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mano的夹器手感有口皆碑,从双轴革新到三轴,更是开创了一个时代。
无意中收集了最近三代Ultegra夹器,放在一起看看这七八年来的UT夹器的变化。
外观差异
每一代造型差异都很明显,6700纤细精练、R8000造型犀利,6800不知道怎么说有点像过渡品。
侧面造型,R8000最肥厚,6700相对最纤细:
一个小改动:6700(右)入线管那个“臂”明显比其它两个要高,安装在某些车架时会比较局促:
背面,6700(左)最精简:
其它差别:三者只有6800有弹簧张力调节螺丝
复杂度、动作机制、优缺点
6800、R8000造型变得肥厚的一个原因,是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变得复杂了:
从底部看上去,6700最简单,6800、R8000结构本质一样,为了减少刹车时夹器的变形,R8000比6800又多加了些东西:
重点来了,为什么会变得复杂??
为了手感和制动力啊!
6700夹器动作时,图中螺丝顶住的那个圆形银色点,随着刹车臂的运动,推开那个螺丝,令另一边刹车臂也运动。(CP的双轴夹器也是同样的原理)
我觉得这样做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但缺点很明显:2个金属之间存在
滑动摩擦,让手感不佳。
还有,shimano说双轴结构由于夹器两边的“转点--刹车胶”距离不同、运动半径,造成夹到轮框时力度什么不同,因此手感和制动力有待改进。因此作出重大改变:做成3轴吧!一轴做安装固定、其它两轴水平对称,因此夹器两臂运动半径就一样了……当然也可以认为是不对称两轴改为对称两轴。
为了配合这一改动,上面那个“滑动摩擦”动作改为了
滚动摩擦,摩擦力当然少了很多!(初中物理)。
从实物看来也是这样。捏一下未装车的6700夹器,跟6800/R8000相比,后两者可以说是“丝滑”、“流畅”,而6700只能说是“嗯,还行吧”。
但是,成也滚珠,败也滚珠。外露的滚珠非常容易积尘积泥,造成手感严重下降,
同时夹器复杂的结构也让清理工作变得十分麻烦。极端情况是雨骑后滚珠生锈……
除此以外,滚珠的接触面(阳极面、铝本体)也因为杂物而非常容易磨损。
当你的夹器装在后上叉、不跑泥路时,不太容易积尘,偶尔清理一下就行;
在特殊情况下,像本人的按摩师YR,为了折叠方便和好的走线,不得不把夹器装在后下叉那,而且还是反装(夹器朝地面),一个小长途下来积攒各种泥尘……
因此,定期清洁6800、R8000的滚珠非常重要。
最后:调试才是最重要
说了那么多,其实三代夹器性能已经足够优秀了,更多的是安装调试是否用心。
77上夹器的调试讨论得比较少,分享几点浅薄心得给大家,希望有用:
关于线芯线管:
1、刹车内线用正规特富龙或者更好的,至少用“研磨内线”;有条件的买少量的shimano线管油(cable grease),一点点能用好多年。不要用其它油。
2、走线尽量减少弯折,必须弯折时,绕弯半径尽量宽裕一些
3、截完线管后,要处理一下截口,不能让管壁干扰内芯
关于夹器:
4、多花点时间,利用
微调螺丝(下图),使刹胶
同时接触轮框。调的好的标准:(1)刹车时轮框不会被夹到偏向一边; (2)大力刹车有种爽脆的“刹胶-轮框”碰撞声音 ;(3)没有“肉”的感觉
关于刹车胶:
5、刹车胶接触轮框时,调至
平面接触。诸多教程说的要“toe-in”,即刹车块前端先接触、大力一点后端才接触,要不要这样做就见仁见智了。
PS:6700是新入了。为什么现在还入旧款?因为楼主的按~摩~师 用肥厚的夹器不好看
特意降级,来个苗条的,
同时后夹器换回到后下叉、反装位置,也不用担心积泥积尘的事,总的来说一举两得
[ 此帖被Hsinai在2017-12-09 16:53重新编辑 ]