没有必然联系,早在POWER,也就是第一代非轴芯设计的用户手册里就提到,ROTOR不需要二次校正了,不是自动归零,是根本无需二次校正。



新的INPOWER宣传设计图如上,一边轴心的扭曲必要建立在另一边相对静止的前提下计算,所有INPOWER只能测左边。ROTOR还提到:“Spindle-based power meters first debuted more than 10 yearsago but failure to provide support……Early models of spindle-based power meters measuredtorsion via optical sensor in the bottom bracket spindle”

这款十多年前发明的光学功率计说的就是下面这个Ergomo,用光栅计算两边的波形的差值推导扭矩,和鼠标中间滑轮的原理差不多,类似的非接触设计还有测磁场波形差值的。它们体积大,功耗大,ROTOR这个24mm细轴心装了7号电池以后绝对容不下这样复杂的机械机构。



INPOWER使用的是一对贴片式应变计,呈45度角测量轴芯扭曲程度。这是后人对上面光栅设计的改良版,低成本,小体积,细节可以参考专利号US 20130024137 A1。



目前为止,INPOWER是市场上唯一放弃曲柄设计而采用这种轴芯设计的功率计,在今年发布的2INPOWER中,ROTOR把这一套技术和上一代专利合体后就得到了2INPOWER。其中轴芯测左边,曲柄式测右边。从整个产品迭代的进程看,ROTOR绕了一大圈回来是暗示着轴芯式比曲柄式更好,还是为了区别于一大堆曲柄式功率计而做的营销选择呢?



回到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上,ROTOR的价格处于什么水平?INPOWER 3D系列(讨厌没有165)含盘片约5500,Stages+FC5800的组合4600,4iii+FC5800的组合不到3500,因为INPOWER与ROTOR捆绑,所以拆掉牙盘的功率计部分净价并没有参考价值。价格横向比较的话,5500元的最好选择难道不是Power2max的ROTOR 3D套装吗,毕竟,你ROTOR自家3D都不提供165呢,请接受小短腿的无限仇视吧哈哈哈哈哈……



[ 此帖被mynewage在2016-04-23 01:02重新编辑 ]

发帖
2016
金钱
1387
威望
130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4-20
虽然看不懂,但是很流弊的样子!

内容来自iPhone手机客户端

rapha代购:rapha.taobao.com

发帖
2055
金钱
1775
威望
100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4-20
功率计里是不会有陀螺仪的,功耗是G-sensor的100倍起步

做过才会知道~
shop123474405.taobao.com 兔子工坊~打造各种神奇小零件~QQ群 213119805

发帖
2055
金钱
1775
威望
100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04-20
另外需要温度补偿跟曲柄材料也没有一毛钱关系,最多能有万分之一的关系

重点是温度对于应变片,主要是电路结构中阻值的影响

做过才会知道~

shop123474405.taobao.com 兔子工坊~打造各种神奇小零件~QQ群 213119805

发帖
10009
金钱
14884
威望
887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6-04-20
虽然看不懂,就想问问final 11有没有送你一个功率飞轮?
发帖
674
金钱
405
威望
9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easytolove 的帖子
easytolove:功率计里是不会有陀螺仪的,功耗是G-sensor的100倍起步
做过才会知道~ (2016-04-20 02:16) 

G-sensor跟电子陀螺仪是不是一回事么?好吧做过的说不是一个叫法。
如果说温度补偿和归零校正都是为了修正应变边计阻值,为什么Rotor不用校正呢?

发帖
2055
金钱
1775
威望
100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mynewage 的帖子
mynewage:G-sensor跟电子陀螺仪是不是一回事么?好吧做过的说不是一个叫法。
如果说温度补偿和归零校正都是为了修正应变边计阻值,为什么Rotor不用校正呢? (2016-04-20 02:39) 

陀螺仪是陀螺仪,测角速度的

G-sensor是加速度感应器

两者运作机理完全不同,功耗100倍起步

至于rotor为什么不用温度补偿,stages还说自己误差2%,你不也信了么?
shop123474405.taobao.com 兔子工坊~打造各种神奇小零件~QQ群 213119805

发帖
2055
金钱
1775
威望
100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mynewage 的帖子
mynewage:G-sensor跟电子陀螺仪是不是一回事么?好吧做过的说不是一个叫法。
如果说温度补偿和归零校正都是为了修正应变边计阻值,为什么Rotor不用校正呢? (2016-04-20 02:39) 

我原文的意思是温度变化对于电路部分(电气性能,并不局限于阻值)影响最大,你理解错了。

我们的所有技术文档提供开源,真想了解先去补补课吧
shop123474405.taobao.com 兔子工坊~打造各种神奇小零件~QQ群 213119805
发帖
674
金钱
405
威望
9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easytolove 的帖子
easytolove:陀螺仪是陀螺仪,测角速度的
G-sensor是加速度感应器
....... (2016-04-20 02:45) 

我倒没信Stages说的误差2%,2%也好,1%也罢是什么我根本不知道
按你的说法,Rotor宣传不用二次校准,不受温度影响是吹大牛了
这性质比拿着左腿测功率说自己是Axle base不更恶劣吗



发帖
2055
金钱
1775
威望
100
贡献值
2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mynewage 的帖子
mynewage:我倒没信Stages说的误差2%,2%也好,1%也罢是什么我根本不知道
按你的说法,Rotor宣传不用二次校准,不受温度影响是吹大牛了
这性质比拿着左腿测功率说自己是Axle base不更恶劣吗
 (2016-04-20 02:55) 

内部有温度补偿机制是必须的

“不受温度影响”的意思显然可以理解为“有温度补偿机制,所以不受温度影响”

但并不存在一种完美的“温度补偿方案”,范围大的精度差,反之精度小的范围窄

不需要二次校准有两层意思

1,长时间使用不需要校准,这个pica也是

2,有其他骑行中的自动校准机制,比如pica的溜车归零

PS: 理论上不存在不需要归零的功率计,理论说行的不一定行,但理论说不行的一定不行

至于各家长短,我们后续会逐个切开详细分析~
shop123474405.taobao.com 兔子工坊~打造各种神奇小零件~QQ群 213119805

发帖
25680
金钱
24382
威望
1006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6-04-20
虽然看不懂,如果能便宜到100多就买个玩玩

发帖
1665
金钱
1924
威望
26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6-04-20
楼主的标题让我感觉时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结果发现并没有。

in power是轴心功率计没错,rotor并没有说明他用的是光栅还是应变规,所以这个“撒谎”一说值得商榷。

另外我想楼主功课做得还是不够,rotor的power和in power是有很大区别的。power是老款产品,工作机制与in power是有差别的。
.:|流水青山送六朝|:.
发帖
326
金钱
4260
威望
20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6-04-20
虽然看不懂,但是很流弊的样子!

发帖
5419
金钱
5976
威望
342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witlights 的帖子
witlights:虽然看不懂,但是很流弊的样子![表情] [表情]  (2016-04-20 08:35) 

              

发帖
13517
金钱
15886
威望
72
贡献值
0
爱心值
6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外卖仔 的帖子
外卖仔:虽然看不懂,如果能便宜到100多就买个玩玩[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2016-04-20 05:30) 

材料都不够
发帖
674
金钱
405
威望
9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lenny 的帖子
lenny:楼主的标题让我感觉时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结果发现并没有。[表情]
in power是轴心功率计没错,rotor并没有说明他用的是光栅还是应变规,所以这个“撒谎”一说值得商榷。
另外我想楼主功课做得还是不够,rotor的power和in power是有很大区别的。power是老款产品,工作机制 .. (2016-04-20 08:10)

Rotor最近的专利文件里只有上图的左腿功率计,是的,就算把应变计放轴心仍然可以有小盖子。然而你有证据说他放着自己的专利不用,花钱买别人的专利用?就rotor现在的设计,INPOWER轴芯上什么都没有,除非芯内还有一个圆筒把电池隔离,应变计贴内侧。我手里没有INPOWER不得而知,我功课做不够,你有你上图呗,很大区别是多大?

这年头,同一个配方每隔几个月标榜新配方新升级的广告还少见么
发帖
423
金钱
202
威望
3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6-04-20
我的power lt是左腿,后面出的inpower也是左腿,但在我买LT的时候就知道有双腿的版本,双腿的太贵了

发帖
1838
金钱
1865
威望
114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6-04-20
inpower是左腿功率计,rotor一直就是这么说的,实际上码表显示的也是左腿,至于应变计放在轴心还是左曲柄不得而知。但是曲柄端口的塑料罩,这个是必须的,至少无线模块必须放在这个位置。

至于归零的问题,我从1月上旬用到现在,跨度3个多月,从室温几度到现在的20多度,使用一直很稳定,除了换盘片和BB,基本没有手动校准过,但是数据输出一直很稳定。所以从使用反映来看,基本符合厂家的宣传。

至于什么光栅轮之类的,用在功率计上就是扯,功耗之大是完全无法使用的。

发帖
1838
金钱
1865
威望
114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songfree 的帖子
songfree:我的power lt是左腿,后面出的inpower也是左腿,但在我买LT的时候就知道有双腿的版本,双腿的太贵了 (2016-04-20 09:45) 

LT有左腿版,也有右腿版,2个都装,就是双边版

发帖
1838
金钱
1865
威望
114
贡献值
3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6-04-20
我们几个基友各自使用不同品牌的功率计,Qua那个啥,power2max,rotor LT,INpower。作为成熟商品,它们使用起来都很稳定,绝对数值差得也很小。

甚至于说基友们的左右腿功率偏差,几个双边功率计的基友的左右腿平衡基本是49-51这样的小范围。

所以对于市面上经过大范围使用验证的成熟产品,我们无需过多的去操心它的原理和技术,产品的成熟度跟它们不完全正相关。

发帖
5062
金钱
5883
威望
3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6-04-20
应变片输出接近于0,在温飘范围内 且 不转 就可以作为自动归零时机吧
功率计没玩过,电子秤总是玩过的,就像开机归零一样就行吧。后面发现是载着东西开机的话,再说。
不一定非要人工触发归零。
发帖
674
金钱
405
威望
9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子弹壳 的帖子
子弹壳:
inpower是左腿功率计,rotor一直就是这么说的,实际上码表显示的也是左腿,至于应变计放在轴心还是左曲柄不得而知。但是曲柄端口的塑料罩,这个是必须的,至少无线模块必须放在这个位置。
至于归零的问题,我从1月上旬用到现在,跨度3个多月,从室温几度到现在的20多度,使用一直很稳定,除了换盘片和BB,基本没有手动校准过,但是数据输出一直很稳定。所以从使用反映来看,基本符合厂家的宣传。
至于什么光栅轮之类的,用在功率计上就是扯,功耗之大是完全无法使用的。


是的,ROTOR的品质不错大家都有口碑,我没有曲柄还是轴心,哪个一定好的意思。含糊的地方是他的专利图纸跟广告宣传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是为了跟左腿一族区别开而故意瞎扯AXLE-BASE忽悠群众的话该打屁股。我也觉得光栅轮也是虾扯蛋,这种90年代底的技术早就给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用应变计了。


发帖
674
金钱
405
威望
99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karn 的帖子
karn:应变片输出接近于0,在温飘范围内 且 不转 就可以作为自动归零时机吧
功率计没玩过,电子秤总是玩过的,就像开机归零一样就行吧。后面发现是载着东西开机的话,再说。
不一定非要人工触发归零。 (2016-04-20 10:15) 

这同学,你一定是没用过也不知道不带auto zero的是怎么归零。事情像你说的那么简答,那些个曲柄式和脚踏式,为何统统要求每次手动归零呢?

发帖
12382
金钱
13223
威望
531
贡献值
4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mynewage 的帖子
mynewage:这同学,你一定是没用过也不知道不带auto zero的是怎么归零。事情像你说的那么简答,那些个曲柄式和脚踏式,为何统统要求每次手动归零呢?
[表情] (2016-04-20 10:35) 

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

发帖
1665
金钱
1924
威望
268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6-04-20
mynewage:Rotor最近的专利文件里只有上图的左腿功率计,是的,就算把应变计放轴心仍然可以有小盖子。然而你有证据说他放着自己的专利不用,花钱买别人的专利用?就rotor现在的设计,INPOWER轴芯上什么都没有,除非芯内还有一个圆筒把电池隔离,应变计贴内侧。我手里没有INPOWER不得而知, .. (2016-04-20 09:11) 

你都没看到实物就发表标题如此耸人听闻的文章。我也只能呵呵了。inpower 我没有,但是见过实物。另外我也预定了2inpower,等到货了,自然就见分晓了。说实话我也是想看看rotor在实际应用里面究竟跟我现有的srm五爪功率计有什么区别。

内容来自iPhone手机客户端

.:|流水青山送六朝|:.

发帖
5062
金钱
5883
威望
33
贡献值
0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mynewage 的帖子
mynewage:这同学,你一定是没用过也不知道不带auto zero的是怎么归零。事情像你说的那么简答,那些个曲柄式和脚踏式,为何统统要求每次手动归零呢?
[表情] (2016-04-20 10:35) 

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

我已明说木有玩过功率计,但是对其原理感兴趣.

发帖
9698
金钱
9661
威望
1078
贡献值
34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6-04-20
回 mynewage 的帖子
mynewage:Rotor最近的专利文件里只有上图的左腿功率计,是的,就算把应变计放轴心仍然可以有小盖子。然而你有证据说他放着自己的专利不用,花钱买别人的专利用?就rotor现在的设计,INPOWER轴芯上什么都没有,除非芯内还有一个圆筒把电池隔离,应变计贴内侧。我手里没有INPOWER不得而知, .. (2016-04-20 09:11)

LT和INPOWER我都有同时在用,
LT突出来哪一快电池电路板都在里面,LT-RIGHT能看得到测量规在曲柄两侧
INPOWER突出来哪一快是空的,里面纯粹是一根天线,电路都在轴心里面,测量规看不到。



发帖
9698
金钱
9661
威望
1078
贡献值
34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6-04-20
另外我认为你理解错了

你讲有点路有纽扣电池的是ROTOR POWER或者是ROTOR LT,而且LT有左侧和右侧2个版本,因为曲柄检测

INPOWER在轴心,所以只能放在左曲柄,放右侧曲柄的话轴心无法检测功率。

发帖
1435
金钱
2722
威望
63
贡献值
1
爱心值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6-04-20
不懂,进来看看……

发帖
12382
金钱
13223
威望
531
贡献值
4
爱心值
3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6-04-20
我觉得吧,曲柄和脚踏式的功率计无法有效检测运动状态,而近轴端的功率计只要检测到轴的角速度接近零就可以启动归零机制了,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